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校本作业:30.诗四首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漳州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校本作业:30.诗四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26 16:0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0.诗四首
一、积累运用。
1.按要求填空。
(1)《归园田居》中具体描写劳动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江上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
(5)《归园田居(其三)》中写出诗人早出晚归的耕种生活,表现了对归隐生活的热爱的句子是:


(6)《归园田居(其三)》中表现诗人辛勤劳作的句子是:


(7)《归园田居(其三)》的主旨句是:


(8)
《归园田居(其三)》中点明劳动地点及庄稼生长情况的语句是:


(9)《归园田居(其三)》中透过“

”两句可以看出作者因久别田园、农艺荒疏,而流露出自惭之情。
(10)
《归园田居(其三)》中写诗人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诗句是


(11)《归园田居(其三)》中最能表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返归自然愿望的诗句是:


(12)《归园田居(其三)》中抒发了诗人归隐田园,与世无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感情的句子是:


(13)《归园田居(其三)》中表明诗人热爱田园,怡然自得,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中迷失自我(画龙点睛)的语句是:


(14)《归园田居(其三)》中表达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最合适的是:


(15)《归园田居(其三)》中表明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的句子是:


(16)《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喜欢田园生活,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诗句是:


(17)《使至塞上》中诗人王维以传神的笔墨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18)古人写诗,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的佳句。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与王维《使至塞上》中“

。”均显边塞独特风景。
(19)《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20)《使至塞上》中体现了“诗中有画”的名句是:


(21)《使至塞上》中用“直”“圆”两字,形象地描写大漠奇观,被后人誉为“诗中神句”的诗句是:


(22)《渡荆门送别》中诗人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变化的句子是:


(23)《渡荆门送别》中真挚而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24)《渡荆门送别》中表达对故乡山水无限眷恋之情的句子是:


(25)《登岳阳楼》中的诗句“

”从时空跨度上叙事状态,抒写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强烈的愤懑和万般的无奈。
(26)《登岳阳楼》中与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27)《登岳阳楼》中“

”两句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二、课内阅读。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五言律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体现了作者悠然的心境。
B、颔联描写的是作者自己的躬耕生活,这种生活虽然辛苦,但却充实愉快。
C、月荷锄、夕露沾衣的农耕生活,实情实景,生动感人,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D、作者沉溺于美好的田园生活中,乐于做一个隐士而忘却一切的世俗的烦恼。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无欲无愿的心境。

2.赏析。
(1)“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两句诗描写的是一种 生活。这种生活在陶渊明的其他诗中也有表现,例如: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 生活的喜爱之情。
(4)诗人躬耕田亩,将田间劳动写得富有诗意,其中你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


(5)从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来看,你认为“但使愿无违”中的“愿”是什么?


(6)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7)“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

等修辞手法。
2.试分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的表达作用。
3.赏析句子: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分析这首诗歌艺术手法。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本诗从体裁看是____诗,从内容看是____诗,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描绘过荆门入楚地时所见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镜”与“海楼”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这首诗中写景的是哪几句?这几句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B、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
C、颈联是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
D、尾联笔锋一转,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
4.“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从哪句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可以看出?
6.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谈谈你对“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两句诗的理解。

30.诗四首
一、积累运用
1.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3)但使愿无违。(4)仍怜故乡水。
(5)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6)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7)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10)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1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3)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4)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5)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6)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2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2)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2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2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5)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2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7)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二、课内阅读
《归园田居》(其三)
1、D
2.(1)作者辞官归田,虽耕作不佳却乐在其中,可见其本意在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和安适。
(2)辛苦而美好的田园。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其一)。
(3)田园
(4)“种豆南山下”,语言亲切朴素,明白如话,以平淡的口吻写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及自己闲适寡欲的心境。“带月荷锄归”,描写劳动归来的诗人,在皎洁的月光下,肩扛一把锄头,构成了一幅月夜归耕图。
(5)从诗的内容看,可理解为辛勤耕种期待收获——多收些豆子。从诗的主题看,是指希望能隐居田园,远离官场的污浊,在自然美好的生活中保持自己的节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6)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对官场黑暗生活的厌弃。
(7)“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使至塞上
1.比喻、对偶
2.确地描绘了沙漠的奇异景象,表现了作者的真切感受
3.
(1)像征蓬一样出使边境,像归雁一样进入遥远的北方。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描绘出了塞外的荒凉萧索,以“蓬”、“雁”自比, 表达出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2)荒漠深处一缕烽烟直上云霄,黄河岸边一轮落日又大又圆。
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 一个“圆”字,把本来给人凄楚苍凉印象的落日,写的具有亲切温暖之感。运用对偶,对仗工整,描绘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也突出了边塞的荒凉。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之情,同时也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们艰苦的生活环境,突出了他们不畏艰苦,保卫边疆的精神。
4.(1)借景抒情,描绘了沿途所见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真实地再现了大漠雄浑、苍凉、荒寂的特点,抒发了慷慨悲壮之情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2)语言凝练,含蓄,优美动人
渡荆门送别
1.五言律诗;
送别诗;
对偶·比喻·拟人
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明月;海市蜃楼
4示例:①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②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③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登岳阳楼
1.写景的诗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既是写实,又寓想像,一“坼”
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丽而又生动。
2.C
3.一“坼”一“浮”,摊贩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下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形在读者眼前。
4.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表达了诗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帮助;“老病有孤舟”,写出了诗人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泊,以舟为家,前途茫茫,无处安身的孤苦无依。
5.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不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这可以从“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两句诗中看出。此时的杜甫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
6.个人经历: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国家命运:战争未平、国家多难,老泪纵横,作者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