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校本作业:24.大道之行也《礼记》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漳州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校本作业:24.大道之行也《礼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26 16:0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大道之行也《礼记》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选贤与能(  ) 
修睦(  )
 矜寡孤独(  ) 
男有分(  )
货恶其弃于地(  ) 
2.按要求填空
(1)《大道之行也》选自
,这是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西汉      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全书共有
篇。“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它不是一本书,而是《
》《
》这两部书和《大学》《中庸》这两篇文章的统称。其中《大学》《中庸》是《
》中的两个篇章。
(2)大道的内涵是



(3)所谓“大同”,用现代汉语回答即是

(4)是故谋闭而不兴,

,是谓大同。
(5)故人不独亲其亲,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二、课内对比阅读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黄发垂髫(

(3)无论魏晋(

(4)故人不独亲其亲(

2.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妻子邑人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单指男方的配偶
B、大道之行也
古义: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今义:宽阔的道路
C、来此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极其优美的环境
D、女有归
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返回,回到原处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4.根据选文,请分别写出出自【甲】文和【乙】文的一个成语
【甲】
【乙】
5.桃花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话作答)
6.【甲】文中描绘的理想境界和【乙】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答出三点)
三、课外拓展。
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礼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学记》)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曲礼》)
1.给下列字注音。
弗(

琢(

兑(

尚(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弗学而能


(2)其次务施报


(3)玉不琢,不成器

)(4)人有礼则安


3.《礼运》中“然后能为之”中的“之”是指文中的
(原句)。
4.平常所说的“七情六欲”中的“七情”是指
,“六欲”是指

5.解释下面两个词语并造句。
天下为公
解释:
造句:
礼尚往来
解释:
造句:
6.翻译下列句子。
(1)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
7.熟读《曲礼》中的选文,结合实际浅谈你对礼的见解。
24.大道之行也《礼记》
一、积累运用
1.(1)jǔ

ɡuān
(3)fèn
(4)wù
2.(1)《礼记》、儒、戴圣 49
论语
孟子
礼记(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没有阶级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4)
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5).不独子其子
幼有所长。
二、课内阅读
1.①类
②指小孩
③不要说,更不必说④以……为亲(把……当作亲人)
2.C
3.(①其他的人
各自又
邀请
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他。②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
4.甲: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得、无人问津)乙:天下为公(老有所终、夜不闭户)7.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①人人安居乐业,生活悠闲、平和②人人受到社会的关爱③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压迫④贫富差距不悬殊
⑤有共同的信仰和道德价值观
三、课外拓展
1.fú
zhuó
duì
shànɡ
2.(1)不
(2)实行、引申为给予恩惠
(3)琢磨、雕琢
(4)安定
3.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
4.喜、怒、哀、惧、爱、恶、欲
佛教指的色欲、形貌欲等六种欲望。
5.(1)解释:天下是大家的,不把君位当作一家的私有物。后多以它为一种美好的政治思想。造句(略)
(2)解释:在礼节上注重相互往来,现用作施以怎样的行为即以相应的行为报之。造句(略)
6.(1)什么是人情呢?人情就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心理因素,不必学习就能做到。
(2)玉的质地虽好,但不加琢磨,就不会成为美好的器物。人虽贵为万物之长,但不通过学习,也不会明白道理。
(3)人有了礼,才能得到安定;失去了礼,就要发生倾覆。因此说礼是不可不学习的。
7.(仅作参考)人际关系处理上应该重礼尚往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注重社会道德以礼为度养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样社会才安定,人们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