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要求
1.了解诗中描述的那座村庄、村庄人民的生活及其变化,体会作者对这一变化的欣喜、赞叹之情,进而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可喜变化的重大意义。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困扰、渺茫、晨曦、劳作、边陲、翩翩起舞、焕然一新、面向黄土背朝天”等词语。
3.找出诗歌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重点
难点
重点:了解诗中描述的那座村庄、村庄人民的生活及其变化,体会作者对这一变化的欣喜、赞叹之情,进而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可喜变化的重大意义。
难点:找出诗歌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生活,多少年来一个模样。[①“昨天”一词在这里有什么特殊意义?]
贫穷落后困扰着人们,
现代文明是那样遥远、渺茫。[②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晨曦中阿爸在田间劳作,
烟雾里阿妈煮饭在灶旁,
小孩子在稻草堆里打滚,
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句导读:“田间”“灶旁”“稻草堆”“溪边”这几处乡间人们劳作、生活的特写镜头,突出了过去深圳人民的贫苦辛劳。省略号表示的是列举的省略。]
节导读:回忆昔日家乡的模样。
第一部分(第1、2小节):具体叙述了“昨天”一座小村庄贫穷、落后的状况以及带给人们的困扰。
??啊,只不过短短的几年时光,
变化超出了人们的想象。[③“只不过”“超出”在句子中起了什么作用?]
祖国边陲的这座村庄,
奇迹般地改变了自己的模样。[④这句话中的“奇迹”指什么?]
节导读:写短短的几年,深圳的变化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高速公路代替了泥泞的古道,
破旧的土屋变成了厂房幢(zhuànɡ)幢。[⑤这个句子使用了什么手法?]
儿童乐园充满着欢声笑语,
彩灯喷泉装点得像仙境一样。[⑥这一句主要写什么?]
节导读:具体写村庄的崭新面貌。
??人们呢?我熟?悉的乡亲们呢?
难道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地方?
不,他们没有离开故土,
在这里,到处看到那熟悉的面庞。[⑦这是一个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他们开着卡车,运送水泥、钢材,
提着皮包,和外商谈判办厂。
伴着灯光,学习杂交水稻的知识,
和着乐曲,翩翩起舞放声歌唱。[⑧哪些词语描绘出人们忙碌的景象?]
节导读:写人们在工作的同时,还有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
??再不是只求三餐眼看脚下,
探寻的目光已越出国界射向四方。
从仪表到心灵都焕然一新,
就像那彩色的特区新城一样。
节导读:写特区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二部分(第3~7小节):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这座村庄的可喜变化,抒发了诗人惊喜、赞叹的情感。
??这就是昔日面向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改革开放给他们插上翅膀,
似春燕在田野上飞起,
传递着新的信息,描画着美好春光。[⑨你从这个句子中读懂了什么?]
第三部分(第8小节):总结全诗,讴歌改革开放、党的富民政策给村庄带来的巨大变化。
1.初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正确、熟练地朗读诗歌。
图片资料、多媒体电脑课件。
一 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大家一起来唱。
2.交流,说说这首歌中唱的主要是谁,说的是什么事。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体会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变化。
4.质疑: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 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字典自学生字、新词。
3.了解课文的大意。
三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
1.重点提醒:遥、餐等字不要写错。
2.读准字音:灶、判。
3.比一比,再组词。
4.理解词语。
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劳动: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
边陲:边境。
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焕然,形容有光彩。
面向黄土背朝天:形容(农民)长时间辛苦耕种的样子。
(找出词语在文中哪句话中出现,结合句子来理解)
四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练习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2.指名分节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哪几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第1、2节):叙述了“昨天”这座村庄贫穷与落后的状况以及带给人们的困扰。
第二部分(第3~7节):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这座村庄的可喜变化。
第三部分(第8节):讴歌改革开放、党的富民政策给村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人民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3.练习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昨天现在
1.《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是一首叙述性诗歌。诗歌以“我”的口吻,以深圳特区这个“小山村”作为中国大社会的缩影,通过一座村庄昨天与今天的对比,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抒发作者的赞叹之情。
2.这首诗内涵丰富,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诵读,读出美感,要体现现代诗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一个“小村庄”的变化,感受国家的巨大变化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朗读方法,把朗读与语言感知、理解、运用、积累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朗读训练也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困扰—(困惑) 劳作—(劳动) 摇晃—(摇摆) 探寻—(探索)
2.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土 奂
3.从三个词语中任选两个造句。
焕然一新 渺茫 翩翩起舞
渺茫:在渺茫的大海上,海燕用它的生命谱写出无数感人的乐章。
翩翩起舞:一阵风吹来,满池的荷花像少女一样,翩翩起舞。 ?
1.了解诗中描述的那座村庄、村庄人民的生活及其变化,体会作者对这一变化的欣喜、赞叹之情,进而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可喜变化的重大意义。
2.找出诗歌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电脑课件、相关图片资料。
一 导入(课件出示图片资料)
1.看,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繁华的城市就是深圳。它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是著名的经济特区。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板书课文题目)
2.课文哪部分写了我们刚刚看到的图片上的内容?让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感受这个充满生机的现代化大城市带给我们的欣喜和希望。
二 细读,感悟
1.默读思考:现在的村庄是什么样的?诗人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写的?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1)学生交流。
(2)通过“啊、只不过、超出、奇迹般地”等词语,体会诗人对村庄变化的惊喜和赞叹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的惊喜和赞叹之情。
2.诗人为什么如此惊叹呢?村庄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小组合作学习第4至第7小节。
(1)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村庄的变化?你感受到了什么? 理解词语“焕然一新”。
(2)读出你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
3.今天的繁华城市令我们惊喜,令我们骄傲,而原来这里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1)自由读第一部分,思考问题。
(2)理解“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这句话,想一想省略号起了什么作用。
(3)交流体会:人们当时的生活是怎样的?(贫穷、落后)
体会文章开头为什么用“昨天”而不说“过去”?(体会深圳和祖国变化的速度之快,变化之大,以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4.昨天的村庄到今天的城市,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1)齐读最后一小节。从中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和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全班交流)
(2)是啊,农民的生活由物质到精神都“焕然一新”。这一小节中有一个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吗?为什么把今天的农民比作“春燕”?为什么说他们在“描画着美好春光”?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 总结,感悟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没有改革开放,也许深圳甚至其他城市,还停留在贫穷落后的阶段。让我们一起来唱《春天的故事》这首歌。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翻天覆地、焕然一新
昨天现在
改革开放
为了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认识和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了解,本课课末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让学生欣赏、哼唱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导学生交流歌曲中所歌颂的人物——邓小平,以及其改革开放的政策。学生热情高涨,情感达到了高潮,由此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邓小平的丰功伟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二是设计了一个作业,让学生找找身边的“变化”。这样做既实现了单元学习内容的整合,又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改革开放给中国的方方面面带来的巨大变化,体会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和日新月异!
1.查字典,写出加点字在词语中的意思。
困扰(使不安宁) 边陲(边疆) 晨曦(日光) 渺茫(不清楚)
2.比一比,再组词。
3. 写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
粗茶淡饭(山珍海味)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井然有序(杂乱无章) 指鹿为马(点石成金)
固若金汤(危如累卵) 精雕细刻(粗制滥造) 雪中送炭(釜底抽薪) 伶牙俐齿(笨嘴拙舌)
1.深圳简介
市名。在广东省南部,南临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面积2050平方千米。以深圳河得名。1980年辟为经济特区。地处珠江口东侧,南临深圳湾和大鹏湾,深圳河流经市南。为中国著名的经济特区和珠三角城市圈中心城市。建有“世界之窗”、“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文化村等景区。是通往九龙、香港的陆路交通要地。
2.深圳十大风景名胜
①世界之窗 ②野生动物园 ③锦绣中华微缩景区 ④中国民俗文化村 ⑤青青世界
⑥仙湖植物园 ⑦小梅沙 ⑧银湖旅游中心 ⑨香蜜湖度假村 ⑩观澜湖高尔夫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