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2. 洋务派的“师夷长技”指的是
A.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B.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策略
C.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学习吸收少数民族的先进文化
3.“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4.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A.北京大学 B.京师同文馆 C.太学 D.国子监
5.李鸿章自嘲“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及所用的“材料”分别是
A.清朝封建制度 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
C.清朝封建制度 民主共和制度 D.清朝封建统治 自强求富之法
6.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D.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7.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C、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D、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8.1895年过后,中国面临着被东西方列强瓜分的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怀着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认为只有进行社会改革,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他们为救亡图存进行的探索是21cnjy.com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9.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是
A.推翻清政府 B.发动人民群众 C.建立共和国 D.挽救民族危亡
10.1895年的秋天,1000多举人联名上书,请求光绪帝实行变法,史称
A、公车上书 B、百日维新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1.维新派的政治团体是
A.共进会 B.同盟会 C.兴中会 D.强学会
12.戊戌变法下列法令中,对封建顽固派最具威胁的措施是
A.改革政府机构方面 B.兴办私人企业方面
C.训练新式军队方面 D.开办新式学堂方面
13.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此话出自
A.康有为 ??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宋教仁
14. “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就义前曾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里的“贼”指的是www.21-cn-jy.com
A.慈禧太后 B.帝国主义侵华势力
C.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D.李鸿章
15.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车上书”为戊戌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
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慈禧太后残酷镇压了戊戌变法运动
D.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6.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探索过程中,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袁世凯的出卖?????B.所依靠的光绪帝没有实权
C.顽固派的强大?????D.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
17. 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此文中“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是指2·1·c·n·j·y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五四运动、戊戌变法
18.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光复会 C. 同盟会 D.强学会
19.同盟会政治纲领“三民主义”不包括
A.民族 B.民主 C.民生 D.民权
20.辛亥革命首先爆发的地点是
A.北京 B.武汉 C.长沙 D.广州
2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22.孙中山一生致力于革命,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 D.袁世凯统治未被推翻
23.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下图《革命》杂志的发行时间(中华民国十四年十二月一日)按公元纪年换算应为www-2-1-cnjy-com
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
24.北洋军阀的哪个首领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
A.曾国藩 B.李鸿章 C.黎元洪 D袁世凯
25.之所以说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总司令,主要是因为他
A.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B.创办《新青年》杂志
C.发表《文学革命论》????????? ??D.创办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26.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 李大钊 B. 陈独秀 C. 鲁迅 D. 胡适
27.下列对新文化运动的的评价正确的是
?A.武装斗争运动? ? B.反对军阀统治的运动
C.学生反帝反封建运动? D.思想大解放运动
28.《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中说道,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下列最能体现这一发展态势的是21教育网
A. 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B.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C.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D.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9.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③②
30.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创建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 D.甲午战争时期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内外交困,对如何摆脱困境,统治阶级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显明……实非中国所能及”,主张“购买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21·cn·jy·com
材料二:清代有位皇帝下了一道密诏:“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去守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则不能变法,但是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劝谏,太后更生气。现在朕位几乎不保。你们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应妥当秘密筹划,设法相救。”2-1-c-n-j-y
材料三: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
——引自《孙中山全集》
问题一:材料一中提到的“统治阶级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指的是哪些人(请列举三人)?(3分)由此主张他们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1分)在运动的前期和后期分别提出了什么口号?(2分)这场运动的最终结果怎样?(1分) 21*cnjy*com
问题二:分析材料二,下密诏的应该是哪一个皇帝?(1分)他提到的“皇太后”指的是谁?(1分)“变法”是什么变法?(1分)从密诏的内容分析,变法遭遇到什么困难?(1分)变法的结局是什么?(2分)【来源:21cnj*y.co*m】
问题三:从材料三中看出孙中山认为社会革命成功的关键是什么?(1分)除此之外,孙中山还提出了什么革命纲领来指导中国革命?(2分)最终在哪一年通过什么革命取得了初步成功?(1分)【出处:21教育名师】
32.下面是马虎同学写的《我的1912年》短文片段,请你将文中违背基本史实的错误逐一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12分)【版权所有:21教育】
我的1912年
前几天,我在家中通过互联网网络视频观看了孙中山在上海举行的临时大总统宣誓就职仪式,场面十分震撼!不久,我收到在北京东交民巷安家的表哥来信,邀请我去玩。我欣然前往,表哥带着我在北京街头巷尾游览,途中听到不少百姓的议论。大致都是关于光绪皇帝宣布退位,清朝消亡的事。想去年,朝廷还把主张维新变法的袁世凯等六人全杀,真是风云突变啊!一天下来,我意犹未尽,就顺便买了一本非常受欢迎的《新青年》杂志……
⑴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连线题,将第一列的人物与后面的事物相应连起来。(10分)
陈独秀 江南制造总局 《狂人日记》
鲁迅 创作白话文小说 《变法通议》
李鸿章 穷则变,变则通 《新青年》
曾国藩 德先生、赛先生 军用工业
梁启超 镇压太平军 清廷倚重大臣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2. 洋务派的“师夷长技”指的是
A.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B.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策略
C.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学习吸收少数民族的先进文化
3.“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是21·cn·jy·com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4.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A.北京大学 B.京师同文馆 C.太学 D.国子监
5.李鸿章自嘲“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及所用的“材料”分别是
A.清朝封建制度 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
C.清朝封建制度 民主共和制度 D.清朝封建统治 自强求富之法
6.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D.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7.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C、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D、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8.1895年过后,中国面临着被东西方列强瓜分的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怀着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认为只有进行社会改革,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他们为救亡图存进行的探索是www.21-cn-jy.com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9.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是
A.推翻清政府 B.发动人民群众 C.建立共和国 D.挽救民族危亡
10.1895年的秋天,1000多举人联名上书,请求光绪帝实行变法,史称
A、公车上书 B、百日维新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1.维新派的政治团体是
A.共进会 B.同盟会 C.兴中会 D.强学会
12.戊戌变法下列法令中,对封建顽固派最具威胁的措施是
A.改革政府机构方面 B.兴办私人企业方面
C.训练新式军队方面 D.开办新式学堂方面
13.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此话出自
A.康有为 ??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宋教仁
14. “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就义前曾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里的“贼”指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慈禧太后 B.帝国主义侵华势力
C.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D.李鸿章
15.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车上书”为戊戌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
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慈禧太后残酷镇压了戊戌变法运动
D.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6.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探索过程中,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袁世凯的出卖?????B.所依靠的光绪帝没有实权
C.顽固派的强大?????D.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
17. 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此文中“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是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五四运动、戊戌变法
18.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光复会 C. 同盟会 D.强学会
19.同盟会政治纲领“三民主义”不包括
A.民族 B.民主 C.民生 D.民权
20.辛亥革命首先爆发的地点是
A.北京 B.武汉 C.长沙 D.广州
2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22.孙中山一生致力于革命,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21教育网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 D.袁世凯统治未被推翻
23.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下图《革命》杂志的发行时间(中华民国十四年十二月一日)按公元纪年换算应为21cnjy.com
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
24.北洋军阀的哪个首领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
A.曾国藩 B.李鸿章 C.黎元洪 D袁世凯
25.之所以说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总司令,主要是因为他
A.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B.创办《新青年》杂志
C.发表《文学革命论》????????? ??D.创办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26.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 李大钊 B. 陈独秀 C. 鲁迅 D. 胡适
27.下列对新文化运动的的评价正确的是
?A.武装斗争运动? ? B.反对军阀统治的运动
C.学生反帝反封建运动? D.思想大解放运动
28.《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中说道,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下列最能体现这一发展态势的是www-2-1-cnjy-com
A. 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B.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C.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D.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9.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③②
30.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创建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 D.甲午战争时期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内外交困,对如何摆脱困境,统治阶级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显明……实非中国所能及”,主张“购买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2·1·c·n·j·y
材料二:清代有位皇帝下了一道密诏:“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去守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则不能变法,但是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劝谏,太后更生气。现在朕位几乎不保。你们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应妥当秘密筹划,设法相救。”2-1-c-n-j-y
材料三: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
——引自《孙中山全集》
问题一:材料一中提到的“统治阶级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指的是哪些人(请列举三人)?(3分)由此主张他们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1分)在运动的前期和后期分别提出了什么口号?(2分)这场运动的最终结果怎样?(1分) 21*cnjy*com
问题二:分析材料二,下密诏的应该是哪一个皇帝?(1分)他提到的“皇太后”指的是谁?(1分)“变法”是什么变法?(1分)从密诏的内容分析,变法遭遇到什么困难?(1分)变法的结局是什么?(2分)【来源:21cnj*y.co*m】
问题三:从材料三中看出孙中山认为社会革命成功的关键是什么?(1分)除此之外,孙中山还提出了什么革命纲领来指导中国革命?(2分)最终在哪一年通过什么革命取得了初步成功?(1分)【出处:21教育名师】
31. (18分)
问题一:奕?、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3分)洋务运动;(1分)“自强”“求富”; (2分)结果:破产失败。(1分)【版权所有:21教育】
问题二:光绪;(1分)慈禧太后;(1分)戊戌变法;(1分)变法遭遇到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抵制;(1分)结局: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杀害变法志士,变法失败。(2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问题三:平均地权。(1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2分)1911年,辛亥革命。(2分)
32.下面是马虎同学写的《我的1912年》短文片段,请你将文中违背基本史实的错误逐一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12分)21*cnjy*com
我的1912年
前几天,我在家中通过互联网网络视频观看了孙中山在上海举行的临时大总统宣誓就职仪式,场面十分震撼!不久,我收到在北京东交民巷安家的表哥来信,邀请我去玩。我欣然前往,表哥带着我在北京街头巷尾游览,途中听到不少百姓的议论。大致都是关于光绪皇帝宣布退位,清朝消亡的事。想去年,朝廷还把主张维新变法的袁世凯等六人全杀,真是风云突变啊!一天下来,我意犹未尽,就顺便买了一本非常受欢迎的《新青年》杂志……
⑴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每题2分,共12分)
⑴错误:通过互联网网络视频——理由:1912年还未发明出现
⑵错误:上海举行——理由: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⑶错误:东交民巷——理由:东交民巷是使馆区,不允许中国人居住
⑷错误:光绪皇帝——理由:是末代皇帝溥仪
⑸错误:错误:袁世凯——理由:袁世凯不是支持变法的人
⑹错误:《新青年》——理由:1915年才创刊
33.连线题,将第一列的人物与后面的事物相应连起来。(10分)
陈独秀 江南制造总局 《狂人日记》
鲁迅 创作白话文小说 《变法通议》
李鸿章 穷则变,变则通 《新青年》
曾国藩 德先生、赛先生 军用工业
梁启超 镇压太平军 清廷倚重大臣
33.(10分)
陈独秀 江南制造总局 《狂人日记》
鲁迅 创作白话文小说 《变法通议》
李鸿章 穷则变,变则通 《新青年》
曾国藩 德先生、赛先生 军用工业
梁启超 镇压太平军 清廷倚重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