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诵读欣赏 革命烈士诗二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诵读欣赏 革命烈士诗二首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26 17:0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诵读欣赏
革命烈士诗二首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渣滓洞及白公馆的情况,理解革命烈士的思想情感,能有感情的朗诵两首诗;
2、
会用诵读脚步的形式分析诗歌读法,能感悟到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中蕴含的高昂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革命先烈的革命志趣和高尚情操,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2学情分析
七年级时已经讲授过诵读脚本写法,课堂上会简单复习一下写法。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诵读能力和欣赏水平,而且现代诗比较好理解。他们理解的难点在于,战争离他们很远,理解革命志士誓死争取自由民主的精神有难度,所以课前要从背景导入,帮助他们进入情境。
3重点难点
1、会用诵读脚步的形式分析诗歌读法,能感悟到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教学设想
教学设想
从国庆67周年入手,简单介绍渣滓洞的情况导入课文。学生通过写诵读脚本指导朗诵,小组朗诵展示。最后拓展一首小诗,由此及彼,感念革命先烈的高尚情操,唤起学生爱国的热情。
活动2【导入】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再过两周就是我们祖国67岁的生日了。在这67年里中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到来之际,我们不能忘记先烈,他们有的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英勇牺牲;有的面对屠刀正义凛然。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在渣滓洞的那段历史。

渣滓洞,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煤少渣多而得名。位于重庆市歌乐山一带,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地形隐蔽。1938年起这里被国民党特务机关改造成秘密监狱,专门关押和迫害革命者,江竹筠、许建业等烈士曾在此关押过。许多可歌可泣、英勇悲壮的事迹便发生在此。关押人员最多时达300多人。解放前夕,国民党纵火焚烧了渣滓洞,仅逃出15位被囚禁的革命者,其余都不幸牺牲。
1949年10月1日,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渣滓洞和白公馆监狱后,革命者欣喜若狂。被关押在白公馆监狱的罗广斌、陈然等难平心中的激动,他们用一床红色的被单和几个纸剪的五角星作了一面红旗。红旗做好以后藏在牢房的地板下,准备重庆解放时高举红旗冲出去。可是早在8月24日,蒋介石就秘密下令:一旦重庆不保,第一是炸毁兵工厂和重要电力设备,第二是屠杀关押的全部政治犯。于是这场震惊中外的集体大屠杀就开始了,从1949年9月到11月29日一共293人惨遭杀害。这些革命战士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下,他们没有低头,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诗篇,用手中的笔抒写了自己的革命志趣和美好的追求。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革命烈士诗二首》。
活动3【讲授】诵读欣赏,感悟思考
1、以你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
2、选你喜欢的一首诗写诵读脚本,并用它指导你的朗诵。
从感情基调、朗读的语速、语调、语气、节奏等方面对文章某个片断进行朗读设计。
如“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可这样设计:本句要读出坚定的意志来,用坚定的语气来读,一字一句语速适中,铿锵有力;“免除”要重读,强调我们的目的;第一个“愿”后要稍作停顿,体现出破折号的意义;“坐穿”一词要稍微延长,体现革命先烈坚定的意志。
3、小组展示,评选出最棒的在全班展示。
4、
思考问题
(一)诵读《把牢底坐穿》,完成练习
师:他们为什么
“愿把牢底坐穿”
明确: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
师:“今天,我们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稀罕 ”表示他们对革命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要革命,要扭转颠倒的乾坤,要打倒不合理的一切,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
(二)诵读《花》,完成练习
师:诗人反复写“我爱花”,实际是表达他怎样的情感
明确:实际是表达他对坚强的生命无限热爱的感情。
师:“即使花苞被摧残了,但是更多的/更多的花在新生。”诗句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个人的生命可以被消灭,但革命的意志是毁灭不了的,革命自有后来人。
师:“我爱花,我愿为祖国/开一朵绚丽的血红的花。”诗人为什么要在结尾一句的“花”前面加“血红”二字
明确:表明了诗人随时愿意为革命事业流血牺牲的决心。
5、展示朗读:男女生交替读及个人展示
活动4【活动】拓展延伸,强化理解
师:其实,不止是何敬平、白深富同志,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面对凶残的敌人,面对种种酷刑,他们都是那样的坚定不屈,充分表现出共产党人在生死关头崇高的革命气节和乐观主义精神。

出示吉鸿昌的诗歌:
就义诗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1895-1934。河南扶沟人,1932年入党。1933年,任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的二军军长。1934年11月天津被捕,英勇就义。
活动5【活动】课堂小结
课堂总结:
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每一个先烈血染的风采,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和英勇壮美的诗篇一定会激励我们前行,积累我们今天的每一位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活动6【作业】布置作业
1)用几句小诗,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2)收集一个革命先烈坚贞不屈的故事。
活动7【活动】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之初,教学重点一在于朗读指导,二在于体会革命先烈的不屈斗志。通过教学,这两个目的都达成了。五班学生较腼腆,指导比较多,六班学生较开朗,指导比较少,但是从学生朗读情况来看,都达成了第一个目标。革命年代离现在的中学生越来越远,残酷的现实对于他们来说简直不可置信,通过图片展示和背景介绍,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更容易理解先烈们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