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新版七上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1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版新版七上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1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6 10:2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 第 1 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北师大出版社 七年级上册谜面:
有一种动物,
早晨四条腿走路,
中午两条腿走路,
晚上三条腿走路。
谜底? 斯芬克斯人“人 类 起 源” 说 法古


会现


会“人是由古猿
进化而来”中国:“女娲造人”说西方:“上帝造人”说原始人类遗址分布图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1965年,考古学家在云南元谋发现的,距今约170万前的原始人类。1929年,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发现的,距今约71—23万年前的原始人类。1930年,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的新洞中的,距今约3万年前的原始人类。一、中国原始人类的分布情况
和主要代表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元谋人(约170万年前) 测定远古人类生活年代的方法:
1、碳14法
2、树木年轮断代法
3、古地磁断代法
4、陶瓷热释光法小组探究二、原始人类的相貌和生产生活情况小组探究1、相貌特征: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
门牙齿化石小组探究1、相貌特征:约71—23万年前约1.8万年前从古猿模样逐渐进化成现代人的模样小组探究2、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1会制作和使用石器,主要是刮削器;
2可能会使用火;
3吃野果和一些小型动物
4群居。
1 会打制和使用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等石器以及骨器;
2使用火
会保存火种;
3吃熟食,食物有野果和动物
4群居。1会制作使用工具多种工具,能制作骨针,懂得钻孔
2缝制衣服和各种装饰品;
3会人工取火;
4 吃熟食,食物有野果、陆上和水上动物
5群居。(天然火) 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除了烧烤食物,火还有什么用途?
怎样保管火种?动 脑 筋 :从生产生活情况看,你们能说出他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吗?思考:√√√√√√1会制作和使用石器,主要是刮削器;
2可能会使用火;
3吃野果和一些小型动物
4群居。
1 会打制和使用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等石器以及骨器;
2使用火
会保存火种;
3吃熟食,食物有野果和动物
4群居。
1会制作使用工具多种工具,能制作骨针,懂得钻孔
2缝制衣服和各种装饰品;
3会人工取火;
4 吃熟食,食物有野果、陆上和水上动物
5群居。
——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直立行走制作和使用工具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与其他两种人有什么不同呢?思考:√√√√√√1会制作和使用石器,主要是刮削器;
2可能会使用火;
3吃野果和一些小型动物
4群居。
1 会打制和使用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等石器以及骨器;
2使用火
会保存火种;
3吃熟食,食物有野果和动物
4群居。
1会制作使用工具多种工具,能制作骨针,懂得钻孔
2缝制衣服和各种装饰品;
3会人工取火;
4 吃熟食,食物有野果、陆上和水上动物
5群居。 人类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渐进化的。时间离我们越近的人类,所掌握的生产技术
就越多,生产出的东西也越精致。劳动 是什么促使人类从低级向高级逐渐进化呢?脑容量的进化(现代人平均脑容量约1400毫升)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劳 动促使进化低级高 级人类进化课后作业  结合课堂所学知识,用绘画、写小短文、制作电子作品等形式,来描述“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