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
[联想天空]
一、记忆词语训练(30分,每个词语3分,要求15分钟以内完成)
训练提示:本栏目通过看图讲故事,注意记忆积累词语,发展联想、想象能力。
训练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请一面看图,一面读故事,记忆每句话中带着重号的词语,要求5分钟以内完成。
第二步:请看图自己讲故事,在每幅图下面练习写出带着重号的词语,要求5分钟以内完成。
第三步:请一面默念故事内容,一面记忆默写带着重号的4个词
要求5分钟以内完成。
积累词语
风华正茂
百舸争流
书生意气
峥嵘岁月
[连词故事]
龙舟竞赛
一批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志愿者来到江南水乡,在当地龙舟大赛中亲自掌舵划桨,体验“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热闹场面。大学生们书生意气,一鼓作气,拿下竞赛冠军。给他们颁奖的是一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七旬老人,村长介绍说这曾经是村中的运动能手,他之前历经的峥嵘岁月,许多至今仍堪称经典。
[聚沙成塔]
二、基础训练(25分,每小题5分,要求10分钟以内完成)
2、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上阕(jué)
执着(zhuó)
挥斥方遒(qiú)
言简意赅(gāi)
B.橘子(jú)
结束(shù)
峥嵘岁月(zhēng)
同仇敌忾(kài)
C.稠密(chóu)
切磋(qiē)
浪遏飞舟(jiē)
咄咄逼人(duō)
D.寥廓(guò)
暂时(zàn)
慷慨激昂(kǎi)
引吭高歌(háng)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
A漫江碧透
轻歌慢舞
丰功伟绩
变本加厉
B苍海桑田
苍茫大地
融会贯通
志大才疏
C百舸争流
绵里藏针
待价而沽
虎视眈眈
D鱼翔浅底
层林尽染
篷荜生辉
流言飞语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
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
C有些心情浮躁的人,每当听到一些顺耳的话,不管是外交辞令还是真心赞许,马上就变得非常“灿烂”,飘飘然忘乎所以。
D“目前,汉语绝对是炙手可热。”亚洲协会副主席迈克尔.莱文说,“汉语甚至已成为美国偏远地区的人们都想说的一种语言。”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A、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校学生的课余活动主要有班级野炊、年级文体比赛、校际联欢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B、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已在全国各大动漫频道播出了3年多,活泼可爱的形象、浅显易懂的内容、明显的本土化特点,激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C、在21世纪的今天,父母与子女能否消灭代沟,关键是父母要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孩子的时代。
D、“神舟”七号的安全着陆和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是我国航天战线广大科技工作者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6、把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D
)
①逆境激发起人开发时效的紧迫感
②处于顺境的人往往八方应酬,事务缠身,不免杂事相扰,难以排除无效时间,降低了时间的使用效率
③而且逆境往往能使人更加深刻理解时间的价值和意义,具有更大的时间安排灵活性,更好地促人去珍惜利用
④相比而言,身处逆境却有时间优势,置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而不顾,集中精力思索追求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②④③①
[阅读快车]
三、阅读训练(45分,要求20分钟以内完成)
阅读《沁园春.长沙》,完成7-9题
(主旨领悟)本诗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革命青年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7、下面是课文的行文脉络,请按写作思路顺序完成填空。(划线部分为要填的空白处)(20分)
(1)、上阕主要写景,写眼前之景。作者站在橘子洲头于秋天看到了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等意象,这些意象都有“竞自由”的精神。于是顺流而下,自然地提出“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
(2)、从上阕的“独游”,联想到过去的“百侣曾游”,前后呼应,过渡自然,别具深意。忆“峥嵘岁月”引出下文的忆述。
(3)、下阕,一个“恰”字领起,像上阕的被领起部分一样,用铺陈的手法,使诗句连贯而下,非常有气势,到“粪土当年万户侯”句,刻画了一群“青春年少、风采焕发、才华横溢、革命热情奔放、斗志旺盛”的青年形象,同时为下文“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准备了充足的背景气氛。
(4)、归纳:这首词的思路:由景到情,由眼前之景到追忆往昔的战斗岁月,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谁主沉浮”这一句是构思的枢纽,转变的关键,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9题。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沈浮
8、诗人是从哪些方面、什么角度来描绘绚烂多彩的秋色图的?(3分)
明确:四个方面:山上、江中、天空、水底。
四个角度:远眺、近观、仰视、俯察。
9、“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句中有两个字用得非常巧妙,请找出,并分析其妙处。(4分)
明确:“击”在句中指飞得矫健有力,写出了雄鹰之矫健;“翔”写尽了鱼在水中之空灵、自由、悠闲,写尽了在其中蕴涵的蓬勃的生命活力。
[作文平台]
一、写作方法训练
对比手法
对比手法是写作记叙文不可或缺的一种修辞手法。对比手法是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食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进行相对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对人物、景物、环境、气氛等都可以采取对比的手法。通过小对比能显现大变化。在写作中,要善于抓住众人觉得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对比来突出变化,让读者读后产生共鸣。
例如《沁园春.长沙》中就含有多种对比,是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
“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是暗比。
训练要求
请以“我爱我的家乡”为题,运用对比手法,写一段散文化语言,不少于100字。
二、连词写作训练
请借鉴连词故事的方式,从《沁园春.雪》课文中任意选取5个词语,写5个句子,连接起来编写成一段小故事。请充分展开你的联想和想象力,故事内容可以不拘一格,但要注意每个句子语言运用要正确。要求10分钟以内完成。
三、作文训练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四季轮回,春华秋实,登高远眺,临风把酒。自然地造化总是带给人们丰富的情感体验。请你以校园秋景为对象,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作文题目自定,要求不少于800字,45分钟以内完成。
写作借鉴
1、写景主要是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界丰富多彩的形象进行艺术的加工、刻画,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思想。
2、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把景物写真实细写清楚。
3、要把“景”与“情”有机的结合起来,要注意的是“情为主,景是客”。
[书山论剑]
表达交流讨论题
一、宋玉对秋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欧阳修对秋是“其色惨淡,烟飞云敛,其意萧条,山川寂寥“,而作者为什么将寒秋严霜下的万物写得如此生机勃勃,奋发自强呢?
明确:因为作者有着博大的胸襟,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诗人在对大自然中万类生物的激情关注中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家国命运的由衷关怀,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见落花而流泪,见流水而长叹),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需要结合毛泽东的胸怀回答)
二、作者在诗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是要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请你拓展阅读辛弃疾的《沁园春》,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同一词牌名的诗歌表现手法又有何不同的特色?他们在诗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否相同?
[拓展阅读文章]
沁园春
辛弃疾
带湖新居将成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
衣冠人笑,抵死尘埃。
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鲙哉?
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
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
疏篱护竹,莫碍观梅。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