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收获 落花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收获 落花生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26 20:5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
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初步学习,在自读、交流后,复述要点。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的道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重点
难点
1.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意,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的道理。
2.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从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落 花 生
??我们屋后有半亩隙(xì)地。母亲说:“让它荒芜着怪可惜,既然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辟来做花生园罢。”[句导读:写出了种花生的缘由。]我们姐弟几个都很喜欢——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过不了几个月,居然收获了![①这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居然”有什么作用?]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种花生、收花生。
??母亲说:“今年我们可以做一个收获节,也请你们爹爹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如何?”我们都答应?了。母亲把花生做成好几样食品,还吩咐这节要在园里的茅亭?举行。[句导读:母亲的提议引起下文“我们”对花生的讨论,从这里就能看出母亲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人。]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作准备。
??那天晚上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爹爹也到来,实在很难得![②“难得”说明了什么?]爹爹说: “你们爱吃花生么?”
??我们都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句导读:从父亲的两次提问中,可以看出他善于对孩子进行启发式教育。]
??妹妹说:“花生的味道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制油。”
??我说:“无论何等人都可以用贱价?买它来吃,都喜欢吃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爹爹说:“花生的用处固然很多,但有一样是很可贵的。这小小的豆不像那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发生羡慕之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人们才把它挖出来。[③这段话是怎样来写花生的?赞扬了花生怎样的品质?]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知道。”
段导读:父亲对花生的称赞。
我们都说:“是的。”母亲也点点头。爹爹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④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爹爹说:“这是我对于你们的希望。”
段导读:父亲对“我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夜阑(lán)才散?。所有花生食品虽然没有了,然而父亲的话现在还印在我的心版上。[句导读:“现在还印在我的心版上”,说明“我”时刻牢记父亲对“我”的教导,从未忘怀。从而也说明了父亲的这番话对“我”的影响很大。]
  第三部分(第3~11自然段):吃花生时的议论。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有关花生的幻灯片或实物。
一 揭示题目,简介作者
1.老师出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花生)
2.出示花生的投影片或实物。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下的柄就钻到土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3.简介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在小时候,父亲讲的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落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板书:落花生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检查生字的读音。
“辟”是多音字,主要掌握“pì”和“bì”两个读音,通过组词让学生区分。
“榴”在“石榴”一词中读轻声“liu”。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可惜:令人惋惜。
开辟:开拓扩展。
翻地:用犁、锨等翻松土地。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嘱咐。
3.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 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段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老师范读,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落花生是本文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为题。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3.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母亲提议做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作准备。
第三部分(第3~11自然段):吃花生时的议论。
  落 花 生 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在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从而让学生知道花生名字的来历。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课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含义深刻,对学生极有教育意义。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读、师生合作读、生生配合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去体味文章的语言,去感受蕴含的哲理。这样一遍一遍地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使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满意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在现代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那样的人?为什么?”先四人一个小组讨论,然后分成两个阵营展开讨论。认为做落花生那样的人的为花生队,认为做苹果那样的人的为苹果队。在双方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教师应巧妙点拨、暗示,使其最终统一到正确的观点上来:人要学会取长补短,既要做到外表美,也要做到内心美。
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讨论辨析,不仅可以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还能体现自我,体验参与学习的喜悦,主体作用也能得到有效发挥。
1.看拼音,写词语。
fēn



 
máo



 
shí
liu


 
shōu
huò


 
kāi



 
pǐn
cháng


xiān
hóng
nèn




绿
2.选字填空。
  慕 幕 暮
(1)(暮)色降临  开(幕)  羡(慕)  爱(慕)
  辟 僻 避 劈
(2)躲(避)  偏(僻)  开(辟)  (劈)柴
  价 阶
(3)石(阶)  (价)钱  (价)格  (阶)梯
3.读下面的词语,按要求分类。
倾耳细听 疑惑不解 连绵不断 全神贯注
繁花满枝 鸦雀无声 一片锦绣 大雪漫天
心旷神怡 苍翠欲滴
(1)描写景象的词语:连绵不断 繁花满枝 一片锦绣 大雪漫天 苍翠欲滴?
(2)描写人物的词语:倾耳细听 疑惑不解 全神贯注 鸦雀无声 心旷神怡?
(3)请你再写出四个描写人物的词语。
风度翩翩 相貌堂堂 眉开眼笑 妙语连珠?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2.学会复述要点。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幻灯片。
一 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有感情地分段朗读课文。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使我们对花生也生出了几分敬佩,带着这种敬佩之情,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 学习第一部分
1.各自轻声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
(先写种花生,再写收花生。)
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了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
(买种、动土、灌园,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
3. “居然”写出了什么?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居然”写出了收获时大家的高兴心情。因为大家是在荒芜的地上种的花生,对能收获没有把握。在这里用“居然”强调了大家惊喜的心情。)
4.读第1自然段,感受全家人惊喜的心情。
三 学习第三部分
1.在收获节上,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2.分角色朗读课文,讨论后回答问题。
妹妹说花生的味道很美,哥哥说花生可以制油,“我”说花生价钱便宜,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它把果子埋在地底。
3.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这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苹果、桃子、石榴作比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
(1)齐读父亲的第一次议论。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说明花生的可贵之处的?
(父亲把花生和苹果、桃子、石榴相比较,通过比较果实的样子、果实结出的位置,说明花生的最可贵之处。)
(2)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苹果、桃子、石榴将果实挂在枝头,是不是花生故意钻进土里不让人知道,是不是苹果、桃子、石榴故意炫耀自己?为什么?
(这是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
(3)苹果、桃子、石榴鲜红嫩绿的颜色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成熟的果实埋在地底,等人们来挖掘,你由此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格是什么?
(不求虚名、默默奉献、不夸耀自己、朴实无华。)
(4)齐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
(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
(5)投影出示句子,填空。
你们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
4.作者对父亲的话理解了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1)出示句子,指导背诵。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
(2)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3)小结:它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做人的道理,赞扬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谦逊朴实、不计名利、有真才实学的人,批判了只求体面、不学无术、对社会没用的人。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 复述要点
两人一组,把你对文章印象最深的内容复述下来。
五 总结全文
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里,也印在了我们大家的心里,希望同学们好好儿学习,要有真才实学,有真本领。

  1.题目突破
学生大多知道花生有营养,但对题目中的“落”字,叫它“落花生”感到迷茫。花生生长在比较松软的土壤里,种子种下去以后它开始生根、发芽。一般的植物,比如瓜果蔬菜,花落后就结出了果实。但是花生有一个特点:花落后,这个花柄继续往上长,往下弯,最后扎到哪儿去了呢?花落了以后,子房柄钻到土里,在土里结出一个一个的果实,那就是花生。
2.词语突破
第1自然段中有“居然”一词。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用“居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花生得花生,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为什么要用“居然”?学生在段落中找到相应的答案。因为以前没经验,没想到会收获;因为是一块荒地,没想到能成功;因为没过几个月,没想到这样快……
3.中心突破
提出三种观点,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1)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2)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地挂在枝头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3)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针对这些观点,课堂上进行开放式讨论,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文章的中心。
1.选词填空。
    希望  愿望
(1)父亲说,这就是他对我们的(希望)。
(2)只有练好本领,才能实现为人民好好服务的(愿望)。
    分辨  分明
(3)花生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它有没有果实。
(4)这只小麻雀(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吩咐  嘱咐
(5)每天上学时,妈妈都要(嘱咐)我认真听讲。
(6)母亲(吩咐)我们在后园的茅亭里过收获节。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妹妹和哥哥说出了花生的好处。
改成“把”字句:妹妹和哥哥把花生的好处说出了。
改成“被”字句:花生的好处被妹妹和哥哥说出了。
改成疑问句:是妹妹和哥哥说出了花生的好处吗?
(2)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改成肯定句:胜利一定会属于这样的队伍。
3.连线。
一夫当关
机不可失
仁者见仁
八仙过海
当局者迷
成事不足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旁观者清
时不再来
各显神通
万夫莫开
败事有余
智者见智
1.作者简介
许地山(1893~1941),中国作家。名赞堃,笔名落华生,原籍台湾台南,寄籍福建龙溪(今漳州)。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小说创作表现出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倾向,并带有宗教意识和浪漫色彩;后期作品趋于写实。编著《印度文学》《大藏经索引》及《中国道教史》(上)等。代表作品有《空山灵雨》《商人妇》《春桃》等。
2.写作背景
《落花生》是一篇优秀的散文,比较真实地记录了许地山小时候所受到的家教。许地山的父亲叫许南英,曾是清朝政府驻台湾筹防局统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许南英率部奋起抗击侵略军,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终因寡不敌众,台湾陷落,并沦为日本殖民地。许南英出于爱国之心,毅然抛弃全部家产,携带家眷在福建龙溪定居,过着清贫的生活。许地山小的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要求子女们为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不求虚荣,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许地山以后不仅写了《落花生》一文追忆父亲的教诲,而且以“落华生”为笔名勉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