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实际问题与方程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实际问题与方程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10-26 16:45:01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简易方程
实际问题与方程 例5
问题:1. 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 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理解“相距”“相向而行”“相遇”含义)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
3. 你能用图把这道题的意思表示出来吗?
小林家和小云家相距4.5km。周日早上9:00 两人分别从家骑自行车相向而行,两人何时相遇?
小林
小云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问题:1. 你能看懂这幅图的意思吗?每个人用手势比划比划这两个人 是怎么走的,边比划边说说。
(一)明确问题 提出要求
监控:两地 同时 相对(相向) 相遇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2.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独立列式解答,如果有困难, 可以和小伙伴商量商量。
(一)明确问题 提出要求
问题:1. 相遇时,哪段是小林走的,哪段是小云走的?他们行
驶的路程与两地的距离有关系吗?有怎样的关系?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二)暴露资源 组织研讨
小林骑的路程+小云骑的路程=总路程
解:设两人x分钟后相遇。
0.25x+0.2x=4.5
预设1:
问题:你能看懂他是怎么想的吗?
监控:(1)你能结合图说说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吗?
(2)你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二)暴露资源 组织研讨
(两人每分钟骑的路程和)×x=总路程
解:设两人x分钟后相遇。
(0.25+0.2)x=4.5
预设2:
问题:1. 结合图说说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2. 你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
监控:为什么两人每分钟骑的路程和再乘x就是总路程?
追问:一共有几个这样1分钟骑的路程和?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三)组织研讨 提升认识
问题:1. 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中都有乘x,这个x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两人每分钟骑的路程和)×x=总路程
解:设两人x分钟后相遇。
(0.25+0.2)x=4.5
预设2:
监控:预设1中这个x分钟是谁走的?是把全程看成了几部分?
预设2中这个x分钟呢?为什么不乘2x呢?这是把全程看成几部分?
小结:看来,在两个物体运动中,相遇时间很重要。
2. 到底是几分钟后相遇呢?自己任选一个解一解。
小林骑的路程+小云骑的路程=总路程
解:设两人x分钟后相遇。
0.25x+0.2x=4.5
预设1: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三)组织研讨 提升认识
小林骑的路程+小云骑的路程=总路程
解:设两人x分钟后相遇。
0.25x+0.2x=4.5
0.45x=4.5
x=10
答:两人9:10相遇。
预设1:
(两人每分钟骑的路程和)×x=总路程
解:设两人x分钟后相遇。
(0.25+0.2)x=4.5
0.45x=4.5
x=10
答:两人9:10相遇。
预设2: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三)组织研讨 提升认识
小林骑的路程+小云骑的路程=总路程
解:设两人x分钟后相遇。
0.25x+0.2x=4.5
0.45x=4.5
x=10
答:两人9:10相遇。
预设1:
检验:
问题:检验一下。
小林骑的路程+小云骑的路程
=0.25×10+0.2×10
=4.5
=总路程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三)组织研讨 提升认识
(两人每分钟骑的路程和)×x=总路程
解:设两人x分钟后相遇。
(0.25+0.2)x=4.5
0.45x=4.5
x=10
答:两人9:10相遇。
预设2:
问题:检验一下。
检验:
(两人每分钟骑的路程和)×相遇时间
=(0.25+0.2)×10
=4.5
=总路程
三、巩固练习
3. 你能读懂他的想法吗?从题目中找到了怎样的等量关系?
问题:1. 自己读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 用方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自己试着做一做。
解:设乙队每天开凿x米。
(12.6+x)×25=675
两个工程队同时开凿一条
675m长的隧道,各从一端
相向施工,25天打通。甲
队每天开凿12.6m,乙队每
天开凿多少米?
四、总结质疑 反思评价
2. 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问题:1. 今天,我们学习的列方程解决问题比较复杂了。在列 方程之前,大家用什么方法来帮助思考和分析呢
(通过画线段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之间相等的关系,这样很容易找到等量关系式,从而正确列出方程。)
五、布置作业
作业:第82页练习十七,第12题。



谢(共14张PPT)
简易方程
实际问题与方程 例1
问题:1. 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2. 怎样理解“超过原纪录0.06米”?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知
3. 在这个情境中,有哪几个数量?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问题:请你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一)明确问题 提出要求
学校原跳远记录是多少米?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二)暴露思维 组织研讨
4.21米
0.06米
?米
原纪录
小明
预设1:
4.21-0.06=4.15(m)
2. 他的解答正确吗?
问题:1. 请说说你的想法。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二)暴露思维 组织研讨
解:设学校原跳远纪录是x米。
x+0.06=4.21 x+0.06-0.06=4.21-0.06 x=4.15
原纪录+超出部分=小明的成绩
答:学校原跳远纪录是4.15米。
2. 他的解答正确吗?
问题:1. 请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2: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二)暴露思维 组织研讨
解:设学校原跳远纪录是x米。
预设3:
4.21-x=0.06 4.21-x+x =0.06+x
4.21=0.06+x 0.06+x=4.21 0.06+x-0.06=4.21-0.06 x=4.15
监控:(1)把结果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2)把所求出来的结果作为已知条件,题目中的一个已知条件变为未 知条件,再重新做一遍。
2. 他的解答正确吗?
问题:1. 看看这位同学列的方程,你能读懂他的想法吗?
小明的成绩-原纪录=超出部分
2. 用方程的思路解决问题,你认为关键是什么?
问题:1. 同一个问题,我们用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都合理吗?
(可以用算术的方法,也可以列方程解答。)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三)沟通联系 提升认识
(找出等量关系)
3. 方程解法与算术解法有什么区别
(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未知数用字母表示,参与列式;
算术方法中未知数不参与列式。)
三、巩固新知 拓展应用
问题:你能用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试着做一做。
1.
小明去年身高多少?
三、巩固新知 拓展应用
问题:1. 请说一说你的想法。
解:设小明去年身高x米。
0.08+x=1.53
0.08+x-x=1.53-x
x=1.45
2. 解决这个问题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统一单位)
答:小明去年身高1.45米。
8cm=0.08m
预设1:
解:设小明去年身高x米。
8cm=0.08m
预设2:
1.53-x=0.08 1.53-x+x=0.08+x
1.53=0.08+x 0.08+x=1.53 0.08+x-0.08=1.53-0.08 x=1.45
三、巩固新知 拓展应用
问题:你能用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试着做一做。
2.
三、巩固新知 拓展应用
解:设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分钟浪费x千克水。
x=0.06
答: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分钟浪费0.06千克水。
半小时=30分
30x=1.8
每分钟滴的水×30=半小时滴的水
30x÷30=1.8÷30
问题:1. 这位同学的想法你能看懂吗?
预设1:
2. 解决这个问题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三、巩固新知 拓展应用
半小时滴的水÷每分钟滴的水=30
解:设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分钟浪费x千克水。
问题:1. 请说一说你的想法。
2. 解决这个问题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1.8÷x=30 1.8÷x×x=30×x 1.8=30x 30x=1.8 30x÷30=1.8÷30 x=0.06
预设2: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75页练习十六,第2题、第3题、
第4题。



谢(共20张PPT)
简易方程
实际问题与方程
巩固练习
一、回顾整理
(1)找出未知数,用字母x表示;
(2)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并检验作答。
1. 大家回想一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有哪些步骤?
一、回顾整理
通过画线段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之间相等的关系,这样很容易找到等量关系式,从而正确列出方程。
2. 学习稍复杂的列方程解决问题,大家
用什么方法来帮助思考和分析呢
二、基础练习
(一)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1. 学校五年级女生50米测试赛,小红成绩为8.7秒,比原纪录慢了
0.62秒,学校原50米测试纪录是多少秒?
等量关系 方程
原纪录+超出部分=小红成绩
x+0.62=8.7
二、基础练习
2. 甲乙两个工程队,14天里共同修一条长2800米的公路。甲队平均
每天修80米,乙队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等量关系 方程
(一)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速度和×时间=总路程
(x+80)×14=2800
二、基础练习
(二)列方程解决问题
1. 猎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能达到每小时110km,比
大象的2倍还多30km。大象最快能达到每小时多少千米?
问题:你知道什么了?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请找到数量关系后再解答。
二、基础练习
(二)列方程解决问题
2倍还多30km
大象
猎豹
110km
?km
用线段图帮我们理解数量关系
二、基础练习
(二)列方程解决问题
预设:
解:设大象最快能达到每小时x千米。
2x+30=110
2x+30-30=110-30
2x=80
2x÷2=80÷2
x=40
答:大象最快能达到每小时40千米。
大象速度×2+30=猎豹速度
二、基础练习
2.
(二)列方程解决问题
小朋友测量体温为98.6度,医生却说没发烧,这么高的温度还发烧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有一些国家用的华氏温度,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这个小朋友的体温相当于多少摄氏度?
问题:你知道什么信息?请找到数量关系后再解答。
二、基础练习
(二)列方程解决问题
预设:
解:设小朋友的体温相当于x摄氏度。
1.8x+32=98.6
1.8x+32-32=98.6-32
1.8x=66.6
x=37
答:小朋友的体温相当于37摄氏度。
摄氏温度×1.8+32=华氏温度
二、基础练习
(二)列方程解决问题
《科学家》丛书有4本,《发明家》丛书有多少本?
3.
解:设《发明书》丛书为x本。
2.5×4+4x=22
10+4x=22
10+4x-10=22-10
4x=12
x=3
答:《发明家》丛书有3本。
《科学家》丛书总价+《发明家》丛书总价=总钱数
要求:先自己独立解答,
再说说你的想法。
二、基础练习
(二)列方程解决问题
4.
解:设鸡和兔子的只数都为x只。
2x+4x=48
6x=48
6x÷6=48÷6
x=8
答:兔子和鸡各8只。
鸡的只数×2+兔的只数×4=48
要求:先自己独立解答, 再
说说你的想法。
和 的数量相同,两种动物的腿加起来共有48条。
和 各有多少只?
二、基础练习
(二)列方程解决问题
5. 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上海出发开往青岛。经过18小时
后,甲船落后乙船57.6km。甲船每小时行32.5km,乙船
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要求:请自己独立解答。


上海
青岛
57.6km
二、基础练习
(二)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设乙船每小时行x千米。
(x-32.5)×18=57.6
(x-32.5)×18÷18=57.6÷18
x-32.5=3.2
x-32.5+32.5=3.2+32.5
x=35.7
答:乙船每小时行35.7千米。
预设2:
解:设乙船每小时行x千米。
18x-18×32.5=57.6
18x-585=57.6
18x-585+585=57.6+585
18x=642.6
18x÷18=642.6÷18
x=35.7
答:乙船每小时行35.7千米。
预设1:
速度差×时间=总路程差
拓展应用:
甲船行驶路程-乙船行驶路程=总路程差
24× - ×15=18
三、拓展提高
(24-15)x=18
9x÷9=18÷9
x=2
问题: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
2
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来解决。 ac+bc=(a+b)c
1. 在下面的两个 里填入相同的数,使等式成立。
三、拓展提高
2. 看图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问题: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天平的左右两边都先拿走一个x,这时左边就剩2x,右边剩100,所以x=50。
三、拓展提高
3x=x+100
3x-x=x+100-x
2x=100
2x÷2=100÷2
x=50
预设1:
2x=100
2x÷2=100÷2
x=50
预设2:
哪个思路能表示出天平左右两边的数量关系?
问题:两种思路有什么相同?不同?
2x=100
2x÷2=100÷2
x=50
四、总结提炼
常用数量关系 一部分+另一部分=整体
较大数-较小数=差
每份数×份数=总数
一倍数×倍数=几倍数
时间×速度=路程
单价×数量=总价
常用公式 C长方形=2(a+b) C正方形=4a
S长方形=ab S正方形=a ……
五、布置作业
作业:第76页练习十六,第9题。
第81页练习十七,第8题。
第82页练习十七,第11题。



谢(共14张PPT)
简易方程
实际问题与方程 例3
问题:1. 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
监控:“各要2kg”是什么意思?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2. 怎样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
(一)明确问题 提出要求
问题:1.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你能找到什么等量关系?
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多少钱?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二)暴露思维 组织研讨
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价钱
预设1:
问题:1. 看看这位同学列的方程,你能读懂他的想法吗?
监控:他从题目中分析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
2. 这个方程你是怎样解答的?
2x=4.8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x+2.8×2=10.4
x=2.4
2x÷2=4.8÷2
2x+5.6-5.6=10.4-5.6
2x+5.6=10.4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二)暴露思维 组织研讨
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2=总钱数
预设2: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8+x)×2=10.4
问题:1. 你能读懂这位同学的想法吗?
监控:(1)他从题目中分析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
(2)怎么想到用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2?
2. 这个方程怎么解呢?
监控: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就可以转化为我们会解的方程了?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二)暴露思维 组织研讨
问题: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是怎么解这个方程的?
监控:把谁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先求谁?
(引导学生明确把2.8+x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先求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
预设2: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8+x)×2=10.4
x=2.4
2.8+x=5.2
(2.8+x)×2 ÷2=10.4÷2
2.8+x- 2.8 =5.2-2.8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三)沟通联系 提升认识
预设1:
预设2:
问题:1. 这两个方程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2. 怎样检验这道题是否正确?
(应用乘法分配律)
2x=4.8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x+2.8×2=10.4
x=2.4
2x÷2=4.8÷2
2x+5.6-5.6=10.4-5.6
2x+5.6=10.4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8+x)×2=10.4
x=2.4
2.8+x=5.2
(2.8+x)×2 ÷2=10.4÷2
2.8+x- 2.8 =5.2-2.8
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价钱
2×2.4+2.8×2=10.4=总价钱
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2=总钱数
(2.8 +2.4)×2=10.4=总价钱
三、巩固新知 拓展应用
问题:1. 自己读读题,从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3. 你能用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吗?
2. 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找到什么等量关系?
1.
三、巩固新知 拓展应用
问题:1. 你能读懂这位同学的想法吗?
追问:得到的3表示什么意思?
成人票价总和+儿童票价总和=11元
预设1:
2. 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就可以转化为我们会解的方程了?
解:设儿童票每张x元。
2x+2×4=11
2x+8=11
答:儿童票每张1.5元。
2x+8-8=11-8
2x=3
2x÷2=3÷2
x=1.5
三、巩固新知 拓展应用
问题:1. 你能读懂这位同学的想法吗?
追问:x+4表示什么意思?
单价和×2=11元
答:儿童票每张1.5元。
2. 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就可以转化为我们会解的方程了?
预设2:
解:设儿童票每张x元。
2(x+4)=11
2(x+4)÷2= 11÷2
x+4-4=5.5-4
x+4=5.5
x=1.5
三、巩固新知 拓展应用
问题:1. 从题目中分析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怎样列方程呢?
2. 小红买了面值1.2元的邮票8张和几张面值60分的邮票准备送给朋
友,一共花了12.6元。她买了几张面值60分的邮票?
2. 你能读懂他的想法吗?
解:设她买了x张面值60分的邮票。
1.2×8+0.6x=12.6
9.6+0.6x=12.6
0.6x=3
x=5
答:她买了5张面值60分的邮票。
3. 做这道题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四、总结质疑 反思评价
2. 还有什么疑问吗?
问题:1.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作业:第80页练习十七,第2题、第3题。
第81页练习十七,第9题。



谢(共16张PPT)
简易方程
实际问题与方程 例4
问题:1. 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 地球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
3. 你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的吗?
评价:他关注到了“分别”两个字,这道题有两问。
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
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分别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问题:1. 想一想,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思考顺序可以分为哪几步?
(一)明确问题 提出要求
2. 请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
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二)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陆地面积+海洋面积=地球表面积
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那么海洋面积
为2.4x亿平方千米。
x+2.4x=5.1
预设1:
海洋面积+陆地面积=地球表面积
解:设海洋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那么海洋
面积为2.4÷x亿平方千米。
x+x÷2.4=5.1
预设2:
预设3:
陆地面积+海洋面积=地球表面积
解:设陆地的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
x+(5.1-x)=5.1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二)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预设5:
海洋面积÷陆地面积=2.4
解:设陆地的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那么海洋面积
为2.4x亿平方千米。
2.4x÷x=2.4
海洋面积÷陆地面积=2.4
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那么海洋面积
为2.4x亿平方千米。
(5.1-x)÷x=2.4 2.4x=5.1-x
预设4: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二)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问题:1. 你从题目中分析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
2. 哪个条件提示你找到了这样的等量关系?
3. 怎样想到设陆地面积为x呢?
4. 2.4x表示什么意思?你是根据哪个条件表示出海洋面积的?
陆地面积+海洋面积=地球表面积
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那么海洋面积
为2.4x亿平方千米。
x+2.4x=5.1
预设1:
研究根据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二)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问题:1. 你是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列出的方程?
4. 根据同一个等量关系,为什么列出了两个不同的方程?
2. 怎样想到设海洋面积为x呢?
3. x÷2.4表示什么意思?你是根据哪个条件表示出陆地面积的?
海洋面积+陆地面积=地球表面积
解:设海洋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那么海洋
面积为2.4 x亿平方千米。
x+x÷2.4=5.1
预设2: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二)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问题:大家来评价一下这种方法?
预设:x求不出解,因为有一个条件“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没用上。
监控:(1)他列的方程可以吗?
(2)求出陆地的面积是多少?
(3)怎么求不出来呢?为什么?
追问:这个条件不用就不行吗?
预设3:
陆地面积+海洋面积=地球表面积
解:设陆地的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
x+(5.1-x)=5.1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二)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追问:他这样列方程可以吗?
小结:看来,既可以根据陆地与海洋面积的和的关系列方程,也可以
根据陆地与海洋面积的倍数关系列方程。
海洋面积÷陆地面积=2.4
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那么海洋面积
为2.4x亿平方千米。
(5.1-x)÷x=2.4 2.4x=5.1-x
预设4:
研究根据倍数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二)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问题:看看这位同学列出的方程,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监控:(1)他列的方程可以吗?
(2)求出陆地的面积是多少?
(3)怎么求不出来呢?为什么?
(预设:因为有一个条件“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没用上。)
追问:这个条件不用就不行吗?
预设5:
海洋面积÷陆地面积=2.4
解:设陆地的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那么海洋面积
为2.4x亿平方千米。
2.4x÷x=2.4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三)解方程
问题:1. 能根据我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求出方程的解吗?自己试一试。
提示:能转化成我们会解的方程吗?
监控:针对预设1: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针对预设4:转化成预设1的方程了。
2. 怎样检验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呢?
(引导学生进行检验,把所得结果代入原题,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
陆地面积+海洋面积=5.1亿,海洋面积÷陆地面积=2.4,只有同时
满足这两个条件就说明这道题做对了。)
3. 如果请你选择一个方程,你会选择哪个? (感受怎样列方程最顺而且方便求解。)
针对预设2:谁会解这个方程?能转化成我们会解的方程吗?
三、巩固练习
问题:1. 自己读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 用方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自己试着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解:设小明今年x岁,那么妈妈今年3x岁。
3x-x=24
2x=24
x=12
3x=12×3=36
还可以24+12=36(岁)
答:小明今年12岁,妈妈今年36岁。
问题:能读懂他的想法吗?从题目中他找到了怎样的等量关系?
四、总结质疑 反思评价
2. 还有什么疑问吗?
问题:1.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作业:第78页,“做一做”。



谢(共15张PPT)
简易方程
实际问题与方程 例2
问题: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五边形、六边形与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关系,是多余条件)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一)明确问题 提出要求
2. 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有困难,可以画
图来帮助思考。
问题:1.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二)列方程
预设1:
解:设共有x块黑色皮。
2x-4=20
问题:请说一说你的想法。
监控:(1)2x表示什么意思?
(提示:要找准标准量,设一倍数为x,几倍数就用几x表示。)
(2)从题目中找到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
黑色皮块数×2-4=白色皮块数
(根据黑色皮数量与白色皮数量的倍数关系“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
少4块”,找到 这一等量关系。)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黑色皮块数×2-白色皮块数=4
预设2:
解:设共有x块黑色皮。
2x-20=4
黑色皮块数×2=白色皮块数+4
预设3:
解:设共有x块黑色皮。
2x=20+4
问题:1. 看看这两位同学列的方程,你能读懂他们的想法吗?
2. 他们是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的?
3. 怎么根据同一个倍数关系,列出了三个不同的方程呢?
4块
20块
黑色皮
白色皮
2x块
x块
(二)列方程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预设1:
解:设共有x块黑色皮。
2x-4=20
解:设共有x块黑色皮。
2x-20=4
预设2:
预设3:
解:设共有x块黑色皮。
2x=20+4
问题:能不能根据以前学习的知识求出方程的解呢?任选一个试一试。
(提示:能转化为我们学过的方程来解一解吗?)
(三)解方程
x=12
2x÷2=24÷2
2x=24
2x-4+4=20+4
x=12
2x÷2=24÷2
2x=24
x=12
2x÷2=24÷2
2x=24
2 x-20+20=4+20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问题:1. 请说一说你是怎样解这个方程的。
3. 怎么检验这道题是否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检验)
2. 仔细观察方程解的过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监控:先把谁看作一个整体?
(都是先把2x看作一个整体,先求2x等于多少,再求x等于多少;
且最终都转化成2x=24的形式)
(三)解方程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2. 解决同一个问题,我们列出了三个不同的方程。如果让你选择 一个方程,你会选择哪个?说说你的想法。
(使学生体会到顺着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再列出方程更简洁)
问题1. 大家回想一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哪些步骤?
(1)找出未知数,用字母x表示;
(2)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并检验作答。
(四)总结提升
三、巩固新知 拓展应用
问题:1. 从题目中你找到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
2. 你能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吗?
1.
共有1428个网球,每5个装一筒,装完后还剩3个。一共装了多少筒?
三、巩固新知 拓展应用
问题:你能读懂这位同学的想法吗?
追问:这里为什么要加3?
每筒网球的个数×筒数+3=网球总数
解:设一共装了x筒。
答:一共装了285筒。
预设:
5x+3=1428
5x+3-3=1428-3
5x=1425
5x÷5=1425÷5
x=285
三、巩固新知 拓展应用
问题:从题目中分析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怎样列方程解答呢?
2.蓝鲸的寿命大约是100年。
海象的寿命大约是多少?
比海象的3倍少20年。
三、巩固新知 拓展应用
解:设海象寿命大约是x年。
答:海象的寿命大约是40年。
海象寿命×3-20=蓝鲸寿命
预设:
3x-20=100
3x-20+20=100+20
3x=120
3x÷3=120÷3
x=40
四、总结质疑 反思评价
2. 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问题:1. 回顾一下,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作业:第75页练习十六,第6题。
第76页练习十六,第7题、第1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