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茉
莉
花
中学音乐欣赏课
美妙的歌声——中国民歌
什么是民歌?
民歌源于生活,是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体创造出的一种艺术形式。
民歌的特点:语言朴实简练、比喻形象生动、艺术形象鲜明、反映时代面貌。
民歌的体裁分类:劳动号子、山歌和小调。
民歌知识
民歌在传播过程中具有“稳定性”和“变异性”特点。
图片欣赏
宋祖英
维也纳金色大厅
美国国家剧院…
…
演唱《
茉莉花》
江苏民歌---茉莉花
河北民歌---茉莉花
东北民歌---茉莉花
1997年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上中国军乐队演奏《茉莉花》
1997年江泽民主席出访美国在白宫欢迎会上美国军乐团演奏《茉莉花》
1998年克林顿总统回访中国在人民大会堂文艺晚会上歌唱《茉莉花》
1999年春节中央民乐团首赴维也纳演奏民乐合奏《茉莉花》
1999年5月1日昆明世博会隆重开馆奏响的还是《茉莉花》
1999年澳门回归交接仪式军乐团奏《茉莉花》
2001年美国发射宇宙飞船搭载了许多国家的优美乐曲作为送给外太空的礼物,中国入选的乐曲是《茉莉花》
2002年底,上海“申博”,
张艺谋为此次申博制作五分多钟艺术片,以中国民歌《茉莉花》为主旋律。“申博”成功,《茉莉花》立了一功。
2004年8月,雅典奥运会的闭幕式中,一位中国小姑娘演唱的《茉莉花》更是通过卫星电视转播传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2008年被选为北京奥运会颁奖仪式的背景音乐。
……………………………….
为什么在这么多重要的场合选择演奏《茉莉花》?
音乐中的茉莉花带给我们的感悟
《茉莉花》深受中外人们的喜爱,因为其香、其韵、其神来自民间民族的土壤,这是它拥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茉莉花》如同一位使者,代表着友好的、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本世纪初年,张艺谋在它导执的申奥、申博宣传片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乐。2003年8月3日,2008年奥运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在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隆重揭晓。当著名运动员邓亚萍和著名影星成龙扶着会徽缓缓走上祈年殿时,管弦乐又响起了《茉莉花》的旋律。此时此刻你所听到的《茉莉花》的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似乎向世人诉说:《茉莉花》的故乡——古老的中国正在阔步向前。随着这些电视片的播放,相信《茉莉花》的芳香,将飘得更远更广。
思考:茉莉花代表着什么
?
思考:为什么歌唱家、演奏家们都想演绎《茉莉花》?
《茉莉花》的各种精彩演奏
音乐在传播与交流的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发展。
女子十二乐坊-茉莉花.
茉莉花钢琴独奏.
同学们:
用你们喜欢的形式,大胆、创意的去展现歌曲《茉莉花》吧!
老师的话
同学们,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应当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而感到骄傲!为我们是中华儿女而感到自豪!
茉莉素无华,温馨润万家。
清新鲜蕊嫩,淡雅俏花嘉。
伴汝观明月,陪吾品绿茶。
悠扬音乐妙,诗意漫天涯。茉莉花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能够流畅自如的演唱《茉莉花》,表达出人与花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去理解新课,理解歌词,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并作出评价。通过演唱、欣赏等活动感受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所包含的文化、方言的差异。
3.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了解《茉莉花》的旋律享誉世界,让学生知道这首歌曲在音乐界中地位,并以此来教育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拓展他们的视野。
2学情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中学音乐九年级下册音乐欣赏课。江苏民歌《茉莉花》属小调类民歌,产生于明清时代,最早叫《鲜花调》,2/4拍,单乐段歌曲。它以五声调式和级进的旋律表现了委婉流畅、柔和优美的江南音乐风格,全曲婉转精美,感情深厚含蓄,生动地刻画了少女对洁白无瑕、美丽圣洁、芬芳怡人、朴实无华的茉莉花的爱慕与眷恋之情,是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好教材。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因此它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学生通过对茉莉花香味、外型的了解以及对歌曲旋律逐步深入的感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茉莉花的美,在此基础上达到有感情的完美表达。
3重点难点
让学生感受民歌的风格特征。教学中可将与歌曲相关的人文地理等知识引入到教学中来,使学生能自然地进入到歌曲的情境中去体验歌曲的风格特征。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师:大家在生活中听过民歌吗 了解中国民歌吗 (生畅谈)谁来唱几句 (学生演唱)
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首中国民歌。(一起欣赏)
提问:大家对背景音乐熟悉吗 (板书)
师:茉莉花在我国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了,她早在明清时候就出现了,当时她的名字叫《鲜花调》,直到清朝时定为《茉莉花》。接下来欣赏一段茉莉花作品。(欣赏)
活动2【活动】《茉莉花》音乐欣赏
1、欣赏不同风格的《茉莉花》。
引导学生从节奏、旋律、情感表达要素出发,挖掘江苏、河北和东北三首《茉莉花》的不同特征。
师: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喜欢《茉莉花》,流传最广的是江苏和河北的茉莉花。
(播放三首茉莉花的音乐)
师生总结:江苏的《茉莉花》委婉、秀美
河北的《茉莉花》豪放、欢快
东北的《茉莉花》豪放直白
师:是啊!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孕育了不同的音乐文化。我们伟大的祖国民族众多,各民族的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我们以后要多学习,把我们民族音乐继续发扬下去。
2、小组讨论:什么原因造成了同一个音乐在不同区域旋律情绪方面的差异
生交流:与各地方言、地理(居住)环境、自然环境(气候)、生活生产方式、历史文化差异等有关。
师补充:民歌在传播过程中具有“稳定性”和“变异性”特点。
3、听赏和感受由“女子十二坊”演奏的乐曲——《茉莉花》;
师:除了歌曲以外,很多演奏家也很喜欢这首《茉莉花》,而且经过改编,茉莉花的曲调变得更加优美、动听。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由中国“女子十二坊”演奏的乐曲《茉莉花》。(播放音乐)
师:这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哪一种表现的茉莉花更能打动你的心呢
(生交流、讨论)
3、欣赏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师:《茉莉花》是一首誉满中外的歌曲,有很多歌唱家和演奏家都曾演唱和演奏过,歌唱家宋祖英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开场曲就是《茉莉花》。这也是中国歌唱家第一次站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上,让我们来欣赏这种精彩的一幕吧!
①学生欣赏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茉莉花》;
②说说自己的感受(骄傲、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