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规则 钓鱼的启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规则 钓鱼的启示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26 20:5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
要求
1.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纪的人。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
3.朗读课文,体会儿子从钓到鲈鱼到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
重点
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儿子从钓到鲈鱼到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2.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得到的启示。
教学
课时
一课时
钓鱼的启示
??十一岁的詹(zhān)姆斯和他的家人住在湖心的一个小岛上。[①这句话介绍了什么内容?]这里,房前的船坞是个钓鱼的好地方,父亲是个钓鱼高手,小詹姆斯从不愿放过任何一次跟父亲一起钓鱼的机会。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小詹姆斯一家人住在湖心的一个小岛上,他喜欢和父亲一起钓鱼。
??那一天正是钓翻车鱼的好时机,而从第二天凌晨起就可以钓鲈鱼了。[②“而从第二天凌晨起就可以钓鲈鱼了”有什么作用?]傍晚,詹姆斯和父亲在鱼钩上挂上蠕(rú)虫——翻车鱼最喜欢的美食。詹姆斯熟练地将鱼钩甩向落日映照下的平静湖面。
段导读:钓鱼的时机来临,詹姆斯和父亲开始钓鱼。
??月亮渐渐地爬出来,银色的水面不断地泛起静静的波纹……[③为什么要写月光?]突然,詹姆斯的鱼竿猛地被拉弯了,他马上意识到那是个大家伙。他吸了一口气使自己镇静下来,开始慢慢地遛那个大家伙。[④加点的词语表现了詹姆斯怎样的心情?]父亲一声不响,只是时不时地扭过脸来看一眼儿子,眼光里是欣赏?和赞许。[⑤“一声不响”“欣赏”“赞许”分别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终于有鱼上钩了,父亲表示赞赏。
??两个小时过去了,大家伙终于被詹姆斯遛得筋疲力尽了,詹姆斯开始慢慢地收钩。[⑥“两个小时”“终于”说明了什么?]那个大家伙一点点地露出水面。詹姆斯的眼珠都瞪圆了:我的天哪,足有10公斤![句导读:生动形象的神态描写准确地表达了詹姆斯钓到大鱼时激动、惊喜的心情。]这是他见到过的最大的鱼。詹姆斯尽?力压抑住紧张和激动的心情,仔细地观看自己的战利品?,他发现,这不是翻车鱼,而是一条大鲈鱼![⑦这句话表现了詹姆斯怎样的心情?为什么特意用了“不是……而是……”这一句式?]
段导读:经过一番努力,詹姆斯发现钓上来的是一条大鲈鱼。
??父子俩对视了一下,又低头看着这条大鱼。[句导读:“对视”表现了父子俩现在矛盾的心理。]在暗绿色的草地上,大鱼用力地翻动着闪闪发亮的身体,鱼鳃不停地上下扇动。[句导读:“闪闪发亮”的大鱼的确非常诱人,这也为下文写詹姆斯不愿放鱼作了铺垫。]父亲划着一根火柴照了一下手表,是晚上十点钟,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差两小时!
??父亲看了看大鱼,又看了看儿子,说:“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水里去。”
??“爸爸!”詹姆斯大叫起来。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
??“可哪儿能钓到这么大的鱼呀!”儿子大声抗议。[⑧“大声抗议”表现了什么?通过上面的对话我们能体会到什么?]
段导读:父亲要求放回鲈鱼,詹姆斯表示抗议。
詹姆斯向四周望去,月光下,没有一个垂钓者?,也没有一条船,当然也就没有一个人会知道这件事。他又一次回头看着父亲。[⑨连续三个“没有”写出了什么?“又一次回头看着父亲”表现了什么?]
父亲再没有说话。[⑩为什么“父亲再没有说话”?]詹姆斯知道没有商量的余地了,他使劲地闭上眼睛,脑中一片空白。[“使劲地闭上眼睛,脑中一片空白”说明了什么?]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睁开了眼睛,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把鱼钩从那大鱼的嘴上摘下来,双手捧起这条沉甸甸的、还在不停扭动着的大鱼,吃力地把它放入水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小心翼翼”“双手捧起”“吃力地”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什么?]
段导读:詹姆斯放回鲈鱼。
那条大鱼的身体在水中嗖地一摆就消失了。詹姆斯的心中十分悲哀。
段导读:放掉鲈鱼后詹姆斯的心情。
  第二部分(第2~12自然段):詹姆斯听了父亲的话,把辛苦钓来的鲈鱼放回了水中。
这是三十四年前的事了。今天的詹姆斯已经是纽约市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师?,他父亲的小屋还在那湖心小岛上,詹姆斯时常带着他的儿女们去那里钓鱼。
詹姆斯确实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但是那条大鱼却经常会出现在他的眼前——当遇到道德的问题时,这条大鱼就会出现在他的眼前。[这句话中出现了三次“鱼”,含义是否相同?]
段导读:詹姆斯经常回忆起当年钓鱼的情景。
正像他的父亲教诲他的那样,道德问题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正确或错误的问题,但是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当你面对着很大的诱惑的时候。[句导读:道德的概念容易理解,但是始终按照道德的标准去做,即实践道德,尤其是面对很大的诱惑时,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如果没有人看见你行为的时候,你能坚持正确吗?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你会不会闯红灯或是逆行?在没有任何人知道的情况下,你是否会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据为己有?[这几个问句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钓鱼的启示。
这件事在詹姆斯的记忆中永远是那样清晰?,他为自己的父亲而骄傲,也为自己骄傲,他还可以骄傲地把这件事告诉他的朋友们和他的子孙后代。[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段导读:詹姆斯为父亲、为自己感到骄傲。
  第三部分(第13~16自然段):詹姆斯经常想起钓鱼这件事,这件事对他走向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前后的情感变化。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1.导语:同学们知道詹姆斯·勒菲斯特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因为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把一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 《钓鱼的启示》(板书课文题目),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2.理解题目的意思。师:“启示”是什么意思?
二 初步了解课文
1.学习生字、新词。
这篇课文的生字比较多,而且有的很难读。所以,我们就从检查生字的读音入手,看看大家是不是都会读了。大家有信心吗?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大家读一读。(课件显示)
2.解释部分词语的意思。“词串”中的词语,有不明白的,请提出来。
3.渗透课文内容。生字、新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大家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板书:钓鱼 放鱼 启示)
三 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1.从初步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用心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2.提问,相机而动,进行指导,选择重要内容板书。(如:得意 依依不舍 感激)
四 深入体会儿子的情感
1.文中“我”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
2.指导与交流。
(1)老师:课文哪些语句描述了“我”从钓鱼到放鱼的情感变化?(课件显示有关语句)
(2)钓到大鱼时的心情。指导:在朗读中体会。
  我的天哪,足有10公斤!这是他见到过的最大的鱼。詹姆斯尽力压抑住紧张和激动的心情,仔细地观看自己的战利品,他发现,这不是翻车鱼,而是一条大鲈鱼!
  (3)仔细读课文这部分内容,体会詹姆斯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五 父亲的情感
1.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的情感变化,父亲呢?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变化?
2.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后,父亲的态度和儿子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中找出来。
(课件显示有关语句)
3.逐句指导。
  父亲看了看大鱼,又看了看儿子,说:“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水里去。”
  指导:从“得”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
  指导:从父亲平静的语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父亲再没有说话。詹姆斯知道没有商量的余地了,他使劲地闭上眼睛,脑中一片空白。
  指导:“再没有说话”是什么意思?(板书:再没有说话)请看看课文中的插图。(课件显示插图)儿子从父亲再没有说话中领会到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请展开想象,当儿子向父亲再次大声抗议时,父亲为什么再没有说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4.讨论。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时,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六 课堂小结
老师:在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差两小时时,儿子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了湖里。这一过程无人看见。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儿子有什么启示?会怎样影响儿子的成长?儿子为什么对父亲满怀感激之情?
钓鱼的启示
儿子              父亲
钓 鱼    得意      再没有说话
放 鱼    依依不舍    没有商量的余地
  这是一篇需要用心灵去感悟的课文,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面临着人生的多种选择,尤其是面临“道德抉择”时会遇到很多麻烦。他们已经开始为自己做主,应该教会他们“和心灵对话”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在与作者交流的同时,受到心灵的震撼、洗礼。
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在互相激励、讨论中明辨是非,分清善恶。
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首先教学生分析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引领学生体味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话语,从父亲的话语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在教学父亲让詹姆斯放鱼时,教师应把四个“看”作为一个教学重点。“父亲看了看大鱼,又看了看儿子”,这里其实就有着父亲的道德选择。从前面的段落语句中可以看出,父亲也和“我”一样非常喜欢那条大鲈鱼。同时启发学生去想象:父亲看着鱼,他在想什么?学生的思路很快打开,体会到父亲爱鱼,舍不得放鱼,但坚决让“我”放鱼的内心,体会到了“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父亲也是经过了艰难的道德考验。
通过最后两个自然段进一步理解父亲告诫詹姆斯的话,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受到过诱惑的“鱼”,比如:在公交车上捡到了钱,想自己留下还是交给售票员;考试后,老师帮你多算了分数……很多的道德选择如何对如何错大家都明白,但是实践起来真的很难。
比一比,再组词。
2.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抑 迎(迎接)   仰(敬仰)   昂(昂首)
3.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正像他的父亲教诲他的那样,道德问题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正确或错误的问题,但是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当你面对着很大的诱惑的时候。如果没有人看见你行为的时候,你能坚持正确吗?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你会不会闯红灯或是逆行?在没有任何人知道的情况下,你是否会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据为己有?
(1)“正像他的父亲教诲他的那样……”爸爸通过什么教育了儿子,使儿子明白了什么?
爸爸通过让儿子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这件事,使儿子明白做人要严于律己、不受诱惑。
(2)为什么说“道德问题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正确或错误的问题,但是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
因为道德规范很多时候都是要自觉遵守的,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东西左右人们的思想。
(3)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来说明道德问题实施起来有难度,需要自觉。
放学踢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窗,而此时邻居不在。
4.下面是我国四个城市的名称,请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使之成为成语。
(重)(见)天(日)  (津)津(有)(味)
(万)(古)长(青)  (阳)春(白)(雪)
(同)(流)合(污)  (挑)肥(拣)(瘦)
(信)(口)开(河)  (原)封(不)(动)
黑白规则
3岁的侄子非常喜欢问问题。有一次我带他到冷气餐厅吃东西,他指着“不许抽烟”的牌子天真地问我是什么意思。我漫不经心地回答:“这牌子是说顾客不可以在餐厅内抽烟,因为这里是冷气餐厅,是不通风的。”
“那为什么就不可以抽烟呢?”
“因为抽烟吐出的尼古丁在没有通风的房间里散不出去,就会使更多的人吸进肺里,就会影响别人的健康。”
原以为这足够满足他的求知欲,谁知眼尖的他看到另一张桌上,一位男子正在“吞云吐雾”。于是他理直气壮地问我:“姑姑,为什么那个叔叔还在这里抽烟?”
我顺口回答道:“因为他不遵守规则呗。”于是,小家伙三脚两步地走了过去,大声地对那个男子说:“请你遵守规则!”
我急得满脸通红,正要去跟人家解释,男子却笑了,看着小家伙,马上熄了烟。
我骑着单车载小家伙去超市买东西,时间不多,我得快去快回。小家伙已经可以辨认出交通标志。他提醒我:“这里是不许停放车子的!”但是因为怕麻烦,我已经把车停在了那个地方。我急着去买东西,便随口回答他:“放一会儿是没有关系的,就一小会儿。”
可是他非常执著,说:“如果你不放在应该停车的地方,我就不陪你去超市了!”他的威胁很管用,我只好听他的话,把车泊在停车处。
正要进超市,回头却看到一些人在吵架。原来,那些乱停的自行车被超市门口的管理人员推走了,车主们找不到自己的车,都耽搁在那里,正在闹纠纷。我忽然很感谢我的小侄子,是他帮我节省了时间。
我们这些看似很懂规则的大人,其实最爱破坏规则。因为我们时常没有耐心和勇气去对自己定下的规则负责。而懵懂无知的小孩,却能够认真地遵守规则,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没有所谓的灰色地带。孩子的简单,带来的反而是真正的方便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