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四节-首都北京(课件43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四节-首都北京(课件43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0-27 20:34:33

文档简介

学情分析
本节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学习了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第二节第三节分别学习了两个地区,学生掌握了北方地区的基本特征,并掌握了学习区域的方法。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另外,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这一部分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效果分析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另外,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这一部分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此,设立了四个主要的教学过程:
第一是兴趣导入,激发兴趣,以旅游为兴趣切入点导入新课。几位小导游带领学生游览北京主要的旅游景点,从感性认识出发,便于新知识的接受。
第二,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北京自然环境的学习。读图6-4-3北京市地形图,图6-4-4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结合课本完成相应题目。通过这一部分学习,学生掌握地势与河流流向的关系,进一步巩固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第三,自主学习,完成城市职能、城市发展成就部分学习,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构建知识网络,理解知识体系。
第四,辩论赛的形式,完成疑难问题。关于北京四合院的保护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这一部分,设计了辩论赛的形式,学生分为正反双方,先收集材料,在派代表辩论,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学会有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
最后通过畅谈收获,巩固提升,对本节课知识归纳提升。
课后反思
一、本课的亮点
1.带领学生游览北京,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导入设计得巧妙,不仅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还可以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以旅游为兴趣切入点导入新课。几位小导游带领学生游览北京主要的旅游景点,从感性认识出发,便于新知识的接受。
2.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学生活动引领教学。 ?? 本节课设计两个自主学习模块,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构建知识网络,理解知识体系。
3.辩论赛的形式,完成疑难问题。
关于北京四合院的保护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这一部分,设计了辩论赛的形式,学生分为正反双方,先收集材料,在派代表辩论,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学会有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
二、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小组评价的方法上有待改进。
本节课利用小组学习的形式,在合作探究中,学生可以很好的讨论相关的问题,但对于小组评价的方法上有待改进,在以往的听课中,也有老师利用小组得分或者积攒星星的方法激励,值得学习,适当的激励有利于学习求知欲的培养
2.注重探究教学的研究。
探究性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不应成为惟一的方式。不同的学习方式有各自的特点、优势和适用的条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演示、讲授、辩论、模拟、游戏、角色扮演、专题讨论、项目设计、个案研究等。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尝试多样的方法和形式。
3.对于重难点突破方法,教学效果检测上有待提高。
第四节 首都北京 教学设计
执教者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四节,本节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城市职能和优越的自然条件;第二部分介绍了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第三部分描述了北京的发展趋向。本节教材的线索非常明确,即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政治职能;正是由于北京自古就是政治中心,所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全国的文化中心;正因为北京是首都,所以需要进一步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发展,又因为它是历史古都,所以在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传统风貌的保留。从整体上来看,教材始终围绕着“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城市发展建设”三个方面展开的。
学情分析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学习了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第二节第三节分别学习了两个地区,学生掌握了北方地区的基本特征,并掌握了学习区域的方法。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另外,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这一部分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 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能够运用材料说出北京的城市职能。
3.理解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
4.了解北京的现代化建设成就及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教学重点
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2.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1.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
启发式、自主学习、探究式、参与式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
几位小导游带领大家游览北京主要的旅游景点,激发学习的兴趣。
齐读目标
引导学生齐读学案上的学习目标,整体感知学习任务。
读图识图
读北京市及其周边省级行政区域图
描出116°E线和40°N线,说说北京市的大致经纬度范围。
2.找出与北京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域。
小组合作
读图6-4-3北京市地形图,图6-4-4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结合课本完成下列题目
找出燕山、西山和华北平原,说说北京市的地形特点。
找出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说说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地势的关系。
3.结合图6-4-4北京气温年变化曲线与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说说北京气候的特点,并分析春季多风沙的原因。
自主学习
1.北京是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北京是全国的 ,是祖国的心脏。 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我国最重要的新闻机构——新华通讯社设在北京。外国驻华使馆均设在北京。
2.北京是全国的 。这里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重要科研机构,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等院校,还有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大剧院、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场所。
3.北京具有50万年的人类生活史、3000年的建城史、 850多年的建都史,是世界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旧城格局主要形成于 、 两代,城市中轴线 延伸,皇宫位居中心,其他建筑沿中轴线左右对称排列,道路呈 状,是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典范。
4.北京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 、 、 、明十三陵等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的四合院、胡同以及京剧、曲艺等,历史悠久,特色浓重,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辩论赛
关于四合院“留”与“拆”,选择你观点,并写出理由。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32页-36页,说一说北京城市建设的成就。
思考,北京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观看视频
欣赏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宣传片。
畅谈收获
学生与对桌交流这节课学习收获。
巩固提升
学生完成学案上巩固提升题目。
课件43张PPT。第四节 首都北京带你游北京故 宫北海公园颐和园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2.能够运用材料说出北京的城市职能。
3.理解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
4.理解北京的现代化建设成就及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读图识图读北京市及其周边省级行政区域图
1.描出116°E线和40°N线,说说北京市的大致经纬度范围。
2.找出与北京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域。小组合作读图6-4-3,图6-4-4,结合课本完成下列题目
1.找出燕山、西山和华北平原,说说北京市的地形特点。
2.找出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说说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地势的关系。
3.结合图6-4-4北京气温年变化曲线与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说说北京气候的特点,并分析春季多风沙的原因。1.找出燕山、西山和华北平原,说说北京市的地形特点。
2.找出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说说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地势的关系。1.找出燕山、西山和华北平原,说说北京市的地形特点。
2.找出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说说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地势的关系。3.结合图6-4-4北京气温年变化曲线与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说说北京气候的特点,并分析春季多风沙的原因。3.结合图6-4-4北京气温年变化曲线与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说说北京气候的特点,并分析春季多风沙的原因。自主学习1.北京是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北京是全国的 ,是祖国的心脏。 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我国最重要的新闻机构——新华通讯社设在北京。外国驻华使馆均设在北京。
2.北京是全国的 。这里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重要科研机构,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等院校,还有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大剧院、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场所。
3.北京具有50万年的人类生活史、3000年的建城史、 850多年的建都史,是世界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旧城格局主要形成于 、 两代,城市中轴线 延伸,皇宫位居中心,其他建筑沿中轴线左右对称排列,道路呈 状,是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典范。
4.北京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名胜古迹不胜枚举。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 、 、 、明十三陵等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的四合院、胡同以及京剧、曲艺等,历史悠久,特色浓重,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北京四合院辩论赛四合院“留”与“拆”四、现代化大都市阅读课本32页-36页,说一说北京城市建设的成就。自主学习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畅谈收获巩固提升读“北京市简图” ,回答1?3题。
1.①山脉的名称是 ( )
A.秦岭 B.太行山
C.雪峰山 D.大兴安岭
2.北京市的地势特点是 ( )
A.西南高、东北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东南高、西北低
D.东北高,西南低
3.受地势影响,图中河流注入 (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BBA 读图 “北京市略图”,完成4?5题。
4. 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黄土高原
B.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C.区内河流无结冰期
D.是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
5.下列叙述能够体现北京政治中心职能的是 ( )
A.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国务院所在地
B.北京有北京大学等著名高等院校
C.北京拥有大量银行机构、公司总部
D.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DA 如图,这是被称为“北京之魂”的老北京胡同,回答6?7题。
6.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有众多的胡同,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胡同应 ( )
A.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根据建设需要拆除
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7.如今,许多外国人喜欢游览北京的胡同,原因是 ( )
A.旅游消费的钱少
B.北京胡同的环境好
C.北京胡同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
D.北京胡同交通方便DC8.北京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其发展最重要的条件是 ( )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地理位置优越
9.下列关于北京城市的发展,所应采取的措施是 ( )
①建设快速道路系统②新建许多新区③只建两个卫星城④大力发展城市绿地和水网⑤大力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⑥建设信息高速公路
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⑤
10. 北京中关村是我国最早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其发展最有利的条件是 ( )
A.工业基础好 B.水陆交通便利
C.高技术人才集中 D.煤铁资源丰富BAC再见!开国大典(油画)中南海新华门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西门国家体育场国家大剧院 教材分析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另外,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因此说,北京这节在本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节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城市职能和优越的自然条件;第二部分介绍了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第三部分描述了北京的发展趋向。本节教材的线索非常明确,即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政治职能;正是由于北京自古就是政治中心,所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全国的文化中心;正因为北京是首都,所以需要进一步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发展,又因为它是历史古都,所以在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传统风貌的保留。从整体上来看,教材始终围绕着“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城市发展建设”三个方面展开的。
首先,教材通过图片、文字资料及活动式课文介绍了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地理位置、对外联系、地形地势等方面的优越条件,并且通过“北京的国家机关、对外机构等部门数量多、文化机构和设施密度大”的事实,进一步来验证“它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这与古都有着直接的渊源。于是,教材在第二部分介绍了北京的传统文化,包括城市的格局、历史遗迹等,同时还提出了如何保护古城特色的问题,为后面作了铺垫。
第三部分介绍了古城北京现代化的一面,无论从城市的建设还是从城市的经济发展来看,北京都体现了时代的气息。当学生对北京“传统”与“现代”的层面都有所了解之后,教材又很自然地提出了是“保护”还是“发展”的问题,启发学生辩证、全面地思考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表
听课人 徐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符合程度
A
B
C
D
教学目标
10分
①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切合实际。

②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参与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注重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25分
①准确反映“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②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科学合理地选取教育资源,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应有的教育价值;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时代特点。

③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不违背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结合,遵循问题解决式的思路安排教学内容层次。

教学活动
40分
①贯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以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②坚持启发式教学,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灵活多样;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促使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会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意义。

③教学互动性强,学生参与有广度和深度。

④课堂开放性强,且收放有度。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⑤合理应用反馈、评价机制,使学生得到及时的鼓励或纠正

⑥充分发挥教科书引领教学的功能,课堂结构合理,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活动进展有序、自然、流畅。

教学效果
15分
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积极的情感反应,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能力明显提高;探寻到相应的知识,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②尊重学生个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具有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和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③教师能够从教学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自身教学能力能够可持续发展。

教学特色
10分
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或能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或能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或能创造性地开发和运用教学资源,或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等,能形成较为鲜明的教师个性和教学风格。

等级与
赋分
A:90%
及其以上
B:80%
及其以上
C:70%
及其以上
D:60%
及其以下
总计
得分:A
主要优缺点分析:
本节课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创造性的整合教材,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坚持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使每个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学生有积极的情感反应,课堂氛围良好,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2016年 4月 26 日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表
听课人 冯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符合程度
A
B
C
D
教学目标
10分
①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切合实际。

②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参与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注重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25分
①准确反映“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②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科学合理地选取教育资源,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应有的教育价值;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时代特点。

③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不违背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结合,遵循问题解决式的思路安排教学内容层次。

教学活动
40分
①贯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以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②坚持启发式教学,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灵活多样;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促使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会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意义。

③教学互动性强,学生参与有广度和深度。

④课堂开放性强,且收放有度。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⑤合理应用反馈、评价机制,使学生得到及时的鼓励或纠正

⑥充分发挥教科书引领教学的功能,课堂结构合理,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活动进展有序、自然、流畅。

教学效果
15分
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积极的情感反应,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能力明显提高;探寻到相应的知识,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②尊重学生个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具有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和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③教师能够从教学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自身教学能力能够可持续发展。

教学特色
10分
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或能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或能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或能创造性地开发和运用教学资源,或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等,能形成较为鲜明的教师个性和教学风格。

等级与
赋分
A:90%
及其以上
B:80%
及其以上
C:70%
及其以上
D:60%
及其以下
总计
得分:A
主要优缺点分析:
优点: 课上利用有效、实用的教学手段,增强了课堂的感染力,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教学设计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感而发,突出所学知识的鲜活性;恰当地创设情境,充分体现本节课的教育作用;板书设计简明扼要,让学生对本节课重要知识点一目了然。
不足:对问题的设定的层次性如果更有梯度,教学效果会更好。

2016年4月 26 日
评测练习
读“北京市简图”,回答1?3题。
1.①山脉的名称是 ( )
A.秦岭 B.太行山 C.雪峰山 D.大兴安岭
2.北京市的地势特点是 ( )
A.西南高、东北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东南高、西北低 D.东北高,西南低
3.受地势影响,图中河流注入 (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读图“北京市略图”,完成4?5题。
4. 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黄土高原 B.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C.区内河流无结冰期 D.是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
5.下列叙述能够体现北京政治中心职能的是 ( )
A.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国务院所在地
B.北京有北京大学等著名高等院校
C.北京拥有大量银行机构、公司总部 D.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
如图,这是被称为“北京之魂”的老北京胡同,回答6?7题。
6.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有众多的胡同,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胡同应
A.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根据建设需要拆除
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7.如今,许多外国人喜欢游览北京的胡同,原因是( )
A.旅游消费的钱少 B.北京胡同的环境好
C.北京胡同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 D.北京胡同交通方便
8.北京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其发展最重要的条件是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C.劳动力资源丰富 D.地理位置优越
9.下列关于北京城市的发展,所应采取的措施是 ( )
①建设快速道路系统②新建许多新区③只建两个卫星城④大力发展城市绿地和水网⑤大力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⑥建设信息高速公路
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⑤
10. 北京中关村是我国最早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其发展最有利的条件是 ( )
A.工业基础好 B.水陆交通便利 C.高技术人才集中 D.煤铁资源丰富
课标分析
本课内容是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四节首都北京。根据教材内容可以联系以下课标内容:
1.位置与分布
●??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 ?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 ?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2.环境与发展
●? ?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本节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城市职能和优越的自然条件;第二部分介绍了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第三部分描述了北京的未来发展趋向。本节教材的线索非常明确,即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政治职能;正是由于北京自古就是政治中心,所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全国的文化中心;正因为北京是首都,所以需要进一步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发展,又因为它是历史古都,所以在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传统风貌的保留。从整体上来看,教材始终围绕着“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城市发展建设”三个方面展开的。
首先,教材通过图片、文字资料及活动式课文介绍了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地理位置、对外联系、地形地势等方面的优越条件,并且通过“北京的国家机关、对外机构等部门数量多、文化机构和设施密度大”的事实,进一步来验证“它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这与古都有着直接的渊源。于是,教材在第二部分介绍了北京的传统文化,包括城市的格局、历史遗迹等,同时还提出了如何保护古城特色的问题,为后面作了铺垫。
第三部分介绍了古城北京现代化的一面,无论从城市的建设还是从城市的经济发展来看,北京都体现了时代的气息。当学生对北京“传统”与“现代”的层面都有所了解之后,教材又很自然地提出了是“保护”还是“发展”的问题,启发学生辩证、全面地思考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