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26 10: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导语:在前几课,我们观赏了三峡的山水,领略了江南的美景。同学们想不想到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去旅游?那里有一处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 青海湖地处青海湖的西北部,长约500米,宽约150米,栖息着十万余只各类候鸟,称誉为“鸟的世界,鸟的王国”。青海湖位于西宁市以西100公里,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每年四月,来自我国南方和东南亚等地的班头雁、棕头鸥、赤麻鸭、鸬鹚等十多种侯鸟在这里繁衍生息;秋天,它们又携儿带女飞回南方,国家在岛上设有专门的保护机构。 返回 第九课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作者,冯君莉(当代作家)
体裁:游记
本课目标
.掌握新课字词的读音和意思,并要知道作者。
理清文章脉络,分析文章结构。
学习作者的写景方法。作者简介冯君莉,女,1956年生,天津人,当代作家。曾任青海省文学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发表了散文、报告文学、短篇小说等作品几十篇。
主要作品有《柴达木情思》《百合花开》等。返回下面我们学习本课重点词语:
1. 扑朔迷离( pū shuò mí lí):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例句:这件事的发生让案情更加扑朔迷离 。
2. 倘徉( cháng yáng ):闲游;安闲自在地行走。
例句:他在海边徜徉。
3. 眸子( móuzi ):本指瞳人,泛指眼睛。
例句:她那乌黑的眸子闪出的光芒洋溢着一种生命力。
4. 粗犷( cūguǎng )∶粗野,豪放;豪壮。
例句:她是个很粗犷的年轻女子,快人快语,非常热情。
5. 沉湎( chénmiǎn ):沉溺,耽于。比喻潜心于某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维活动中。
例句:比赛胜利了,大家沉湎在幸福的海洋里。
6. 震慑( zhènshè ):慑:使害怕。震动得使害怕:震慑敌方。
例句:他的演说,震慑住了在座的人们。
7. 温柔恬静( wēn róu ?tián jìng ):本课指风景优美,非常安静。
例句:我是常来这里的,因为这里温柔恬静。
8. 湛蓝( zhànlán ):晴天的蓝色;湖海等的深蓝色.
例句: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
9. 涟漪( lián yī ):小波纹。
例句:
(1)天空下起了点点小雨,在湖面上留下了阵阵涟漪。
(2)姥姥脸上的皱纹像湖面上的涟漪漾开来。
10. 伫立( zhùlì ): 久立,长时间地站着。
例句:他伫立在门口,目送我们离去。
11. 鄱阳湖( pó yáng hú ):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在 江西省 北部。
12. 繁衍( fányǎn ):繁殖衍生;逐渐增多繁衍后代。
例句:
(1)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 ......
(2)小鸡可以繁衍出许多小小鸡,小小鸡也可以繁衍出更多的小小小鸡。13.油然而生( yóu rán ér shēng ):形容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例句:看了这场表演,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14.得天独厚( dé tiān dú hòu ):意为独具特殊的优越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也指人的天赋、机遇非常好。
例句:学校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快速便捷。
15. 虚无缥缈( xū wú piāo miǎo ):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
例句:
(1)这都是~的事,那里有什么神仙鬼怪!我向来不信这个。
远处的山在雾中显得虚无缥缈,若隐若现。
(2)做人要实实在在,不要想那些虚无缥缈的。
16. 娓娓动听( wěi wěi dòng tīng ):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例句:她的歌声娓娓动听。17.毅然决然(yì rán jué rán) :指意志坚决,毫不犹豫。
例句:爱丽毅然决然的踏上了进山的小路。
18. 脍炙人口( kuài zhì rén kǒu ):味道鲜美可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例句:像往常一样,艾尔肯将演唱自己最脍炙人口的歌曲。
这个餐厅的饭菜脍炙人口。好,下面我们把刚学过的词语重新念一遍。
扑朔迷离( pū shuò mí lí) 倘徉( cháng yáng )
眸子( móuzi ) 粗犷( cūguǎng )
沉湎( chénmiǎn ) 震慑( zhènshè )
温柔恬静( wēn róu ?tián jìng ) 湛蓝( zhànlán )

涟漪( lián yī ) 伫立( zhùlì )
繁衍( fányǎn )
油然而生( yóu rán ér shēng )
得天独厚( dé tiān dú hòu )
虚无缥缈( xū wú piāo miǎo )
娓娓动听( wěi wěi dòng tīng )
毅然决然(yì rán jué rán)
脍炙人口( kuài zhì rén kǒu )
读准下列加下划线各字的音颠簸( ) 伫立( ) 安谧( )
牦牛( ) 浩瀚( ) 潸然( )
繁衍( ) 篝火( ) 遗憾( )
深湛( ) 恬雅 ( ) 眸子( )
逶迤( )涟漪( )
缥缈( )脍炙人口( )
娓娓动听( ) bǒ zhù mìmáohànshān yǎngōu hàn wēi yí lián yī piāo miǎokuài zhìzhàntián móuwěi wěi结构层次一(1、2段): 介绍“我”在扑朔迷离的高原梦中上路。
二(3~11段):作者观赏青海湖,介绍青海湖的传说、
鸟岛及鱼类。
三(12段): 作者离开青海湖,抒发保护青海湖的美好心愿。1、文章一开头为什么写“关于高原的梦”?
2、作者按怎样的顺序观赏青海湖的?请找出相
关的句子
3、文章是怎样写青海湖湖水醉人的蓝色?其中
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试做具体分析。
4、从那些方面描写青海湖环境氛围清新、幽静,
无比优美的?
5、从那些方面写神奇的鸟岛的?
6、为什么用梦幻般来形容青海湖?互动课堂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分组:质疑、释疑、合作探究、回答 文章一开头为什么写“关于高原的梦”? 这样开头,反映了作者对美好景物的憧憬,与下文所见到的青海湖梦幻般的美景是一致的,也起了引起下文的作用。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赏青海湖的?找出相关的语句。到达青海湖:“青海湖到了……”
观赏草滩:“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
观赏湖水:“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 蓝色湖水……”
观赏乌云:“再顺眼望去,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道尚未退却的乌云……”
观赏万里晴空:“再往上,就是那雨后特有的万里晴空了。”
观赏草滩和山峦:“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
观赏海岛:“阳光越来越明媚,那蓝色的镜面上摇摇曳曳倒影出三五个岛屿的轮廓……”
观赏结束:“我们沿着绿色的草滩,沿着蓝色的湖畔,继续赶路了。”
返回 作者是怎样写青海湖湖水醉人的蓝色?其中用了 多种修辞手法,试作具体分析。
答:作者首先用赞美的语言描写,如“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
多么醉人啊!”“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
恬雅。“其次,将湖水的蓝与”海洋“”天空“的蓝作对比。再其次,
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湖水描绘得晶莹可爱,如:“蓝锦缎似的“,
像”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
晶的眸子。“此外,还从蒙语的音译,从青海湖所处的地理位置,
从科学角度来说明湖水蓝的出奇的原因。返回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青海湖环境氛围清新幽静,无比优美的?
答:作者从雨后,晴空,凉爽的空气,碧绿的草滩,金灿灿的
油菜花,悠闲的牦牛,连绵起伏的山峦,这样幽美的环境如诗如
画,令作者及读者“在美中陶醉”。文中还适当地引用神话传说,
更为画卷似的环境增添了神奇迷人的色彩。返回 首先分析了鸟岛形成的客观历史原因,气候适宜,鱼类丰富,正是鸟类生存、繁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写鸟,突出了色彩、品种之繁多,聚集地之广阔,云集之鸟不计其数。如“……数万至数十百千万只不同种类的水鸟”“那红的、蓝的、花的鸟儿,甚至那洁白的天鹅,美丽的凤头潜鸭、欢快的云雀、优美的黑颈鹤……”从那些方面写神奇的鸟岛的? 为什么用梦幻般来形容青海湖? 梦幻是神奇、美丽的,青海湖的
醉人之美,就如同梦境般奇妙,所以
文题中用“梦幻般”来形容青海湖,使读者感受到青海湖那诱人的魅力。 本文的题目《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全文紧扣“梦幻”二字,与对青海湖具体描写结合起来,以梦幻为线索,从开头关于高原的梦,到扑进如梦如幻般的现实,再到梦想未来如何保护青海湖的美丽。虚中有实,虚实结合,全文内容联系紧密,结构严密。 小结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打开你思绪的闸门,搜索你曾经见过的湖,像本文作者描绘青海湖一样,描绘你认为最美的湖。课堂链接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那怎么世界最大的咸水湖是什么湖,在什么地方呢? 死海 《死海不死》从卫星上拍摄的死海到达
观赏草滩
观赏湖水
观赏乌云
观赏万里晴空
观赏草滩与山峦
观赏海鸟
结束梦幻梦幻与现实梦想回现实暗明定点观察
(由近及远,
由上至下)梦幻般的青海湖在路上
(1~2自然段)期待、向往梦幻观赏青海湖
(3~11自然段)美如梦幻、领略梦幻返  程
(12自然段)反思、保护梦幻明线暗线虚实结合线索板书总结 怀着梦幻般的憧憬到达青海湖
草滩:绿茵茵
湖水:蓝得纯净、深湛、温柔恬雅
乌云:奔腾的骏马
梦幻般的湖 青海湖梦幻般的境界 晴空:淡蓝色的苍穹
草滩与山峦:碧绿、深褐色
传说:神秘色彩
岛屿:鸟的世界
担心青海湖梦幻般的境界遭到破坏
板书谢谢您的光临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