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课件21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课件21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0-27 16:53:39

文档简介

学 情 分 析
初二学生经过了初一的地理学习,具备了基本的读图能力,基本能够从地图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但是空间想象能力较差,不能够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初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注意力的稳定性较差,经常在课堂之上开小差,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刺激学生的神经,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还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既能够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锻炼各方面的能力。
效 果 分 析
新课程标准为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明确了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这需要教师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要完成实施新课改的使命,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上课,课后不断地行教学反思,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在进行地理教学时,我发现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差异,因为我在课后忽视了教学反思的过程,因而也就难以在实际应用和学生反馈中得到明显的收效。今后应积极进行反思,更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寻找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适合所教学生的教学情境。
我在设计辽阔的疆域这节课时,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知识和技能,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心理品质,使学生不容易掌握重点,也没有进行重点强调和归纳总结,缺少拓展创新的内容,今后我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照新课程教学理念,我觉得这节课有几点需要改进:
一、贴进生活,设计情境
??? 我认为学生通过课前自己准备的材料,已经对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课堂上又进行小组内交流和讨论,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做适当点拨,对教材有了初步的认识。如应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方面结合分析,使学生有目的的解决问题。另外在介绍我国四至点时,不仅仅要求学生找到并记住,应当首先创设情境,把我国的四至点用四幅图片展现出来,可以从网上下载很吸引人的图片,从海南这个美丽的海岛城市出发,更可以通过一首诗“北--头顶黑龙江,南--脚踏曾母暗沙,东----嘴喝两江汇合水,西――帕米尔上摆摆尾”,通过这首诗给人形象生动的直观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课堂活动要有“质”的保证
课堂中,我设计了大量的活动,但是课后效果不佳,这说明我设计的活动有很多是有量无质。课堂活动是为了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方式,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尽量符合学生的学情,情境的创设要尽量贴进实际生活才能引起共鸣,但我的教学活动很少体现,今后在设计教学活动中应增强“思维性讨论”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欲望。如:开展竞赛的时候,我可以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答出有质量的答案,课堂气氛虽然营造了起来,可是对知识点学生还是没有熟记,可以把知识点提炼出来,利用多媒体呈现出来,让学生容易掌握。
三、通过解决问题,突破重点和难点
在解决问题时,我通过复习旧知识、读图分析、竞赛等活动断开的设计不仅能使学生温故知新、教给了学生地理位置和评价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同时竞赛的抢答题也概括了本节的重点内容,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由于课堂知识结构比较完整,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多,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易掌握重点和难点,这需要教师给予点拨和指导。

教 学 反 思
本课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因此学生理解和掌握难度不是很大,其关键是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分析一个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方法和能力方面的提升,有利于后面内容的学习。还有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也是一个重点,要通过图片展示和讲解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观念。
《辽阔的疆域》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对本课有两条“要求”。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本条标准要求一方面要能够通过读图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征,进一步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另外一方面,要通过分析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熟悉和巩固分析一个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本条课程标准既包含了知识目标,就是要求识记我国的领土面积的数据和邻国临海的名称;还包含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既通过理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开篇部分,由于我国所处的特定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辽阔的国土对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有着深刻的影响,使得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也使得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明星的差异,因此,要认识和了解中国地理特征,正确理解不同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分析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首先要了解我国的位置和疆域。
本课内容设计灵活多样,没有大段冗长的文字叙述,而是采用图表和活动穿插其中,增加了内容的生动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把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了初一的地理学习,具备了基本的读图能力,基本能够从地图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但是空间想象能力较差,不能够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初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注意力的稳定性较差,经常在课堂之上开小差,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刺激学生的神经,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还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既能够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锻炼各方面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尝试运用地图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记住我国领土面积,运用地图查阅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3.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理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图、读图、观察地球仪,培养学生观察和读图的能力。
2.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对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等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增强学生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濒临海洋,主要岛屿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理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教学难点
能够对我国地理位置的判读和与其他国家位置的比较,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方法以图释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巩固练习,当堂达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歌曲《大中国》,多媒体展示天安门、长白山天池、乐山大佛、桂林山水等的图片。
(引导)伴随着一首慷慨激昂的祖国赞歌,我们饱览了祖国壮丽的山河,灿烂的文化,优美的景观。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祖国,都热爱这个和谐幸福的大家庭————中国。今天我们共同走进中国。学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二、展示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本课学习目标,提示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带着目标学习,能使学习更有针对性。
三 、我找我家——中国的地理位置
(过渡)同学们,初一我们学过可以从哪几个主要方面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呢?读图结合课本第三页,完成下列问题。
1.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南、北),____半球(东、西)。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_______跨纬度广,北回归线穿过我国____部,我国陆地大部分位于_______带,南部小部分位于____带。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东临_______洋,西靠______大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我夸我家——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知道(过渡)那我国的位置好不好?“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第四页图文,完成合作探究题。
1.比较我国与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的纬度位置,说说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第1组解决
2.比较我国与日本、蒙古的海陆位置,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第2组解决
3.议一议,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填表)
中国位置的优越性
发展中国位置的优越性农业生产
对外交往与合作
发展海洋事业
其他
(提升)通过对我国地理位置的分析,请同学们总结分析一个地区位置的方法?回忆前面的知识,讨论得出:从所在半球、所处纬度和海陆位置三方面进行分析。进行小结。
(过渡)学习完中国的地理位置,我们下列了解我国辽阔的疆域
我赞我家——辽阔的国土
每天,当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晨曦初露的时候,西部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星斗满天的夜晚。
每年农历立春前后,我国北方的松嫩平原还是冰天雪地的时节,南方的海南岛已经春意盎然。
请同学们议一议为什么会出现那么的差异。
展示我国疆域和领土四至点图:
最北端
黑龙江省______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约53°N
跨越纬度约_______度,南北相距约_______ 千米。(第1小组完成)
最南端
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_________
约4°N
最东端
黑龙江省黑龙江与__________主航道中心的汇合处
约135°E
跨越经度约_______度,东西相距约_______ 千米。(第2小组完成)
最西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_________高原上
约73°E
分成两个小组:
小组1填写最南端(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和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计算相隔纬度(大约49°)
小组2填写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和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计算相隔经度(大约62°)
(过渡)我国辽阔的疆域周围有许多陆地邻国和海洋,下面就一起认识我国的邻国和海洋
我赞我家——填我国土
1..我国幅员辽阔陆地面积约_____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____位。我国陆上国界线长____万多千米,与____个国家接壤。我国大陆海岸线长____万多千米,与____个国家隔海相望。
2. 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所环抱的______海,以及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之间的______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3.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______岛,其东面直接濒临______洋;我国第二大岛是______岛。
我赞我家——欢乐旅行
开展祖国边境游的活动进行比赛。小组1沿着陆地边界走,小组2沿海海岸线走,都从中国和朝鲜的交界处开始,分别汇报沿途的见闻。
小组1:沿途能够见到的国家依次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等14个国家。
小组2:沿途经过了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个海洋,看到了隔海相望的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6个国家。还看到了我国最大的台湾岛和第二大岛屿——海南岛
采用分组比赛的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其中,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材料分析
2001年4月1日8时36分,美国军用侦察机向我国三亚外海抵近侦察,我军某部派两架飞机对美军进行跟踪监视,9时07分,中方飞机在离我领海104海里处正常飞行,美机突然大动作转向,撞我一部飞机尾部,致使我机失控坠海,飞行员王伟英勇牺牲。美机肇事后,未经中方允许闯入中国领空并降落中国机场。
1.从材料中议一议美机的行为。
2.王伟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现在怎么做?
以“我的收获”为题,组织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回忆和总结。教师适当补充。给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总结,然后采用个人发言的形式进行“我的收获”活动让学生总结内容,能使学生养成回忆整理知识的习惯
板书设计
采用知识结构图的形式设计板块,有利于学生快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达标测试展示达标测试题(见后面的附件),安排学生独立完成,采用抢答和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反馈测试结果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因此学生理解和掌握难度不是很大,其关键是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分析一个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方法和能力方面的提升,有利于后面内容的学习。还有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也是一个重点,要通过图片展示和讲解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观念。
课件21张PPT。北京---天安门 天 坛北京鸟巢哈尔滨看冰灯长白山天池长城内蒙古大草原新疆葡萄园四川乐山大佛布达拉宫泼水节新疆坎儿井黄土高原贵州黄果树瀑布傣家竹楼九寨沟桂林象鼻山秦始皇陵兵马俑喜马拉雅山脉我国领土最北的村---北极村我国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汇合处帕米尔高原曾母暗沙长芦盐场舟山渔场舟山群岛日月潭学 习 目 标1.通过读图,明确我国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并能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识记我国的陆地面积、疆域四至,看图并描画我国的陆上国界线、陆上接壤的国家、大陆海岸线、隔海相望的国家、四个临海及两个内海。
3.树立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思想;激情参与,享受学习的快乐。北半球 南半球北寒带北温带 热带南温带南寒带我找我家 读图结合课本第三页完成下列问题1.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南、北),____半球(东、西)。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_______跨纬度广,北回归线穿过我国____部,我国陆地大部分位于_______带,南部小部分位于____带。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东临_______洋,西靠______大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北东南北南北温热太平亚欧我夸我家 合作探究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比较我国与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的纬度位置,说说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第1组
2.比较我国与日本、蒙古的海陆位置,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第2组
3.议一议,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我国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欧大陆,为海上陆上对外交往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为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上运输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东临太平洋,海洋温暖湿润气流容易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中国位置的优越性地域广大,南北、东西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why?why?我赞我家填我国四至漠河曾母暗沙乌苏里江帕米尔495500625200我赞我家 阅读课本5、6页填我国领土1..我国幅员辽阔陆地面积约_____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____位。我国陆上国界线长____万多千米,与____个国家接壤。我国大陆海岸线长____万多千米,与____个国家隔海相望。
2. 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所环抱的______海,以及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之间的______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3.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______岛,其东面直接濒临______洋;我国第二大岛是______岛。960万32.2141.86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渤琼州台湾太平海南陆界和邻国朝鲜俄  罗  斯蒙 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我国海洋和隔海相望的国家邻国俄罗斯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日本越南老挝缅甸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朝鲜蒙古文莱填图大比拼十四邻国陆上环,
俄罗蒙古和朝鲜;
哈吉塔巴阿富汗,
印尼不丹缅老南。
隔海六国要记全,
印尼马文菲日韩。2001年4月1日8时36分,美国军用侦察机向我国三亚外海抵近侦察,我军某部派两架飞机对美军进行跟踪监视,9时07分,中方飞机在离我领海104海里处正常飞行,美机突然大动作转向,撞我一部飞机尾部,致使我机失控坠海,飞行员王伟英勇牺牲。美机肇事后,未经中方允许闯入中国领空并降落中国机场。
1.从材料中议一议美机的行为。
2.王伟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现在怎么做?材料分析礼物大放送!21341、我国在地球上位于 (  )
A、北半球 西半球 B、南半球 西半球
C、北半球 东半球 D、南半球 东半球
2、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地区属于 (  )
A、热带 B、亚热带
C、北寒带 D、北温带CD1.下列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
A.日本、马来西亚、印度  B.缅甸、菲律宾、日本
C.印度尼西亚、文莱、日本  D.日本、朝鲜、马来西亚
2.在我国的陆上邻国中,与我国有不连续疆界的国家有(  )
A.巴基斯坦、越南  B.俄罗斯、印度C.老挝、缅甸  D.朝鲜、蒙古CB1.我国领土最西端在(  ) A.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B.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C.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D.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2.我国南北跨纬度 (  ) A.约49°  B.约69° C.约80°  D.约57° 3.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CAB(1)填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我国临海、岛屿名称。 ①(临海)______②(临海)______③(临海)______④________(岛屿)。 (2)中国陆地边界长达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有14个,人口最多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和国家名称);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和国家名称);隔海相望的国家中,经济最发达的是______(国家名称);陆上接壤的国家中,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是____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和国家名称)。 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D印度A俄罗斯日本C哈萨克斯坦让我们一起歌唱祖国教 材 分 析
本课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开篇部分,由于我国所处的特定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辽阔的国土对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有着深刻的影响,使得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也使得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明星的差异,因此,要认识和了解中国地理特征,正确理解不同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分析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首先要了解我国的位置和疆域。
本课内容设计灵活多样,没有大段冗长的文字叙述,而是采用图表和活动穿插其中,增加了内容的生动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把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表
听课人 张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符合程度
A
B
C
D
教学目标
10分
①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切合实际。

②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参与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注重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25分
①准确反映“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②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科学合理地选取教育资源,充分体现地理课应有的教育价值

③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不违背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结合,遵循问题解决式的思路安排教学内容层次。

教学活动
40分
①贯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以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②坚持启发式教学,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灵活多样;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促使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

③教学互动性强,学生参与有广度和深度。

④课堂开放性强,且收放有度。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⑤合理应用反馈、评价机制,使学生得到及时的鼓励或纠正

⑥充分发挥教科书引领教学的功能,课堂结构合理,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活动进展有序、自然、流畅。

教学效果
15分
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积极的情感反应,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能力明显提高;探寻到相应的知识,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②尊重学生个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具有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和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③教师能够从教学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自身教学能力能够可持续发展。

教学特色
10分
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或能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或能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或能创造性地开发和运用教学资源,或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等,能形成较为鲜明的教师个性和教学风格。

等级与
赋分
A:90%
及其以上
B:80%
及其以上
C:70%
及其以上
D:60%
及其以下
总计
得分:A
主要优缺点分析:
本节课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创造性的整合教材,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使每个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学生有积极的情感反应,课堂氛围良好,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并注重了地理知识的前后联系与引导推理,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掌握了地理知识,顺理成章的去记忆地理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地理知识的演示,图文配合使学生的直观感受与理性思维相结合。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016年 3月29 日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表
听课人 崔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符合程度
A
B
C
D
教学目标
10分
①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切合实际。

②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参与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注重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25分
①准确反映“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②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科学合理地选取教育资源,充分体现历史课应有的教育价值;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历史课的时代特点。

③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不违背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结合,遵循问题解决式的思路安排教学内容层次。

教学活动
40分
①贯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以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②坚持启发式教学,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灵活多样;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促使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会历史课程目标的意义。

③教学互动性强,学生参与有广度和深度。

④课堂开放性强,且收放有度。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⑤合理应用反馈、评价机制,使学生得到及时的鼓励或纠正

⑥充分发挥教科书引领教学的功能,课堂结构合理,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活动进展有序、自然、流畅。

教学效果
15分
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积极的情感反应,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能力明显提高;探寻到相应的知识,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②尊重学生个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具有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和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③教师能够从教学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自身教学能力能够可持续发展。

教学特色
10分
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或能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或能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或能创造性地开发和运用教学资源,或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等,能形成较为鲜明的教师个性和教学风格。

等级与
赋分
A:90%
及其以上
B:80%
及其以上
C:70%
及其以上
D:60%
及其以下
总计
得分:A
主要优缺点分析:
优点: 课上利用有效、实用的教学手段,增强了课堂的感染力,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教学设计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感而发,突出所学知识的鲜活性;恰当地创设情境,充分体现本节课的教育作用;板书设计简明扼要,让学生对本节课重要知识点一目了然。
不足:对问题的设定的层次性如果更有梯度,教学效果会更好。

2016年4月 20日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表
听课人 高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符合程度
A
B
C
D
教学目标
10分
①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切合实际。

②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参与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注重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25分
①准确反映“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②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科学合理地选取教育资源,充分体现历史课应有的教育价值;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历史课的时代特点。

③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不违背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结合,遵循问题解决式的思路安排教学内容层次。

教学活动
40分
①贯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以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②坚持启发式教学,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灵活多样;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促使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会历史课程目标的意义。

③教学互动性强,学生参与有广度和深度。

④课堂开放性强,且收放有度。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⑤合理应用反馈、评价机制,使学生得到及时的鼓励或纠正

⑥充分发挥教科书引领教学的功能,课堂结构合理,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活动进展有序、自然、流畅。

教学效果
15分
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积极的情感反应,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能力明显提高;探寻到相应的知识,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②尊重学生个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具有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和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③教师能够从教学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自身教学能力能够可持续发展。

教学特色
10分
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或能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或能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或能创造性地开发和运用教学资源,或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等,能形成较为鲜明的教师个性和教学风格。

等级与
赋分
A:90%
及其以上
B:80%
及其以上
C:70%
及其以上
D:60%
及其以下
总计
得分:A
主要优缺点分析:
教师能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有积极的情感反应,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科学合理地选取教育资源,充分体现历史课应有的教育价值;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历史课的时代特点。能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有较为鲜明的教师个性和教学风格。
教师的语言表达再抑扬顿挫些、再充满激情一点,定能使整堂课更有感染力和亲和力,教学目标达成度会更高。 2016 年 4 月 20 日
评测练习
一、选择题
1、以下海洋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A、渤海、琼州海峡 B、东海、台湾海峡
C、渤海、台湾海峡 D、东海、琼州海峡
2、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   )
A、美国、加拿大 B、美国、巴西
C、俄罗斯、巴西 D、俄罗斯、加拿大
3.下列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
A.日本、马来西亚、印度  B.缅甸、菲律宾、日本
C.印度尼西亚、文莱、日本  D.日本、朝鲜、马来西亚
4.在我国的陆上邻国中,与我国有不连续疆界的国家有(  )
A.巴基斯坦、越南  B.俄罗斯、印度C.老挝、缅甸  D.朝鲜、蒙古
5.我国领土最西端在(  ) A.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B.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C.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D.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6.我国南北跨纬度 (  ) A.约49°  B.约69° C.约80°  D.约57° 7.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二、综合题
(1)填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我国临海、岛屿名称。 ①(临海)______②(临海)______③(临海)______④________(岛屿)。 (2)中国陆地边界长达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有14个,人口最多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和国家名称);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和国家名称);隔海相望的国家中,经济最发达的是______(国家名称);陆上接壤的国家中,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是____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和国家名称)。
课 标 分 析
课程标准对本课有两条“要求”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本条标准要求一方面要能够通过读图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征,进一步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另外一方面,要通过分析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熟悉和巩固分析一个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本条课程标准既包含了知识目标,就是要求识记我国的领土面积的数据和邻国临海的名称;还包含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既通过理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