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新版七上第9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2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版新版七上第9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2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6 10:1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春秋战国老子小档案主要思想:辩证法思想
无为而治老子的思想被弟子
整理成 《 》道德经春秋时期以柔克刚 以德报怨
大智若愚 深藏若虚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天网恢恢 疏而不失
欲取先予 欲擒故纵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大器晚成 功成身退《老子》名言欣赏:——老子《道德经》第9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1.代表作:《道德经》
2.主要思想: 辩证法思想
无为而治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孔子思想之伟大。 孔府大门孔府至圣庙坊 孔子死时只有三间小屋,经历朝历代的扩建,成了拥有466间房的浩大孔庙。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享年73岁。他3岁丧父,17岁丧母,生活惨淡。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但仕途失意。55岁之后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 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晚年开始专心从事文教活动,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他还对《诗》《书》《礼》《易》《乐》进行了整理,并编写了《春秋》是为“六经”。孔子其人反映了孔子志向专一,执著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儒家创始人孔子画像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孔子路过泰山,见到一妇女在坟前哭泣。孔子让弟子前去询问其哭泣的原因。
妇女说:“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孔子问:“那你们一家为什么不搬离这里呢?”
妇女说:“这里没有苛政!!”
孔子说:“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伟大的思想家“苛政猛于虎”体现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是哪一学说的运用?为政以德第9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二、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1.代表作:《论语》
2.思想核心:“仁”孔



图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才能都不相同,孔子用什么方法来教育他的学生呢? 孔子有两个学生,一个叫子路,一个叫冉有。
一天,子路请教孔子,“听见了应当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你有父亲、哥哥在,应当让他们先做”
又一天,冉有问孔子,“听见了应当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对,应当马上就去做。”
学生们觉得奇怪,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回答得不一样呢?
就去问老师,孔子笑呵呵地说:“冉有,平时碰到事情老是退退缩缩,所以我鼓励他勇敢地去做,而子路太喜欢胜过别人,所以我要他退后一点。”因材施教据说,孔子一生教过三千个学生,其中成就高的有七十二人。在这些学生中,孔子最疼爱的就是颜回。
孔子-懂得谦虚有一次,孔子与子贡一边散步,一边聊天。孔子问子贡:“子贡,你和颜回,哪一个比较聪明?”
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比呢?他呀,听见一件事,就可以悟到十件事,而我呢,最多悟到两件事罢了。”
孔子:“你说得对,在这方面你比不上他,我都比不上他啊!”
为什么老师会在子贡面前说自己不如颜回呢?
难道孔子不怕子贡取笑?脑力激荡-想一想子贡又为什么说自己闻一知二而已呢?三千孔子弟子——
峨冠博带汉服,手捧韦编竹简,高颂孔子语录。第9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二、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1.代表作:《论语》
2.思想核心:“仁”3.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我仁;
我义;
我都爱
我以柔克刚;
我顺其自然;
把他们全抓了。
战场上见高低!趣味百家孔子说:孟子说:老子说:庄子说:韩非子说:孙膑说:墨子说:“我觉得对别人就像对自己一样,要尽量地帮助别人,而且不能进行不义的掠夺战争。”我叫墨子,是墨家学派的代表人,我主张兼爱、非攻自我介绍:他是……?“作为统治者,应该施政于民,民贵君轻啊!”孟子,儒家学派,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大家来判断他是……治理国家就像养鱼,经常到鱼缸去翻滚,鱼很快就死了。让鱼儿自由生长。这反映了什么样的观点?无为而治道家——庄子
发展了老子的
道家思想。请问这人是?韩非子,法家的代表人,
主张实行法治,建立中央集权。“哼,用‘爱’是不行的,我觉得就应该用严酷的刑罚来治理国家。”
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1:生产力飞速发展,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冲击。2:各国进行改革,需要大量的治国人才。3:“私学”的出现,使得受教育范围扩大。社会发展了要人才有人才----根本原因孔子孟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儒家墨家道家春秋战国战国春秋战国战国《论语》《孟子》《墨子》《道德经》《庄子》《韩非子》
仁政、民贵君轻“兼爱”“非攻”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法治”、中央集权法家诸子百家简表仁、礼、为政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