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
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本诗相关背景,有感情的诵读这首诗。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慷慨悲壮的爱国情怀。
2学情分析
学生能流畅读诗,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但是考虑问题不全面,我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品读感悟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从而深刻体会作者情感。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合作探究,体会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慷慨悲壮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品读鉴赏诗中精练概括的语言。
4教学过程
4.1
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
南宋王朝风雨飘摇,它的覆没是必然的,但是它输得却是这样的惨烈,这样的有节烈之气!因为面对外族的入侵,有像文天祥这样的抗元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元军南侵,文天祥坚持抵抗,后兵败被俘,在押经零丁洋时作了《过零丁洋》这首诗。元将张弘范强迫他写信劝抗元将领张世杰投降,文天祥就抄录这首诗给张弘范以明志。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文天祥在这首诗中表明了怎样的心志。
活动2【活动】二、初读入境
听范读(以什么样的情绪来读 )
跟读(情绪由沉郁转为激昂)
自由朗读,指名读。
活动3【活动】三、再读会意
说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试试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表述)
思考,指名回答。
活动4【讲授】四、品读悟情
师:我们了解了诗人的历程,从读书做官到起兵抗元再到兵败被俘,这期间包含了诗人多么复杂的情感啊!让我们再读这首诗,来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齐读全诗)
你觉得这首诗哪一联最神奇 (生答后)老师觉得“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这一联绝对最神奇。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这一联绝对,神奇在哪里
(背景:抗元兵败,率残部由惶恐滩撤退,被俘后押经零丁洋时作了这首诗)
生思考-讨论-交流:
对仗工整。
巧妙借用两个带有感彩的地名来抒写诗人的惶恐不安的心情,惶恐不安的心情和孤苦伶仃的感觉正与地名暗合。
(读一读,读出惶恐不安的感情)
师板书:惶恐不安
师指导学生朗读。
1、诗人为何如此惶恐不安 (哪几句是他忆往昔叹如今)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回顾了哪两件大事 (背景:以全部家产充当军费,组织抗元义军)
生思考-讨论-交流: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
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
以微薄的兵力苦苦支撑了四年,这诗句包含了多少辛酸多少遗憾。
(读一读,读出辛酸遗憾的感情)
师板书:心酸遗憾
师指导学生朗读。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有何联系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背景:“山河破碎”当时大宋江山基本上被元军占领。就在文天祥被俘的次年,元将张弘范攻破宋军的最后据点厓山,大臣陆秀夫背着年幼的皇帝赵昺跳海而死,南宋灭亡。“身世浮沉”中状元后,文天祥历任刑部郎官及湖南、江西等地方官职。元军南侵后,朝廷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赴敌营谈判,被扣留,后从镇江逃脱,流亡至通州,渡海南归,祥兴元年在五坡岭战败被俘。)
生思考-讨论-交流: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国势如柳絮飘散,败局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自己的孤苦无依、景象凄凉。用了比喻的修辞。
命运是这样的悲苦凄凉,我们来读一读,读出这种悲苦凄凉的感情。
(读一读,读出悲苦凄凉的感情)
师板书:悲苦凄凉
师指导学生朗读。
师:读到这里,我们已经感受到文天祥的情绪是如此的沉郁凄凉,他的内心是如此的惶恐不安,那么他究竟会做出怎样的取舍 在诗中有没有告诉我们
2、如此惶恐不安,他究竟会做出怎样的取舍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背景:文天祥被押至大都后,迭经威胁利诱,不屈而死。元将张弘范强迫他写信劝抗元将领张世杰投降,文天祥就抄录《过零丁洋》这首诗给张弘范以明志。张弘范读罢此诗,除对他的遭遇同情外,心中肃然起敬,说:“他是个忠义至性的男儿”。)
(这是文天祥毫不犹豫的选择)
读这两句诗我们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生思考-讨论-交流:
感受到了诗人慷慨悲壮的爱国热情。
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这两句慷慨悲壮,已成为爱国志士激励民族气节的警句名言。
(读一读,读出慷慨激昂的感情)
师板书:慷慨激昂
师指导学生朗读。
学生活动:再读全诗,深深体会诗人慷慨悲壮的爱国热情。
活动5【练习】比较阅读,深刻感受慷慨悲壮的爱国热情。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共同点
(《别云间》是明代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夏完淳的作品,该诗是诗人在故乡松江府华亭县被清兵逮捕时,写就的一首绝命诗,诗人最终不屈而死,年仅17岁。)
字词注释:
1、云间:上海松江区古称云间,是作者家乡。1647年,他在这里被清兵逮捕。
2、三年:作者参加抗清斗争至被捕共三年。
3、羁旅:寄居他乡,生活飘泊不定。羁:音(jī),停留。
4、南冠(guàn),被囚禁的人。5、泉路:黄泉路,死路。
6、毅魄,坚强不屈的魂魄。
7、灵旗,又叫魂幡,古代招引亡魂的旗子。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同:都包含着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满腔悲愤、对救亡图存大业未就(不能守土复国)的遗憾和强烈的爱国之情、视死如归的精神。
活动6【活动】总结寄语
幻灯出示: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师读)
师生共同活动:
中华民族有很多像文天祥这样的仁人志士,比如:
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
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
中华民族还有很多类似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诗词名句,比如: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狱中题壁》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明
于谦<<石灰吟>>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
师:我们以生在这个伟大的民族而自豪!我们以身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骄傲!
活动7【作业】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写一写,你将用怎样的语言和行动表达你的爱国热情
活动8【活动】板书设计
板书: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酸遗憾
悲苦凄凉
惶恐不安
慷慨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