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四节 澳大利亚(课件38张PPT+导学案+练习等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四节 澳大利亚(课件38张PPT+导学案+练习等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0-29 07:38:09

文档简介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会对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生物非常感兴趣。关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与农牧业、工矿业发展的关系,由于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远,特别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
效果分析
本节课围绕教材三个非常形象的标题,用解疑的方式,从动物的独特性,先引出位置特点;从发达的养羊业 ,引出地形,使地形和养羊业结合起来,从气候入手,引出城市的分布,环环相扣,使学生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结合起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本节课内容,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新课导入的效果明显。
?????? 以澳大利亚特有动物和景观图片播放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这些动物和美丽的景观位于哪个国家?”引入本节课的课题,再结合某中学组织去澳大利亚的冬令营活动,作为贯穿全课的主线,进行讲授。引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导入新课,形象生动,和学生生活相结合,在教学一开始就“点击”到学生的兴奋点,导入效果好。
不足之处:
1、师生活动仍不够充分,学生回答问题的参与面不广。?
2、教学过程流畅,人地关系这一主线贯穿整节课,但在拓展学生视野方面做得不够。
3、课后结尾时,让学生来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平淡。可以在归纳的基础上,设计课外探究题,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入,视野更加开阔。
一、学习目标:
(1)认真观察“澳大利亚位置图”, 通过绘制简图展示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位置,理解澳大利亚大陆动物古老性的成因。
(2)通过读图,采用自主式学习法观察地形图、气候图以及矿产资源分布图,能准确总结出各地理要素特点,并分析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3)通过探讨气候、交通等因素对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初步学会分析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分析确定,从地形和气候因素上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进而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古老动物的产生原因与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是难点。
三、教学资源的运用
主要运用多媒体和教材进行各项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作为平台呈现多幅独具特色的澳大利亚景观及动物资料,首先给学生的视觉感官留下深刻印象,然后在教师引导下探究现象背后的成因。选取的几段录像提供了大量动态、详实的资料,帮助学生直观、高效的提取有用信息,了解相关地理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课前导入
播放视频:澳大利亚的历史、动植物及特殊的自然景观、城市建筑等内容。
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感性认识。
教学流程一:古老的大陆
古老的大陆
(认识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
展示去年部分我国初中生学生赴澳大利亚的修学交流活动的照片。以同学们在澳大利亚的见闻和感受贯穿全课。
完成“自主学习(一)”
认识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及范围
引导学生描述澳大利亚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与山东省对比人口-------澳大利亚地广人稀
合作探究:追溯古老生物之源
分析总结出其动物的古老性独特性与其地理位置的关系。
学生通过教师指导绘图过程,更准确的认识了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从而分析出其位置对生物古老性的影响。教学生使用地图做笔记,学会用地理语言记录地理问题。
教学流程二:干燥的自然环境
承转
通过学生们拍摄的澳大利亚各地的图片,得出大部分地区自然环境干燥。
干燥的自然环境(了解地形、气候特征及影响)
(自主探究)
1.澳大利亚的地形分为几大地形区?
2.各地形区的地形类型分以什么为主?
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地形图:
探究:在澳大利亚以北艾尔湖为中的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大自流盆地,你能简单的解释大自盆地的成因吗?
探究四、澳大利利亚的气候
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气候图
(读图探究)
读教材P77页图8-4-3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说一说,澳大利亚有哪些主要的气候类型,分布最广的是哪两种气候类型?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有何特征?对本区有何影响?
(读图练习)
请依次说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以地图为载体,鼓励学生读图分析地形气候特征,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强化对地图的应用。
在学习自然内容时注重学生已有知识体系,采用学案导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地势特征和气候特征;在学习气候类型图时注意它类似半环型的分布以及与农牧业的关系,为下一步的因地制宜铺垫。
教学流程三: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图文资料:通过澳大利亚人口与绵羊数量的比较,得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合作探究:分析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的原因。
(1)地形:大部分地平,地下水丰富。
(2)气候:大部分干燥少雨,适合牧草生长和绵羊繁殖。
(3)羊无天敌。
合作学习:“做个精明的牧场主”
如果你是位澳大利亚牧场主,从地形、气候角度考虑,你会把牧场建在何处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认识。
采用情境探究模式,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层层深入地探究,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维,从而理解何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学生探究分析: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分析归纳最适合发展农牧业的地区(在学案上用彩色图例绘制你选择的牧场)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做为南半球的发达国家,不但有发达的农牧业,还有发达的工矿业。
承转过渡。
学生查找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引导学生读矿产图和主要矿产储量在世界的排位,归纳矿产丰富的结论。
读图分析澳大利亚主要矿产的分布特点及对出口的有利影响。
这一部分因为难度不大,所以采取让学生自主学习读图得出结论来即可。
服务主占主导
总结农牧业工矿业虽然发达,但都不是澳大利亚的主导产业-----------
数字地理:数字图表说明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图片说明)
引起学生注意力,加深印象。
教学流程四:宜居的自然环境
找寻理想境界的家园
探究活动:这有限的人口会选择到哪里定居?
(提供气候类型图、铁路交通图,让学生绘图选址)
城市介绍。
通过情境设计旨在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究,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理解人口和城市分布与环境、经济的关系。
课堂练习
引导学生通过做题巩固本节的知识要点。
【课外作业】拓展空间:结合汶上当地情况,提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建议。
课件38张PPT。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单元 不同类型的国家 第4节 澳大利亚 导入鸭嘴兽袋鼠“活化石”龙柏野生动物园克拉菲尔学校古老的大陆南回归线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印度洋太平洋  澳大利亚领土包括( )( )和周围的一些岛屿,陆地面积774万平方千米,人口2250多万。(山东省面积为15.33万平方千米,人口9579.3万。)澳大利亚领土组成地广人稀世界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范围 大 堡 礁大堡礁
大堡礁卫星图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太 平 洋印度洋中国赤道位置太



洋印



洋南回归线南温带热带世界活化石博物馆袋鼠考拉鸭嘴兽鸸鹋  没有动物的天敌,自然环境比较单一。澳大利亚的地形干燥的自然环境 东部山地??大分水岭
海拔800-1000米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
海拔不足200米西部高原??西部高原
海拔200-500米大分水岭大自流盆地西部高原澳大利亚地形有何特征?地势特点如何?大自流盆地:世界最大的地下水分布区 大自流盆地两侧高,中间低,形成压水构造,但井水盐度高,不宜灌溉,可作牲畜饮水。 澳大利亚的气候
①②③④⑤⑥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燥.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亚热带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暖湿润.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1、澳大利亚气候的分布特点是: ( )
A、环状分布 B、半环状分布
C、南北对称分布 D、东西对成分布B2、( )气候和( )气候分布最广,故气候干燥,河流发育稀少。( )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向西南流入 洋。
墨累河印度热带沙漠热带草原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1、农牧业2、工矿业3、服务业让数字告诉你1亿7千万2250万人绵羊绵羊养殖数量和羊毛的产量与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放牧羊群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的原因是什么呢?羊群无天敌地势低平,草原广阔地下水丰富气候干燥,适于绵羊繁殖粗放牧业带+混合经营带粗放牧业带混合经营带做个精明的牧场主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澳大利亚国情: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很大,可达数千公顷,但劳动力较少,只有数十人。讨论:
澳大利亚是如何进行农场经营的?农场经营主要依靠:先进的生产技术、高度的机械化和科学的经营管理。 澳大利亚主要农牧产品大量出口,除羊毛外,还是世界主要的( )、( )、( )等产品的出口国。日本主妇在烹调澳大利亚牛肉
牛羊肉小麦蔗糖澳大利亚铝土矿的储量居世界居世界首位煤、铁、锰等储量居世界前列澳大利亚主要有哪些矿产资源?1.煤炭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东部沿海2.铁矿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西部和南部沿海3. 这样分布对矿石出口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靠近沿海,便于海洋运输。 澳大利亚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供出口,特别是煤炭和铁矿石的出口,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2011年,矿产资源出口额高达2009亿美元,
占2011年澳大利亚出口总额
的72%。中国是澳大利亚铁矿
石的最大买家……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冶炼金属机械制造开采矿石工矿业发达 澳大利亚西南部有一座金矿。开采时,这里曾清理了数百公顷荒地。开采完毕后,经过数年的修复,废弃地矿坑变成了环境优美的湖泊。湖中碧波荡漾,鱼美虾肥;湖畔水草丰茂,林木葱郁。众多鸟类在湖岸栖息和繁衍,生态环境比以前还好。拓展空间不给地球留“疤痕”服务业服务业成为经济支柱2010年澳大利亚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气候——温和湿润交通——港口优良,
对外联系便利找寻理想家园(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悉尼(第二大城市)墨尔本城市、人口分布在东南沿海十二门徒岩悉尼大学国会大厦/格里芬湖“世界上设计最合理的城市”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的地势状况是( )
A、中部高,东西低
B、中部高,四周低
C、中部低,东西高
D、中部低,南北高你会吗C横穿澳大利亚中部的重要纬线是( )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 D南纬60度纬线
你会吗B
2000年9月15日至10月1日在悉尼成功地举办了第27届奥运会,当时悉尼正值:(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你会吗A 山地(大分水岭)平原高原A热带沙漠气候你会吗ABCD①②③读图太平洋塔斯马尼亚岛印度洋热带草原气候悉尼堪培拉墨尔本E地中海气候F亚热带湿润气候再见 教材分析

作为世界区域地理,教材对澳大利亚的编排在两个方面仍延续了前面介绍几个国家的编写体例:首先,在对国家的介绍上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突出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动物的古老性)及经济发展特点(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等);其次,充分注意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结合,把人地关系作为贯穿本节的主线,体现了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能力。
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是与其它国家最大的区别;而在了解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及人口城市分布时,既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不同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又可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表
听课人 曹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符合程度
A
B
C
D
教学目标
10分
①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切合实际。

②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参与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注重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25分
①准确反映“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②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科学合理地选取教育资源,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应有的教育价值;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时代特点。

③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不违背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结合,遵循问题解决式的思路安排教学内容层次。

教学活动
40分
①贯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以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②坚持启发式教学,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灵活多样;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促使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会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意义。

③教学互动性强,学生参与有广度和深度。

④课堂开放性强,且收放有度。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⑤合理应用反馈、评价机制,使学生得到及时的鼓励或纠正

⑥充分发挥教科书引领教学的功能,课堂结构合理,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活动进展有序、自然、流畅。

教学效果
15分
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积极的情感反应,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能力明显提高;探寻到相应的知识,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②尊重学生个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具有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和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③教师能够从教学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自身教学能力能够可持续发展。

教学特色
10分
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或能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或能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或能创造性地开发和运用教学资源,或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等,能形成较为鲜明的教师个性和教学风格。

等级与
赋分
A:90%
及其以上
B:80%
及其以上
C:70%
及其以上
D:60%
及其以下
总计
得分:A
主要优缺点分析:
本节课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创造性的整合教材,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坚持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使每个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学生有积极的情感反应,课堂氛围良好,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2016年 3 月 21 日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表
听课人 赵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符合程度
A
B
C
D
教学目标
10分
①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切合实际。

②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参与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注重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25分
①准确反映“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②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科学合理地选取教育资源,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应有的教育价值;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时代特点。

③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不违背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结合,遵循问题解决式的思路安排教学内容层次。

教学活动
40分
①贯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以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②坚持启发式教学,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灵活多样;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促使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会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意义。

③教学互动性强,学生参与有广度和深度。

④课堂开放性强,且收放有度。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⑤合理应用反馈、评价机制,使学生得到及时的鼓励或纠正

⑥充分发挥教科书引领教学的功能,课堂结构合理,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活动进展有序、自然、流畅。

教学效果
15分
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积极的情感反应,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能力明显提高;探寻到相应的知识,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②尊重学生个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具有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和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③教师能够从教学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自身教学能力能够可持续发展。

教学特色
10分
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或能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或能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或能创造性地开发和运用教学资源,或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等,能形成较为鲜明的教师个性和教学风格。

等级与
赋分
A:90%
及其以上
B:80%
及其以上
C:70%
及其以上
D:60%
及其以下
总计
得分:A
主要优缺点分析:
优点: 课上利用有效、实用的教学手段,增强了课堂的感染力,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教学设计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感而发,突出所学知识的鲜活性;恰当地创设情境,充分体现本节课的教育作用。
不足:对问题的设定的层次性如果更有梯度,教学效果会更好。

2016年3月 21 日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表
听课人 王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符合程度
A
B
C
D
教学目标
10分
①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切合实际。

②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参与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注重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25分
①准确反映“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②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科学合理地选取教育资源,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应有的教育价值;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时代特点。

③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不违背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结合,遵循问题解决式的思路安排教学内容层次。

教学活动
40分
①贯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以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②坚持启发式教学,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灵活多样;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促使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会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意义。

③教学互动性强,学生参与有广度和深度。

④课堂开放性强,且收放有度。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⑤合理应用反馈、评价机制,使学生得到及时的鼓励或纠正

⑥充分发挥教科书引领教学的功能,课堂结构合理,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活动进展有序、自然、流畅。

教学效果
15分
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积极的情感反应,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能力明显提高;探寻到相应的知识,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②尊重学生个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具有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和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③教师能够从教学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自身教学能力能够可持续发展。

教学特色
10分
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或能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或能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或能创造性地开发和运用教学资源,或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等,能形成较为鲜明的教师个性和教学风格。

等级与
赋分
A:90%
及其以上
B:80%
及其以上
C:70%
及其以上
D:60%
及其以下
总计
得分:A
主要优缺点分析:
教师能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有积极的情感反应,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能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有较为鲜明的教师个性和教学风格。
教师的语言表达再抑扬顿挫些、再充满激情一点,定能使整堂课更有感染力和亲和力,教学目标达成度会更高。 2016 年 3 月 21 日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表
听课人 刘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符合程度
A
B
C
D
教学目标
10分
①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切合实际。

②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参与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注重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25分
①准确反映“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②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科学合理地选取教育资源,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应有的教育价值;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时代特点。

③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不违背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结合,遵循问题解决式的思路安排教学内容层次。

教学活动
40分
①贯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以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②坚持启发式教学,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灵活多样;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促使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会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意义。

③教学互动性强,学生参与有广度和深度。

④课堂开放性强,且收放有度。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⑤合理应用反馈、评价机制,使学生得到及时的鼓励或纠正

⑥充分发挥教科书引领教学的功能,课堂结构合理,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活动进展有序、自然、流畅。

教学效果
15分
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积极的情感反应,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能力明显提高;探寻到相应的知识,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②尊重学生个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具有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和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③教师能够从教学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自身教学能力能够可持续发展。

教学特色
10分
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或能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或能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或能创造性地开发和运用教学资源,或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等,能形成较为鲜明的教师个性和教学风格。

等级与
赋分
A:90%
及其以上
B:80%
及其以上
C:70%
及其以上
D:60%
及其以下
总计
得分:A
主要优缺点分析:
课堂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坚持启发式教学,教学手段灵活多样,课堂辩论环节开放性强,收放有度,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点评准确到位。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建议采取更为灵活有效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6年 3月 21日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表
听课人 杨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符合程度
A
B
C
D
教学目标
10分
①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切合实际。

②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参与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注重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25分
①准确反映“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②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科学合理地选取教育资源,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应有的教育价值;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时代特点。

③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不违背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结合,遵循问题解决式的思路安排教学内容层次。

教学活动
40分
①贯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以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②坚持启发式教学,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灵活多样;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促使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会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意义。

③教学互动性强,学生参与有广度和深度。

④课堂开放性强,且收放有度。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⑤合理应用反馈、评价机制,使学生得到及时的鼓励或纠正

⑥充分发挥教科书引领教学的功能,课堂结构合理,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活动进展有序、自然、流畅。

教学效果
15分
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积极的情感反应,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能力明显提高;探寻到相应的知识,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②尊重学生个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具有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和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③教师能够从教学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自身教学能力能够可持续发展。

教学特色
10分
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或能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或能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或能创造性地开发和运用教学资源,或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等,能形成较为鲜明的教师个性和教学风格。

等级与
赋分
A:90%
及其以上
B:80%
及其以上
C:70%
及其以上
D:60%
及其以下
总计
得分:A
主要优缺点分析:
能大胆地整合教材,创造性开发和运用联系学生生活的教学资源,以学生活动引领课堂,注重对学生的及时点评和引导;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能触动学生的心灵;设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教师的情绪再饱满些,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气氛会更热烈,教学效果会更好。
2016年3月 21 日
评测练习
1、澳大利亚的地势状况是( )
A、中部高,东西低
B、中部高,四周低
C、中部低,东西高
D、中部低,南北高
2、横穿澳大利亚中部的重要纬线是( )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 D南纬60度纬线
3、2000年9月15日至10月1日在悉尼成功地举办了第27届奥运会,当时悉尼正值:(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读图填空:
5、读图回答:
引导学生做本课《同步学习》中的“巩固练习”。
做本课的填充图册。
课标分析
一、课标呈现:
●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人口、城市分布特点
二、课标分解
经过对上述课标描述各语句的中心词和行为动词进行分析,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学情,对课程标准进行如下分解:
三、依据以上分析,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如下:
(1)认真观察“澳大利亚位置图”, 通过绘制简图展示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位置,理解澳大利亚大陆动物古老性的成因。
(2)通过读图,采用自主式学习法观察地形图、气候图以及矿产资源分布图,能准确总结出各地理要素特点,并分析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3)通过探讨气候、交通等因素对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初步学会分析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