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根据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的含义。 背诵课文。3.诵读课文,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懂得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重点难点 重点:诵读课文,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难点: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的含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1]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 [①“善”字说明了什么 ] [3]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4]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ú) 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②这两个人学习时有什么不同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 [5] 若与 曰:非然也。[③这是什么句式 ]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人虽然也听讲,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怎样拿弓箭去射它。这个人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是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 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孟子吗 他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篇短文《学弈》,这是他谈到学习态度和聪明与不聪明的问题时举的一个例子。
二 老师范读,学生初步感悟课文
1.老师配乐范读文言文。(课件随朗读出示文言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
2.你们听出刚才老师在读这篇文言文时与读白话文有什么不同吗
3.总结朗读文言文的方法。
朗读时一是速度比较慢,二是句中停顿较多。古人读书讲究吟诵,读得入情入境、如痴如醉。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三 小组互读,注意停顿
四 指名朗读,纠正停顿
五 看译文,与原文对照,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及句意
提示学生结合具体语境判定词语在文中的解释。
六 集体交流
弈:下棋。文章主要写学习下棋的事。
通:全。 之:的。
使:让。 诲:教。 惟:只。
之:代弈秋讲的内容。 鸿鹄:天鹅。 援:牵、拉。
缴:系在箭上的线绳。 俱:一起。 弗:不。
之:指另一个学弈的人。 其:他的。 若:如。 然:这样。
七 全班齐读,注意语气,体会感情
八 总结思考
1.两个跟弈秋学下棋的人表现有什么不同 (一个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告诉我们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文章虽然短小,但能清楚地说明道理,原因是作者运用了恰当的写作手法,你学到了吗 (对比、设问)
3.古人云:“温故而知新。”总结我们已有的知识可以有利于我们今后的学习。
回顾我们学习《学弈》的过程,说说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是什么。
(多朗读;看注释;懂句意;释全文;明事理。)
九 背诵全文
学 弈
一人:惟弈秋之为听 专心致志
1.现代的教育家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后,教师可先范读课文两遍,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然后领读,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一要把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让学生自由练读,达到熟读成诵。
2.弄懂每一句话的意思是学习文言文的难点。在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借助注释揣摩句子的意思;再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留待全班交流时提出与同学研讨。在全班交流时,教师可采用点拨教学法,适时加以点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最后指名说全文大意,相机指导学生疏通文义。
1.给下面的字注音。
诲(huì) 惟(wéi) 虽(suī)
鹄(hú) 弗(fú) 若(ruò)
曰(yuē) 缴(zhuó)
2.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通:全 诲:教 援:牵、拉
俱:一起 弗:不 鸿鹄:天鹅
3.两个人是怎样学弈的 (用文中的话回答)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亦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4.专心致志学棋的人是怎样做的 请合理想象,写出其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活动。
1.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阐述了儒家重民思想。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其学说对后世儒者影响很大。孟子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代表作品有《孟子》。
2.课文出处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原文如下:“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
^1 知识点详解
^2 ①“善”字点明弈秋棋艺水平之高。
^3 鸿鹄:天鹅。
^4 ②一个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其学习效果肯定也不同,引出下文。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5 ③这是设问句,前一句提出疑问,后一句作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