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努力 第三个小板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努力 第三个小板凳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26 20:3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做什么事都要认真的道理。2.学会生字及新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做什么事都要认真的道理。2.“笨”和“品”的写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三个小板凳
爱因斯坦上小学的时候,不爱说话,同学认为他笨①,老师也不喜欢他。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爱因斯坦小时候性格内向,同学和老师都不喜欢他。
有一天早晨,大家都把自己的手工课作业交给了老师。[句导读:交代事情的时间和起因。]老师从一大堆泥鸭子、布娃娃、木制品中,拿出一个很不像样②的小板凳,生气③地问:“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④的小板凳 ”[句导读:“很不像样”说明这个小板凳做得很粗糙;“生气地问”说明老师认为做这个小板凳的同学根本就没认真对待这项作业。]孩子们都笑起来了,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句导读:用孩子们“笑了起来”与爱因斯坦“低下了头”作对比,说明这个小板凳正是爱因斯坦做的,他感到不好意思,所以低下了头。]老师看了他一眼,说:“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吗 ”[句导读:老师的问话有反问的语气,意思是世界上没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了。这句话明显比刚才说的话更加尖锐,甚至带有讽刺意味了。“老师看了他一眼”才这么说,也就是老师通过观察爱因斯坦的动作,已经猜到了这个小板凳一定是爱因斯坦做的,所以更尖刻地对爱因斯坦发问。这也照应了前文“老师也不喜欢他”。]爱因斯坦站了起来,小声说:“有的。”[句导读:这句话写爱因斯坦听出老师话中的嘲讽语气,所以他站起来小声回话,说明他十分勇敢。]
段导读:爱因斯坦交了一个很不像样的小板凳作为手工课的作业,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嘲讽。
同学们惊奇⑤地看着爱因斯坦,只见他从课桌里拿出两个更⑥不像样的小板凳,说:“老师,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交给⑦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它虽然不好⑧,但比这两个强一些。”[句导读:“惊奇”写出了同学们的神态,说明他们根本没想到爱因斯坦敢站起来回话,这也进一步突出了爱因斯坦的勇气;“两个更不像样的小板凳”说明爱因斯坦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小板凳更粗糙,但他并不灰心,不怕失败,接着做了第三个,虽然和同学们做的“泥鸭子、布娃娃……”相比还是很差,但他依然交给了老师,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说明爱因斯坦从小做事就十分认真,这就是他以后在科21世纪教育网国中取得成功的秘诀。]老师看他这样努力⑨,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⑩。[句导读:爱因斯坦靠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老师的尊重。]
段导读:爱因斯坦拿出两个做得更差的小板凳,告诉老师第三个小板凳是他经过两次失败后才做成的,使老师明白了真相,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老师通过爱因斯坦做小板凳的事情,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1.了解爱因斯坦做小板凳的故事。
2.知道做什么事都要认真的道理。
爱因斯坦的照片,小板凳图片。
一 导入
老师让大家猜一位伟人,看谁能猜出来。
他生于德国。他在物理学的许多方面都有重大贡献,主要成就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深化了对物质运动的认识。他于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对了,他就是爱因斯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讲述爱因斯坦小时候做小板凳的故事。
二 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该注意,给大家提个醒吧!
您:读nín,不要读作níng。
强:是个多音字。在文中读qiáng。
3.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读课文。
三 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这篇课文共几个自然段 (3个)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手工课上,爱因斯坦的小板凳很糟糕,老师批评了他。爱因斯坦拿出前两次做得更不好的小板凳,然后告诉老师,交上去的是他第三次做的。老师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3.老师为什么开始很生气,而后来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态度
学生甲:因为爱因斯坦做的小板凳很糟糕,我们从课本插图中就能看到那只小板凳有多差。
学生乙:因为爱因斯坦在交这只小板凳前,已经做过两个小板凳了。虽然这三个小板凳都很不好,但他已经努力去做了。面对这样努力的孩子,老师还怎么会生气呢
4.指导朗读。
以小组为单位,再次分角色朗读。(老师要用生气的语气,爱因斯坦用很难过的语气。)
四 拓展延伸
1.你觉得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孩子
2.你已经努力去做了,但还是没有做好,老师或家长批评了你,你当时的心情怎样 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与家长或老师沟通
  爱因斯坦
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认真
  这篇课文,可以从下面三方面分析:
(1)从老师生气时说的两个反问句、同学们的哄笑、爱因斯坦拿出三只小板凳后老师和同学态度的改变,引导学生比较后认识爱因斯坦从小爱动脑筋,肯花力气,不怕失败,做事认真的可贵品质。这是绝好的情感态度的教育资源。
(2)老师说的两个反问句,让学生改成陈述句后,反复诵读体验,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3)同学们做的作业有布娃娃,有泥鸭子,还有木制品。爱因斯坦交了一只小板凳,粗看没什么特别,细想却有较大差别——那些看上去很好的手工品是孩子们自己做的吗 这为学生提供了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比较探究的可贵资源,学生在亲自探究的过程中可获得正确而丰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技能。
1.文中老师知道实情后,并未对爱因斯坦说什么。如果你是那位老师,你会对爱因斯坦说什么
虽然你做的板凳很不好看,但是你不怕失败一次一次地用心去做,这种执著、努力、认真的态
度值得大家向你学习。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波(pō bō)浪一阵阵扑到礁石身上,化为一束(shù sù)束绚丽的浪花。可是,波浪非常讨厌礁石。
“你为什么总是同我作对,阻(zhǔ zǔ)挡在我的前面 ”波浪恶狠狠地喊道,恨不得把礁石打烂、掀翻。
礁石心平气和地回答:“请不要生气,你应当懂得,如果没有我挡在你面前,激励你的斗志,锻炼你的筋骨,你怎能开放出美丽的浪花来呢 ”
(1)拼读音节,把不正确的读音画掉。
(2)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遇到困难,应当有勇气克服,激励斗志,锻炼自己。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生字、新词卡片。
一 检查复习
1.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2.指名口述课文内容,看谁讲得好。
二 自主识字
1.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品:品字形结构。注意三个口的位置。
像:左右结构。左边是“亻”,右边是“象”。
吗:左右结构。左边是“口”,右边是“马”。
您:上下结构。“你”下加“心”就是“您”。
些、此:对比记忆。
态:上下结构。上边是“太”,下边是“心
”。
度:半包围结构。外边是“广”,里边是“”。
2.扩词练习。
品:品尝 品德 产品 样品 品学兼优 品头论足
此:此后 此时 因此 以此 由此及彼 此一时,彼一时
态:态度 态势 心态 姿态
度:度过 风度 过度 度日如年 一年一度
3.指导书写。
品:上面的“口”居中占上面两格,下面的两个“口”,分别占左格和右格。
  上下结构:
nín
xiē
tài



  左右结构:
xiànɡ





品字形结构:
pǐn

  半包围结构:


  上课伊始,教师先范读课文,让学生不仅感受到做好一只小板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体会到爱因斯坦做事认真、不怕失败的精神。为了使学生对这一体会更深刻,在分角色表演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当记者采访“爱因斯坦”及“同学们”,把故事中人物的思想转化为自己的切身体会。
识记生字时,采用较灵活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字形、读音和结构。引导学生将生字融入课文情境中理解意思,并练习组词造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1.把拼音与对应的汉字连起来。
2.按要求写汉字。
带“?”的字:笨、笑、第、笔、篱、笆、笋……
带“心”的字:您、态、思、总、急、忐、忑……
品字形结构的字:品、晶、鑫、众、矗、磊、森……
小知识
爱因斯坦(1879~1955),物理学家。生于德国。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40年入美国籍。1999年,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问爱因斯坦关于他成功的秘诀。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还是二十二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X+Y+Z!
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许多人也一样有用。”
刚搬到普林斯顿时,朋友见到爱因斯坦穿着一件旧风衣走在街上,好心劝他买一件新的。爱因斯坦不为所动地说:“我刚到这儿,根本没人认识我。”一年后,这位朋友又遇见爱因斯坦,他身上依然穿着那件风衣,不禁又好气又好笑,再次劝他。爱因斯坦笑着回答:“没事儿,反正这儿的人都认识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