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卷(学生卷+老师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卷(学生卷+老师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新人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6 16:35:49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赞颂了秦王赢政哪项历史功绩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修筑 万里长城 D.书同文,车同轨
2.统一后的秦朝,定都在( )
A. 北京 B. 洛阳 C. 长安 D. 咸阳
3.在秦统一全国后建立的官僚机构中,被称为“百官之长”“助理万机”掌管行政的官职是
A.郡守 B.丞相 C.御史大夫 D.太尉
4.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沿用的郡县制度,开始于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汉
5.秦朝废除原来六国文字,把什么书体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A B C D
6.秦统一后,某商人要到广东沿海收购农产品,他应该带哪种货币才行?
A.  B.   C.  D.
A.圆形方孔钱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刀形币
7.秦长城的起点是( )
A、东到大海,西到辽东 B、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C、西起陇西,东到大海 D、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8.秦修长城是为了抵御 ( )
A.羌族的进攻 B.匈奴的进攻 C.东胡的进犯 D.越族的侵扰
9.《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时说:“天下苦秦久矣。”“天下苦秦”的原因不包括( )
A.战乱频仍 B.徭役繁重 C.刑罚残酷 D.赋税沉重
10.历史剧《汉武大帝》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我们知道,汉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那么,下列哪项不是其大一统的措施呢?
A.统一度量衡 B.颁布“推恩令” C.统一铸币权??? D.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1.楚汉战争中的胜利者、建立西汉政权的是( )
A.陈胜 B.项羽 C.刘邦 D.刘备
1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是( )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3.“汉并天下”瓦当(右图)的出土进一步证明了
A.西汉的建筑技术高超 B.汉王朝的兴盛和统一
C.西汉想统一的愿望 D.震慑少数民族的手段
14.“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有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赋税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
⑤实行推恩令
A.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5.王强参加班上“大汉风云”话剧演出,饰演一位生活在汉武帝晚期的贵族,下列最可能出现他在剧中的生活情況的是
A.因立军功被封侯王,拥有大片封地
B.经常出入于一些诸子百家评政议政的地方
C.主持科举考试,掌握官员的任命权
D.熟读儒家经典,辅佐君王治理国家
16.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综合右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A.秦始皇首创君主专制
B.汉武帝大一统
C.唐太宗贞观之治
D.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17.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A.诸子百家 B.法家和道家
C.道家和兵家 D.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18.“太学”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也是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第一所国立中央大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学”的创办与下列哪一人物有关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曹操 D、刘裕
19.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
②西汉建立
③秦始皇“统一文字”
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④① C. ②③①④ D. ③①②④
20.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采取的共同统治措施是: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在长安设立太学
C. 抵御匈奴,巩固边防 D.统一度量衡
21.有人说:“秦始皇既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又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而汉武帝则开创了一个巩固的新时代。”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混战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B.秦始皇开创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C.汉武帝推行大一统措施,使中央集权的中华帝国进入一个鼎盛时期
D.汉武帝从思想、政治到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大多继承照搬秦朝制度
22.汉代农具有很大进步,其中耧车(下图)是一种新型的
A、交通工具 B、播种工具 C、收割工具 D、灌溉工具
23.两汉的都城繁华,被人们称为“东西二京”,这里的“二京”是指( )
A、咸阳和洛阳 B、长安和洛阳 C、长安和镐京 D、咸阳和开封
24.当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身穿丝绸长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的时候,全场为之欢呼,丝绸服饰一时成为欧洲上屋社会的时尚。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应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25.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 )
A.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B.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D.促进了亚非与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
26.关于造纸术的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B.西汉前期就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纸。
C.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发明了“蔡侯纸”。
D.在秦始皇在位时期,纸的使用在我国已经相当普遍。
27.到河南南阳旅游,一定要参观医圣祠。你知道这是为了纪念谁吗?
A.华佗 B.扁鹊
C.张仲景 D.李时珍
28.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29.《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主要是因为它
A.歌颂了农民领袖斗争精神 B.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
C.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又是一部文学著作
30.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佛教传入中国后,很快受到我国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扶持,这主要是因为
A.佛教认为灵魂可以脱离肉体永远存在
B. 佛教为统治者炼制丹药,使他们得法成佛
C.佛教奉劝人们今生忍受苦难,来世可行幸福
D. 佛教告诉统治者长生不老的办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 某班同学在学习了《秦统一中国》后,老师给了一张表格作为作业。据此,回答问题。(15分)
政治
建立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①,中央政府设立②,地方推行③
经济
统一④,统一度量衡
文化
统一⑤,全国皆书小篆
军事
北筑⑥,以御匈奴;南修灵渠,以征岭南
问题一:表格中展示了秦始皇为巩固统治而推行的一系列措施,请你将表格中的序号部分补充完整。(1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问题二:秦始皇自以为推行了这些措施后,他的江山就可以千世万世统治了。但是最终秦朝二世而亡。首先敲响秦朝覆亡丧钟的是哪次起义?(2分)
问题三:强大的秦朝只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其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问题一:据材料一秦始皇开创了什么政治制度?(2分)
问题二: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汉武帝统治初期在政治上面临什么问题?(3分)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2分)
材料二:
问题三:材料二中,西汉疆域比秦朝疆域多了什么地区?(1分)西汉何年设置何机构对其进行管辖? (2分)
问题四:秦皇汉武被人相提并论,你认为他们共同的伟大政治功绩是什么?(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问题一:2014年2月23日,中新社主办的“新世纪丝绸之路经济论坛”暨“新丝绸之路华媒万里行”在福建泉州开幕。依据所学历史知识和所给出的提示,完成这条丝绸之路的路线简图。(4分)
(答案写在方框内)
问题二:请你介绍一位开辟、维护古代丝绸之路的功臣?(2分)
问题三:请各举两例说明,“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4分)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赞颂了秦王赢政哪项历史功绩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修筑 万里长城 D.书同文,车同轨
2.统一后的秦朝,定都在( )
A. 北京 B. 洛阳 C. 长安 D. 咸阳
3.在秦统一全国后建立的官僚机构中,被称为“百官之长”“助理万机”掌管行政的官职是
A.郡守 B.丞相 C.御史大夫 D.太尉
4.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沿用的郡县制度,开始于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汉
5.秦朝废除原来六国文字,把什么书体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A B C D
6.秦统一后,某商人要到广东沿海收购农产品,他应该带哪种货币才行?
A.  B.   C.  D.
A.圆形方孔钱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刀形币
7.秦长城的起点是( )
A、东到大海,西到辽东 B、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C、西起陇西,东到大海 D、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8.秦修长城是为了抵御 ( )
A.羌族的进攻 B.匈奴的进攻 C.东胡的进犯 D.越族的侵扰
9.《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时说:“天下苦秦久矣。”“天下苦秦”的原因不包括( )
A.战乱频仍 B.徭役繁重 C.刑罚残酷 D.赋税沉重
10.历史剧《汉武大帝》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我们知道,汉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那么,下列哪项不是其大一统的措施呢?
A.统一度量衡 B.颁布“推恩令” C.统一铸币权??? D.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1.楚汉战争中的胜利者、建立西汉政权的是( )
A.陈胜 B.项羽 C.刘邦 D.刘备
1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是( )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3.“汉并天下”瓦当(右图)的出土进一步证明了
A.西汉的建筑技术高超 B.汉王朝的兴盛和统一
C.西汉想统一的愿望 D.震慑少数民族的手段
14.“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有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赋税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
⑤实行推恩令
A.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5.王强参加班上“大汉风云”话剧演出,饰演一位生活在汉武帝晚期的贵族,下列最可能出现他在剧中的生活情況的是
A.因立军功被封侯王,拥有大片封地
B.经常出入于一些诸子百家评政议政的地方
C.主持科举考试,掌握官员的任命权
D.熟读儒家经典,辅佐君王治理国家
16.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综合右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A.秦始皇首创君主专制
B.汉武帝大一统
C.唐太宗贞观之治
D.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17.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A.诸子百家 B.法家和道家
C.道家和兵家 D.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18.“太学”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也是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第一所国立中央大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学”的创办与下列哪一人物有关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曹操 D、刘裕
19.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
②西汉建立
③秦始皇“统一文字”
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④① C. ②③①④ D. ③①②④
20.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采取的共同统治措施是: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在长安设立太学
C. 抵御匈奴,巩固边防 D.统一度量衡
21.有人说:“秦始皇既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又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而汉武帝则开创了一个巩固的新时代。”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混战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B.秦始皇开创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C.汉武帝推行大一统措施,使中央集权的中华帝国进入一个鼎盛时期
D.汉武帝从思想、政治到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大多继承照搬秦朝制度
22.汉代农具有很大进步,其中耧车(下图)是一种新型的
A、交通工具 B、播种工具 C、收割工具 D、灌溉工具
23.两汉的都城繁华,被人们称为“东西二京”,这里的“二京”是指( )
A、咸阳和洛阳 B、长安和洛阳 C、长安和镐京 D、咸阳和开封
24.当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身穿丝绸长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的时候,全场为之欢呼,丝绸服饰一时成为欧洲上屋社会的时尚。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应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25.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 )
A.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B.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D.促进了亚非与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
26.关于造纸术的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B.西汉前期就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纸。
C.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发明了“蔡侯纸”。
D.在秦始皇在位时期,纸的使用在我国已经相当普遍。
27.到河南南阳旅游,一定要参观医圣祠。你知道这是为了纪念谁吗?
A.华佗 B.扁鹊
C.张仲景 D.李时珍
28.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29.《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主要是因为它
A.歌颂了农民领袖斗争精神 B.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
C.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又是一部文学著作
30.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佛教传入中国后,很快受到我国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扶持,这主要是因为
A.佛教认为灵魂可以脱离肉体永远存在
B. 佛教为统治者炼制丹药,使他们得法成佛
C.佛教奉劝人们今生忍受苦难,来世可行幸福
D. 佛教告诉统治者长生不老的办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 某班同学在学习了《秦统一中国》后,老师给了一张表格作为作业。据此,回答问题。(15分)
政治
建立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①,中央政府设立②,地方推行③
经济
统一④,统一度量衡
文化
统一⑤,全国皆书小篆
军事
北筑⑥,以御匈奴;南修灵渠,以征岭南
问题一:表格中展示了秦始皇为巩固统治而推行的一系列措施,请你将表格中的序号部分补充完整。(1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问题二:秦始皇自以为推行了这些措施后,他的江山就可以千世万世统治了。但是最终秦朝二世而亡。首先敲响秦朝覆亡丧钟的是哪次起义?(2分)
问题三:强大的秦朝只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其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31.(15分)
问题一:(每点1分,共6分,错别字不给分)①皇帝 ②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③郡县制 ④货币 ⑤文字 ⑥长城
问题二:陈胜、吴广起义(2分)
问题三:暴政(1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问题一:据材料一秦始皇开创了什么政治制度?(2分)
问题二: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汉武帝统治初期在政治上面临什么问题?(3分)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2分)
材料二:
问题三:材料二中,西汉疆域比秦朝疆域多了什么地区?(1分)西汉何年设置何机构对其进行管辖? (2分)
问题四:秦皇汉武被人相提并论,你认为他们共同的伟大政治功绩是什么?(2分)
32.(11分)
问题一: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2分)
问题二: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还企图谋反。(2分)。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2分)。
问题三:西域地区(1分);公元前60年(1分);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1分)。
问题四: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问题一:2014年2月23日,中新社主办的“新世纪丝绸之路经济论坛”暨“新丝绸之路华媒万里行”在福建泉州开幕。依据所学历史知识和所给出的提示,完成这条丝绸之路的路线简图。(4分)
(答案写在方框内)
问题二:请你介绍一位开辟、维护古代丝绸之路的功臣?(2分)
问题三:请各举两例说明,“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4分)
33(14分)
问题一:欧洲(大秦)、西亚中亚(安息康居一带)、河西走廊、长安。(8分)
问题二:张骞、班超(2分)。
问题三:东方:丝绸、瓷器、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国外(2分)西方:石榴、葡萄、两种马、香料、佛教等传人中国。(2分)(任举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