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施效颦话语词
练习
基础练习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谦逊( ) 反馈( ) 示瑕求疵( )
舆论( ) 媒妁( ) 既雅且嗲( )
2.给下列成语中黑体字注音并解释它的意思。
①东施效颦( ) ②雷厉( )风行
③差( )强人意 ④惩前毖( )后
3.写出“东施效颦”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各三个。
近义词: 反义词
4.文学常识填空:
王蒙是__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课文理解
5.下列对本文理解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特殊的散文
( http: / / www. / Index.html"
\t
"_blank ),叫随笔,运用了记叙、议论、说明和抒情的表现手法。
B.本文并没有系统地分析有关语词的含义或介绍它们的知识,只是随便地漫谈。
C.本文内容之间没有连贯性和逻辑性,信手写来,表现了作者的智慧和心情。
D.本文关注的是语词意义在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的发展变化。
6.本文结构的模式是( )
A.层递式 B.总分总式 C.总分式 D.分总式
7.作者贯穿在本文这些语词分析里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答:
8.阅读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文段中的一个喻体,指出它的比喻义。
答:
⑵“览览胜”中的“胜”在这里是指什么?
答:
⑶说说下列成语在语境中的意思。
A.东施效颦
B.顺手牵羊
C.乱砍成伐
9.具体说说作者在分析“报告”一词时采用的比较方法及其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
答:
10.说说下列句子表明了语词的什么特点?
⑴ 最初用反映反应反响时,估计也是比较新比较科学的吧,现在则得学会用“反馈”才够得上时髦了。
答:
⑵ 称党政领导职务为书记而不称之为‘总裁’之类,想也是为了体现一种更加民主的新兴精神。
答:
⑶五六十年代北京市民口角时有指对方为“欠学习”,“你该去好好学习学习”者,虽反映了对学习含义的误解,但与现今口角时的用语相较,仍然呈现了一种文雅与全民处在学习高潮中的兴旺。
答:
⑷去夏在山东烟台,见到一些中老年同志称自己的配偶为“我那个对象”,觉得既雅且嗲,不知是否因为胶东是老区的缘故,爱用这当年的新名词。
答:
⑸北京人有时则说成“感冒”或“很不感冒”。“感冒”在这里,是“感兴趣”的故意误读,故意误读误说误解,是相声技巧之一。
答:
11.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称配偶为“爱人”开始时也是很有进步意义、“五四”意义的。
“五四”意义:
⑵近年又时兴将未婚情侣称为“朋友”,倒也差强人意,可惜与传统汉语中的朋友一义相去甚远。读几十年前的文学作品,还可见爱情追求失败后拒绝一方为了安慰对方,或追求一方仍不死心而说什么“我们做朋友吧”之类的句子。
第一个“朋友”:
第二个“朋友”:
第三个“朋友”:
12.如果让你以“总之”开头,给本文写个结尾,你想怎么写?
总之
13.学习本文对语词的分析方法,写一段话,试对“酷”或“讨论”或你有心得的一个语词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xùn kuì cī yú shuò diǎ
2.pín皱眉 lì猛烈 chā稍微 bì谨慎小心
3.邯郸学步、照猫画虎、生搬硬套 亦步亦趋;独辟蹊径、标新立异、择善而从
4.当 《组织部来个年轻人》、《青春万岁》
5.A(本文以议论为主,有记叙、说明,没有抒情。)
6.C
7.语词的意义是不断变化的,受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在使用中与人的情感和意识有密切的关系。
8. ⑴密林 指汉语丰富的语词 ⑵指语词在本义或一般意义的基础上现在发展变化起来的新的含义。⑶A.指自己向尘元先生学习,不避浅陋地也在丰富的语词里探究语词的意义及其变化。B.在丰富的语词里,随便找几个分析一下。C.随便聊聊,也不怕有夸耀之嫌。
9.作者将运用“报告”时针对的不同对象(下对上和上对下)进行比较;将其在汉语与英语中的不同表达形态进行比较;将其在运用中的不同感彩(中性和贬意)进行比较;将运用者的不同心理(显示权威和表示谦虚平等)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能够显示“报告”一词在运用中的细微区别,从而说明语词含义的发展变化是与人的情感和心理有关的。
10. ⑴表明社会发展不断产生新的语词,有的语词有时代特征,人们在运用语词时也是与时俱进的。⑵表明有的语词含义的发展变化和运用是受政治影响的。⑶表明语词含义的发展变化与运用是和人们的社会生活相关的。⑷表明有的语词含义的发展变化是有地域性的。⑸表明运用语词是与人的心情有关的。
11.⑴反封建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的意义 ⑵指有恋爱关系的人 指志同道合义气相投的人 指结束恋爱关系后仍然保持纯真友谊的男女双方
12.总之,语词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随意变化的。它的发展变化受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意思相关即可)
13.酷 “酷”本是“酒味浓、香气浓”的意思,引申出“程度深”的意思,说“残酷”就是说残忍的程度深。现在说某男青年“长得酷”,是“酷哥”,这是夸他长得英俊潇洒,梭角分明,有冷傲之美;与“长得帅”“长得有性格”意思虽然差不多,但也有区别;也偶有说“酷妹”的。英语中的“cool”音译为“酷”,这个单词有“冷、凉、爽;漂亮的、美好的”等意思。“cool”与“酷” 的含义有相通之处,大约“酷”之所以在当今青少年口语中比较流行,是与我国青少年学习英语的热情和普及程度有关的。
讨论 “讨论”一般是指双方交换看法和意见,双方是平等的“磋商、研讨”。有时上级对下级说“我有几点意见说出来大家讨论” ,其实听者心里都明白,这是领导以示谦虚和民主的说法,领导的意见是要要照办的,是有权威性的。如果下级对上级说“我有几点想法和您讨论一下”,则是表现了说话人为了工作征询领导意见的诚恳态度;如果说“这事我得找您讨论讨论”,则含有“讨个说法、要个公道”的意思,有点“火药味儿”了。
拓展练习
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节选)
①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节俭、不怕艰苦著称于世、……我们的古人早就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古人的格言,今天读起来仍然使人深受教育、对我们的同志,要进行这个教育、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定实践者,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真正继承者、在领导我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斗争当中,我们党一直保持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历尽艰险、饱受磨难而不堕革命之志、这是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原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都是艰苦奋斗的光辉典范、方志敏同志在敌人牢狱里面写下的《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中有这么一段话:“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希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芧棚;不希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希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窠(kē,鸟兽昆虫的窝)似的住所!……一切难于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下去!这些都不能丝毫动摇我的决心,相反地,是更加磨练我的意志!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这是何等坚定的革命信念!何等高尚的精神情操!我讲这一段话,决不是说要大家去过方志敏所说的那样一种生活,而是说我们每个同志都要有这样一种精神,这样一种浩然正气、
②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仅要使人民物质生活丰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实、……现在,就是在西方国家,有些政治家和有识之士对享乐主义泛滥、思想堕落、精神颓废之类的“西方社会病”也深感忧虑、有一个美国人写了一本书,叫《西方社会病》、书中指出,西方自由的理论基础就是享乐主义思想,即生活的目的就是追求感官上的享受、西方社会日益糜烂的享乐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已造成无数的社会罪恶和大量的经济损失、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要强盛,必须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先进;一个国家的精神上挨饿,那么,迟早在物质上也要挨饿、日本一个教授写的《清贫的思想》一书认为,被金钱欲、物欲、占有欲所支配是很危险的,现在需要重新宣传清贫思想,以消除人们在精神上的贫困、……我们建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在对外开放中,我们要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有用的东西,但又要注意防止把腐朽当神奇,把痈疽(yōng.jū毒疮)当宝贝、……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提倡高尚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艰苦奋斗、勤俭朴素为荣,以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为耻、
l.根据上下文推断下面词语的含义,错误的一项是( )
A.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
B.死于安乐: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C.忧劳兴国:忧患辛劳能使国家强盛、
D.逸豫亡身:安逸享乐会影响身体健康、
2.第①段中“这些都不能丝毫动摇我的决心、相反地,是更加磨练我的意志!”方志敏烈士说的“这些”指的是什么?(每项答案不超过3个字)
答:(1)_____ (2)_________(3)_________
3.第①段“我们每个同志都要有这样一种精神,这样一种浩然正气”中的“精神”“浩然正气”分别指的是什么?(请摘引原文回答)
(l)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浩然正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下文解释第②段“现在需要重新宣传清贫思想,以消除人们在精神上的贫困”中的”清贫思想”和“精神上的贫困”的含义、
(1)清贫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精神上的贫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第②段引述《西方社会病》和《清贫的思想》的观点所要阐明的道理,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不仅要使人民物质生活丰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实、
C.西方国家享乐主义泛滥、思想堕落、精神颓废等社会问题十分严重、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6.第②段“要注意防止把腐朽当神奇,把痈疽当宝贝”中的“腐朽”和“痈疽”在本文中比喻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两段文字阐述的中心论点是( )
A.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节俭、不怕艰苦著称于世、
B.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定实践者,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真正继承者、
C.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都是艰苦奋斗的光辉典范、
D.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艰苦奋斗、勤俭朴素为荣,以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为耻、
拓展练习参考答案
一、1.D。这个词中,“亡身”不是“影响身体健康”的意思,而是“灭亡、死亡”的意思。
2.(l)住茅棚(2)嚼菜根(吞苞粟)(3)睡狗窠(睡猪栏)
3.(1)艰苦奋斗,自强不息(2)历尽艰险,饱受磨难而不堕革命之志
4.(l)艰苦奋斗,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或:不被金钱欲、物欲、占有欲所支配而精神充实。)(2)被金钱欲、物欲、占有欲所支配而精神空虚。
5.C。本文中,作者引述《西方社会病》和《清贫的思想》的观点,并不是要批判西方社会的种种弊端,而是要警醒全党全社会人民,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6.比喻享乐主义泛滥、思想堕落、精神颓废之类的西方社会病。
7.D、A、B.C三项都是文章的论据,D项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即: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