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湖心亭看雪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字词注音。
更( )定 拥毳( )衣
崇祯( )
雾凇( )
沆砀( )( ) 与余舟一芥( )
铺毡( )对坐 强( )饮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更定
(
)
②湖中人鸟声俱绝 (
)
③余拿一小船(
)
④拥毳衣炉火(
)
⑤独往湖心亭看雪(
)
⑥雾凇沆砀(
)
(
)
⑦焉得更有此人(
)
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
⑨客此(
)
⑩及下船 (
)
二、课内阅读。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⑴是日更定(
)
⑵余拿一小船(
)
⑶拥毳衣炉火(
)
⑷客此(
)
2.用现代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⑵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⑶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选出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A、白: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B、余:余住西湖
上下十余里间
C、更:是日更定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及:及下船
及郡下
4.选出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
)
A、舟子:舟子喃喃曰
左右舟子各一人
B、是:是日更定
是金陵人
C、绝:湖中人鸟声俱绝
哀转久绝
D、饮: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5.简答。
(1)文章的文眼是
(2)作者“雪”是按什么顺序?
6.请你写出两句写雪景的诗句。
三、课外拓展。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sōng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hān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西湖游记》)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毳(
)
沆砀(
)
雾sōng沆砀(
)
目hān神醉(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2)客此:(
)
(3)从武林门而西(
)
(4)即棹小舟入湖(
)
3.翻译下列句子。
(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hān神醉。
4.甲乙两文分别从哪些短语看出作者亟欲一览西湖的迫切心情
5.试结合原文分析两篇文章描写景物的手法。
6.试分析甲乙两文作者游览西湖时思想感情的异同点。
29.湖心亭看雪
一、积累运用
1.ɡēnɡ
cuì zhēn sōnɡ hànɡ dànɡ jiè zhān qiánɡ
2.①完了,结束 ②消失 ③撑,划 ④鸟兽的细毛 ⑤独自
⑥水汽凝成的冰花 白汽弥漫的样子 ⑦哪能 ⑧指酒杯 ⑨客居 ⑩等到
二、课内阅读
1.⑴完了,结束
⑵撑,划
⑶穿
⑷客居
2.⑴岸边树木早已是冰花一片晶莹,湖面上到处是白气弥漫着,天空与云雾、山岭、湖水,上上下下全都白了
。
⑵仅仅只有那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湖心亭也只看到那么一小点,小船看起来如小草般,船上的人看起来只有两三粒米那样大小罢了
⑶看见我,十分高兴地说:“湖中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3.D
4.B
5.⑴痴 ⑵由面到点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三、课外拓展
1.毳(
cuì
)
沆砀(
hàng
dàng
)
雾sōng沆砀(
凇
)
目hān神醉(
酣
)
2.(1)
哪能
(2)客居
(3)向西
(4)划船
3.
(1)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湖心亭是白雪中的一点,我的船像一片飘在湖中的芥叶一样,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米粒罢了。
(2)山色葱绿,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红,恰似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绫一样起伏。
4.甲文: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乙文:心飞湖上、
茶毕,即棹小舟入湖_。
5.甲文运用白描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文字简练自然,颇有韵味。如“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便传达出景物和人的形与神。乙文写了山色、花光、温风、波纹四种景物,主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西湖的秀美风光。
6.相同点: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痴迷山水、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不同点:乙文还表达了作者巧遇知音的愉悦心情,寄托了对故国往事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