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3.1-从闪电谈起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3.1-从闪电谈起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0-27 15:1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1
从闪电谈起
学科:
物理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星期







初三
总课时:
20

1
次课

学内

§11.1
从闪电谈起

点难

摩擦起电的实质,认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摩擦起电的实质,认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学目

(1)通过大量事例认识电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2)知道电荷有两种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通过实验探究,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4)通过交流和讨论,认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5)了解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
教学过程
课前检查与交流
作业完成情况:交流与沟通
针对性授课
新课导入:
〈采用提问的形式〉电是什么?看过闪电吗?知道闪电是怎样形成的吗?小学课本里学过电荷有几种?它们之间的规律是怎样的呢?进行新授:
〈学生踊跃回答,老师做些补充〉电是物质中存在的一种能,人们利用它来使电灯发光、机械转动等,闪电是阴雨天气中云层间的放电现象。电荷是构成物质的许多基本粒子所带的电,习惯上把物体所带的电叫电荷。〈演示实验〉①用园珠笔或水笔在头上摩擦几下,靠近小纸片;
现象:吸起小纸片
②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毛皮与橡胶棒摩擦
a、靠近小纸片
b、互相靠近
一、摩擦起电
1、使不带电的物体获得电的过程叫起电,起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过程叫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静电。相互摩擦的两种不同的物体带的是异种电荷,其中一种是正电荷,另一种是负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这两种电荷。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凡是与玻璃棒所带电性相同的物体所带的电都是正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凡是与橡胶棒所带电性相同的物体所带的电都是负电荷。
〈问〉那么丝绸带什么电?毛皮带什么电?3、带电体的性质: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如用圆珠笔笔杆或用塑料梳与头发摩擦后靠近小纸屑,小纸屑被吸引。
4、摩擦起电的实质: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依靠摩擦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物体失去电子带上了正电,物体得到电子带上了等量的负电。〈问〉为什么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橡胶带负电荷?〈学生回答后,老师补充〉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由于构成玻璃棒的原子对其电子的束缚比较弱,摩擦时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就易转移到丝绸上,这样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因得到电子而带上负电。但它们所带的电荷是相等的。〈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解释毛皮和橡胶棒摩擦起电的过程〉5、摩擦起电注意事项:摩擦起电只有在干燥的环境下才容易发生。潮湿、手上有汗无法完成静电实验。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实验〉活动2 研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结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三、验电器1、验电器的作用:实验室里总是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验电器的构造如图教材11-1-2所示:由金属球、绝缘塞、金属杆、金属箔片组成。
3、验电器是怎样工作的呢?让一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当一带正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时,验电器就带上了正电荷,而使两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电子从验电器转移到了物体);当一带负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时,验电器就带上了负电荷,而使两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电子由带电体转移到验电器上)如11-1-3教材所示4、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带电体带电多少不同,验电器的两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就不同,因此可用验电器来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
〈思维拓展〉将带电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会使验电器带上与带电体性质相同的电荷,这种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接触带电.如果此时用一个与验电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带电体接触该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原先张开的金属箔就会闭合。这种现象叫做电的中和.
四、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1、应用
:①
静电喷涂
给物质微粒带上电以后,带电微粒就能在异种电荷的吸引下定向运动,绘喷出的雾状油漆带上电,让它飞向带异种电荷的喷涂物件

静电植绒
:给绒毛带上电,让它飞向事先涂了胶的带异种电荷的布面

静电除尘
:给烟囱或空气中尘埃带上电。让它飞向一定的地方,就可以达到静电除尘的目的

静电复印
:利用正、负电荷能相互吸引的原理,使带静电的光敏材料表面在曝光时,按影像使局部电荷随光线强弱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存留静电潜影,经一定的干法显影、影像转印和定影而得到复制件
2、防护
:①
油罐车尾拖一条铁链
行驶中的油罐车里的油跟罐壁摩擦时会产生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火花放电,酿成事故,因此,在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将摩擦产生的静电随时由铁链引入大地,以保证安全②
避雷针
:高大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当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建筑物会感应上与云层相反的电荷,这些电荷会聚集到避雷针的尖端,达到一定的值后便开始放电,这样不停的将建筑物上的电荷中和掉,永远达不到会使建筑物遭到损坏的强烈放电所需要的电荷
五、课堂小结:

堂检

一、 填空题
1、验电器是 ________的仪器,它是根据 ________ 的原理制成的。
2、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很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扇叶转动过程中带上了 ________ ,具有 ________的性质,所以灰尘被吸在扇叶上。
3、有些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主要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________ 现象而吸引细小的灰尘所造成的。
4、 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警示:“严禁用塑料桶运汽油”。这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汽油会不断与筒壁摩擦,使塑料桶带________,造成火灾隐患。
5、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摩擦时分别带上________ 的缘故。
6、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_______电,B与c一定能相互_______。
7、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_____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过程中 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若把玻璃棒和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会张开,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是_________
8、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如果带电则总是一个带____电,另一个带____ 电,其中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由于______电子而带 _____ 电。
二、 选择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意两物体相互摩擦都可以带电
B、只要是两种不同的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就可以带电
C、磁铁可以吸引小铁钉,所以磁铁是带电体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 )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不带电
11、用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则毛皮与玻璃棒:( )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无相互作用 D.无法判断
12、在有些地毯的编制过程中,往往会在地毯中夹杂着一些不锈钢丝,其作用主要是:(

A、钢丝能增大摩擦
B、钢丝能反射光、美观
C、钢丝容易传递热 D、钢丝能把由摩擦所带的电及时导走
13、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不掉下来,下列现象与其实质相同的是( )
A.寒冷的冬天用湿手摸户外的金属单杠,手会被粘上
B.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粘起
C.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D.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

后作

一、选择题:1、将带正电的物体靠近挂在细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如果换用带负电的物体去靠近这个小球,则小球(
)A、静止不动
B、一定被排斥
C、一定被吸引
D、可能被排斥,也可能被吸引。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A、高达建筑物上要安装避雷针。
B、油罐车尾部长拖一条铁链。C、钢丝钳手柄上装有绝缘套。
D、电视机屏幕上会吸附灰尘。3、如果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这表明验电器的两个箔片(
)A、一定都带正电。
B、一定都带负电。
C、一定带异种电荷。
D、一定带同种电荷。4、通草球在带正电的物体附近被排斥,则小球(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可能带负电
D、一定不带电5、带正电的甲金属球和不带电的乙金属球接触后,乙球也带了电,这是由于(
)A、甲球上的部分质子转移到乙球上。
B、甲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乙球上。C、乙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甲球上。
D、乙球上的部分原子转移到甲球上。6、验电器的金属箔因带正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一定角度,此时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角度(
)A、一定增大。
B、一定减小。
C、一定闭合。
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1、在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摩擦时梳子和头发分别带上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梳子______头发的缘故。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发现碎纸屑被吸引,这是由于____。3、摩擦起电并不是___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____到另一个物体。4、天气干燥的夜晚在黑暗的房间里脱下化纤衣服的时候,会听到“噼啪”的响声,有时还会见到闪亮的火花,主要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_____现象。5、如图2所示是验电器结构示意图,请你在下面空格才处写出它的主要结构名称:①___②____;③_____;④____。它的主要用途是______;工作原理是_
_
_
_
_
__。验电器所带的电荷越多,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就越_
_。
三、实验题:
图2
小明在实验课上,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悬挂在丝线上的通草球,发现通草球先被吸引,接触后又被弹开。小明很纳闷。请你帮助他解释这一现象。


教研组长:
教学主任:
学生:
教务老师:
家长:

师课
后评

下节课的计划:新授§11.2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学生的状况、接受情况和配合程度:
给家长的建议:
TA-65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