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比例的基本性质 5(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比例的基本性质 5(苏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5-10 13:0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比例的基本性质
课题 比例的基本性质 复备栏
教学目标 1.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 学 过 程
一、学案1.通过预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2.什么叫比例?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出示: 1/3∶1/4和12∶9 1∶5和0.8∶4 7∶4和5∶3 80∶2和200∶53.比例中的四个数叫什么?他们有什么规律?4.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二、交流展示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介绍“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2)3 :5 = 18 :30 学生尝试起名。比例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3 :5 = 18 :30  (3)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还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  看3/5=18/30  (4)已经知道了比例各部分名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有兴趣吗?三、互动探究1.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比例吗?  (1)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并逐一板书,同时说出它们的内项和外项。  (2)思考:仔细观察写出的这些比例式,你能否发现有没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或规律呢?2.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3.验证: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  课件显示复习题(4组):1/3∶1/4和12∶9; 1∶5和0.8∶4; 7∶4和5∶3; 80∶2和200∶5  学生验证。 四、精讲点拨(1)任意写一个比例并验证。 哪两个是内项,哪两个是外项,让学生算出积并结合回答板书。 得出:你举的例子从反面证明了我们发现的规律是正确的。因为3∶2和5∶4这两个比是不能组成比例的。只有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2)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项,即a:b=c:d,那么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什么。(3)完整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4)读书P44页,勾画(5)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写了一些比例式,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再验证)(6)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应用?做“试一试”:出示“3.6 :1.8和0.5 :0.25”。  a、先假设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自己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如果能组成比例就写出这个比例式。提问:3.6 :1.8和0.5 :0.25能组成比例吗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吗?  b、说出写出的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分别是几,再分别算出外项和内项的积。  C、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组成的比例是否正确。五、矫正反馈1.完成练一练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5:3=( ):4  12:( )=( ):5  先尝试填写,再交流明确思考方法。六、巩固案1.补充一组灵活训练题:如果让你根据“2×9=3×6”写出比例,你行吗?你能写出多少个呢?2.做练习十第1、3题3.独立完成练习十2、4题六、总结提升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吗?你觉得学了它有什么用处?你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