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滁州西涧 教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29 滁州西涧 教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26 20:5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滁州西涧
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自由读,指名、齐读读等初读环节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3、品味描写外貌和刻画心理的诗句。
4、通过反复吟咏诵读,达到熟读成诵,积累这首古诗。
2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语文基础比较扎实,在听范读之后是可以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的,也能借助文章的注释及插图大致了解诗意,加上初二已经学习了类似诗歌《观刈麦》,所以学生对本首诗所表达的主题及现实意义的了解也不会太难,而入情入境的朗读将会是一个要重点训练的任务。
3重点难点
领会人物形象,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4教学过程
4.1
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通过自由读,指名、齐读读等初读环节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3、品味描写外貌和刻画心理的诗句。
4、通过反复吟咏诵读,达到熟读成诵,积累这首古诗。
编辑
4.1.2学时重点
领会人物形象,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4.1.3学时难点
领会人物形象,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
八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白居易的诗歌《观刈麦》,诗中劳动人民“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矛盾心理和贫妇凄苦拾穗的形象,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也让我们感受到白居易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白居易的诗作,与他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看他所写,想他所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2【讲授】读悟结合
二:读诗
1,自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学生读全诗,教师正音。
3,听录音范读全诗,全班齐读。
三:释诗
宫市:宫中派宦官(太监)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实为掠夺。
伐薪:砍柴
何所营:做什么用
单:单薄(bó)
贱:价格低,便宜
敕(chì):皇帝的命令
驱将(jiang):
赶走
市:集市
骑(jì):人马合称 21教育网
惜不得:就是“惜之而不得”舍不得它,却也没办法。
系(jì):

直:同值,价钱
四:品诗
1,这首叙事诗围绕着“炭”写了哪几件事
(板书:烧炭——卖炭——抢炭)
2,分层品诗
1)分析烧炭
着重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
2)分析卖炭
让你感悟最深的诗句是哪句 并简单说说理由
3)分析抢炭
重点刻画的人物是谁 写出怎样的人物形象
2,整体品诗
1)全首诗写了哪些人
2)他们在身份地位上有什么区别
3)这首诗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的 表现在什么方面
4)作者写这首诗歌的目的是什么
五:再读
要求读出对卖炭老翁的同情,对黄衣使者的痛恨之情。
活动3【练习】适当延展
用一段话描写卖炭老翁被劫回家后一个生活场面。
活动4【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背诵全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