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金钱 毽子里的铜钱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金钱 毽子里的铜钱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26 21:0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
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文章的思路。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卖烤山薯的老人的善良、纯朴及“我”对老人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重点
难点
1.引导学生整体感悟第2~13自然段,找出重点词语,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2.讨论:对“我”和卖烤山薯的老人来说,毽子里的铜钱珍贵吗?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毽子里的铜钱
??每回闻到巷子里飘来烤山薯的香味,我就会想起几十年前家乡那位卖烤山薯的老人;想起他一双黑漆漆的手,和手心里两枚亮晶晶的铜钱?。[①“想起……想起……”说明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我”一闻到烤山薯的香味,就会想起几十年前家乡那位卖烤山薯的老人。
??那时,我大约十岁左右吧。[②这句话有什么作用?]有一天,在院子里踢毽子,卖烤山薯的来了。闻到那股子香喷喷的味道,好想吃啊![句导读:“香喷喷”说明香味浓郁、诱人,对“我”的吸引力很大。“好想吃”写出了“我”想吃的迫切心情。]身边没有钱,却伸着脖子问:“老伯伯,几个铜板一个?”(那个时代,还用铜板呢,一枚银角子换三个铜板,一块银元换三百个铜板。)[句导读:括号里的内容是对文章的补充说明,具体写出那个年代钱的大小和换算。]老人一声不响,却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ɡānɡ)? 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里一放说:“给你吃。”[③“一声不响”“笑呵呵”体现了什么?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我十分感激,就慢慢地剥开了皮,万分珍惜地吃起来。[④作者为什么会“万分珍惜”?]
段导读:卖烤山薯的老人给“我”一块烤山薯,“我”万分珍惜地吃起来。
??隔壁的二婶走过来了,她挑了几个大的烤山薯,称一称正好要十个铜板。二婶说:“算九个铜板吧,我手里只有九个。”老人说:“不行啊,我要亏本啦。”[⑤老人的话说明了什么?]二婶说:“下回补你就是了。”她就捧着山薯进去了。[句导读:二婶挑的山薯都是大个儿的,却少给了一个铜板,刻画了二婶爱占小便宜的性格特点。]
段导读:二婶少给卖山薯老人一个铜板。
??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他满脸的皱纹?很深很深,很不快乐的样子。[⑥“他满脸的皱纹很深很深”说明了什么?他为什么不快乐?]我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只想代二婶给他那一个铜板,但是身边真的没有钱。[⑦作者的这个心理说明了什么?]看看手里吃了一半的烤山薯,结结巴巴地说:“老伯伯,我也没给钱呢。”[句导读:二婶买山薯少给了钱,而“我”却没给钱,此时“我”的心里很不安。]
段导读:“我”与二婶对比,写出“我”对老人的同情,也表现了“我”的善良。
??老人笑了,他说:“小孩子嘛,送给你吃的。”
??我越发觉得心里不安,忽然想起毽子里面有两个铜钱儿。只是两个铜钱呀,怎么抵得过一个铜板呢?但我还是急急忙忙撕开毽子的包布,挖出两枚亮晶晶崭新的铜钱,递到老人手心里说:“老伯伯,给您。”[⑧“撕开”“挖出”“递”等一系列动作,写出了什么?]
段导读:“我”撕开毽子,挖出两枚铜钱给卖烤山薯的老人。
??他好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马上把铜钱放回我的口袋里,摸摸我的头说:“小姑娘,我怎么会拿你的钱呢?不过你的好心肠?,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他又从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山薯给我说:“再给你一个。”[⑨老人的举动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老人又给“我”一个小山薯。
??我摇摇头不肯接。他却把烤山薯塞进我的口袋里,向我笑着摆摆手,提着烘缸走了。望着他微微驼着的背脊?,我心里空落落的,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我”为什么“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
??铜钱在口袋里叮叮当当地响着,伸手一摸,它们在烤山薯旁边,也是热烘烘的。我捏着撕破的毽子,回到书房里,把刚才的事告诉老师。老师仔细地听着,面露微笑。[“微笑”说明了什么?]
我问老师:“二婶是不是应当把欠老伯伯的一枚铜板再补给他呢?”
老师想了想说:“我想她会补给他的。小君,我倒是很高兴你舍得把毽子里的两枚铜钱剥?出来给他。”
我说:“我那时心里很难过,觉得自己欠了他很多似的。”[句导读:“心里难过”既写出了对年迈老人的同情,又表现了“我”的善良。]
老师说:“不要难过,你有这份心就好了。做小贩?的,栉(zhì)风沐雨,都是非常辛苦的。你长大以后,要格外懂得体谅他们。”[句导读:这是老师在开导“我”,也是老师对“我”的教育,说明老师也具有同情心。]
段导读:老师要“我”体谅做小贩的。
  第二部分(第2~13自然段):“我”的回忆。以“我”的心理活动为主线,叙述了一个完整感人、发人深省的故事。
老师慈和的声音,几十年来,时常响在我耳边。卖烤山薯老人满脸的风霜、谦卑的笑容和佝偻(ɡōu lóu)的背影,也时常浮现在眼前。他没有接受我的铜钱,却接纳了我的心意。他给我白吃了两个热烘烘的烤山薯,使我永远感到温暖在心中。[“温暖”指什么?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首尾呼应,“我”对老师和卖烤山薯老人的怀念以及老人对“我”的深远影响。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线索。
生字、新词卡片,毽子和铜钱。
一 导入新课
1.出示毽子和铜钱。
2.老师讲解:原来的毽子都是自己动手去做,把铜钱包上布作为毽子的底部。
3.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围绕“毽子里的铜钱”发生了什么事。(板书课文题目:毽子里的铜钱)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提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生初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3.交流汇报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老师检查、正音。
佝(ɡōu) 偻(lóu)  谦卑(bēi)  栉(zhì)风沐雨  接纳(nà)  风霜(shuāng)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指导生字字形。
撕:左右结构。各部分比例要适当。
欠:上下结构。上下不相连。
用与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其他生字。
肠—场  霜—雷  纳—内
想一想这些生字还能组成什么词。
捏:捏鼻子 捏造 捏一把汗
慈:慈母 慈善 仁慈 家慈 慈眉善目 心慈手软
4.理解词语的意思。
崭新:极新;簇新。
佝偻:脊背向前弯曲。
谦卑:谦虚,不自高自大(多用于晚辈对长辈)。
栉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忙碌,不避风雨。
三 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我”回忆几十年前一位卖烤山薯的老人送两个烤山薯给“我”吃的事。)
2.同桌齐读第2~13自然段,这部分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学生甲:先写老人看出“我”爱吃烤山薯,就给“我”一个烤山薯吃。
学生乙:接着写“我”见到隔壁二婶买烤山薯不想给全铜板。
学生丙:最后写“我”撕开毽子的包布,挖出里面的两个铜钱给老人,老人不但没要,反而又送给“我”一个烤山薯就走了,“我”心里更加难受。老师知道后,开导“我”今后要格外懂得体谅他们。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在初读环节,教师可以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时间把课文读完,让学生试着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进行概括方法的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几处描写老人言行的语句,引导学生感受、思考、诠释、表达。一个“笑呵呵”,老人的慈祥如在眼前;一句“永远不会忘记”,既让学生看到老人的感激,更让学生赞叹人与人之间的细腻的情感,进而启发他们怎样真诚地对待身边的人与事。通过品词酌句,很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所见到的小贩,然后对比课文中的小贩。虽然课文中讲的事情距今比较久远,但小贩们的起早贪黑、栉风沐雨的生活会有些相似。另外,每个小贩的品行会有不同,或贪图小利,或善良淳朴,能与文中人物形成鲜明对比或相互映衬。这一环节的设置,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能迅速与课文中的人物拉近距离,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为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的情感,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1.选字连线,组成词语。
2.写出带有下列读音的字,再组词。
3.给下面的字组词,再用词造句。
崭(崭新)今天,妈妈给了我一张崭新的钞票。
谦(谦虚)做人要谦虚,才能不断进步。
4.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不喜欢哪个?写一写。
我喜欢卖烤山薯的老人,因为他善良、淳朴。
我不喜欢“二婶”,因为她爱贪小便宜。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卖烤山薯的老人的善良、淳朴和“我”对老人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文章的思路。
教学课件。
一 导入新课
1.请两位同学分别读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2.找出老人至今留在作者脑海中的形象是怎样的。
(满脸的风霜、谦卑的笑容、佝偻的背影和一双黑漆漆的手。)
3.课件出示卖烤山薯的老人的形象。
4.导语:卖烤山薯的老人的形象为什么几十年来时常浮现在作者眼前呢?
二 深入学习课文
1.自读第2~13自然段,这部分内容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2.分组学习讨论。
(1)边读边画出描写卖烤山薯的老人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词句。
(2)从你画出的描写卖烤山薯的老人的词句中,你看出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3.集中交流,出示重点词句课件。
  老人一声不响,却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里一放说:“给你吃。”
  学生甲: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老人很善良,很有爱心。
  老人笑了,他说:“小孩子嘛,送给你吃的。”
  学生乙: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老人很疼爱孩子。
学生丙:从文中的两段话可看出老人是一个淳朴、善良的人。
4.在老人送烤山薯给“我”吃的过程中,“我”的心理活动也在不断变化着。
学生甲:老人给“我”第一块烤山薯时,“我”十分感激,就慢慢地剥开了皮,万分珍惜地吃起来。
学生乙:“看看手里吃了一半的烤山薯,结结巴巴地说:‘老伯伯,我也没给钱呢。’”由此看出“我”心里又添了几分不安。
学生丙:“我摇摇头不肯接”并且“望着他微微驼着的背脊,我心里空落落的,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可以看出“我”心里更加难受了。
5.老师知道后,又是怎样开导“我”的呢?读一读相关段落,理解“格外懂得体谅”的意思。
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1)老师提出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和老人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
(2)分组、分角色朗读。
(3)采用自荐或指名汇报的形式读。师生互相评一评,谁在哪个地方读得好,还有哪个地方需要加强练习。
三 组织学生讨论
对“我”和卖烤山薯的老人来说,毽子里的铜钱珍贵吗?
学生甲:对“我”来说,毽子里的铜钱很珍贵。因为老伯伯让“我”白吃了两个热烘烘的烤山薯,使“我”在心中永远感到温暖。老伯伯的善良和纯朴永远感染着“我”。
学生乙:对卖烤山薯的老人来说,毽子里的铜钱很珍贵。因为小姑娘心里不安,撕破了毽子的包布,取出铜钱递给他。他虽然没有接受小姑娘的铜钱,却接纳了小姑娘善良的心。
四 总结全文
1.再读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课文前后内容之间的紧凑与对应。中间是回忆部分,事情的过程描写得很清楚。老师可以把这种布局谋篇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希望他们在习作中可以灵活运用。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或收获?
(学生可以从内容、中心和结构形式等多方面来交流。)
3.老师总结。
这篇课文的两位主人公又一次向我们展现了面对金钱的态度。同时,使我们久久回味的是他们身上的淳朴和善良。希望同学们从中得到一些启迪。
毽子里的铜钱
          老人:给一个又给一个淳朴     “我”:感激不安怀念
  初读环节,教师可以指出课文中很有特点的几个ABB式的词语(黑漆漆、亮晶晶、热烘烘)和描写老人的几个较易读错的词语(佝偻、背脊、栉风沐雨)来检查,并尝试着让学生自己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相机进行概括方法的指导,为后面深入地感悟品味内容奠定基础。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以“铜钱”导入,因为课文是以“毽子里的铜钱”为题,文中也多次提到这两枚铜钱,这铜钱里包含了“卖烤山薯的老人”和“我”之间的关爱和体谅,这种情谊是珍贵的。再从体会老人的形象入手,抓住几处描写老人神态、言行的语句,引导学生感受、思考、诠释、表达。在品词酌句的同时进行创设情境朗读,感受老人的那份善良。“满脸的风霜,谦卑的笑容,佝偻的背影”,一个生活艰辛的老人形象映入眼帘;“一声不响、笑呵呵”,老人的慈祥如在眼前;“塞进我的口袋,笑着摆摆手”“摸摸我的头”“永远不会忘记”,老人的善良令人感动。通过细读描写老人两次送给“我”烤山薯的语句,通过抓住关键词语去朗读和体会,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老人对“我”的关爱和“我”带给老人的感动,意识到这铜钱所蕴含的情谊的可贵,对于情谊的“珍贵”有了深刻的体会。
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2.先摘录课文中“ABB”式词语,再从这些词中挑选合适的词语,照样子填写金字塔。
黑漆漆  亮晶晶  香喷喷
笑呵呵  空落落  热烘烘
3.快乐教室。
聪  明
“老师,您的头怎么秃了?”
“那是绝顶聪明。”
“那我也把头剃光算了。”
“那是自作聪明!”
安  静
老师说:“我的孩子们,现在,请你们保持绝对安静,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
过了一会儿,全都静下来了。一个男孩子尖叫道:“扔针吧!”
1.作者简介
琦君,原名潘希真,小名春英,浙江省永嘉县人。1916年7月生于温州的瞿溪乡,现、当代台湾女作家。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红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她也是著名电视剧《橘子红了》的原作者。
2.小故事
在一场综艺晚会上,正在进行“童言无忌”的小节目,一群四到六岁的孩子们上了场。主持人依次问道:“长大了想干什么?”当问到一个六岁的孩子时,他大声说:“想当美国总统!”听到这里,大家都哄笑了起来,以为这只是一句孩子的戏言,甚至都觉得现在的孩子怎么小小年纪就开始有名利思想了。当主持人再一次追问他:“为什么要当美国总统呢?”小男孩的回答却令在场的所有成年人动容,他说:“让美国不再打仗!”
同样也是一场晚会,一个小男孩被主持人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机长,你的飞机在天空发生了故障,机油全都漏光了,很快就会坠毁。而飞机上的降落伞又不够所有人用,这时你该怎么办?”
“我会告诉所有人不要惊慌,请坐在座位上把安全带系好。然后自己背一个降落伞跳出去……”小男孩很认真地回答。
这时全场哄堂大笑,大家都在频频摇头,这么小的孩子已学会如何牺牲他人来保全自己了。
小男孩站在台上,有些不知所措,一言不发地瞪着台下的人,然后他大声喊道:“我还会回来的……我是去取机油的,我还会回来的!”整个会场忽然安静了……
笔下生花
任选一项,写一写。
重点指导:千百年来,金钱一直是人们最热衷讨论的话题之一,但是金钱与快乐是什么关系呢?有钱就有幸福吗?人们在金钱面前应该持什么态度?
1.复习导入
(1)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指名说说应如何对待金钱。
(请学生畅谈,适时指导点拨。)
(2)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提出本次作文的要点:金钱与快乐有什么关系?人们应如何对待金钱?
2.小组合作讨论,明确写作内容
(1)分小组讨论,自由发言,要有充足的论据证明观点。
(老师巡视,适时指导、点拨)
(2)各小组选出代表分别发表各自的观点,看谁阐述得最清楚、全面。
可以展开辩论,分为正、反两方。正方:金钱不是万能的,有金钱,不一定有快乐。反方:金钱是万能的,没有金钱,就没有快乐、幸福。
(3)根据辩论情况,老师发表评论。师生共同评选出胜方及最佳辩手。
3.确定观点,完成习作
通过讨论与辩论,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金钱观,指导学生完成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