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2.运用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以及借助注释的方法,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增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体会边塞诗的风格,培养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
重点
难点
重点:看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边读边想象每首诗所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古 诗 二 首
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①这两句交代了什么?]
释义:一个少年刚十五岁就参军去打仗,到八十岁才回到家乡。
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
释义:在路上遇见村里的人就问:“我的家中还有什么人?”
“遥看是君家,
松柏冢(zhǒnɡ)累累。”[②村里人是怎样回答的?]
释义:村里人用手指着远处长满松柏的众多的高坟说:“那儿就是您的家。”
兔从狗窦入,
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
井上生旅葵。[③这几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释义:兔子从狗洞进进出出,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庭院中杂草丛生,水井边也长出了野菜。
舂谷持作饭,
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
不知贻阿谁。[④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释义: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独自一人吃得很悲哀。
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⑤这两句是什么意思?]
释义: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⑥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释义: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征战万里将士不回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⑦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释义:倘若飞将李广至今健在,绝不会让匈奴的兵马度过阴山。
1.学习《十五从军征》这首诗,看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背诵这首诗。
2.运用查找资料、了解作者以及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十五从军征》这首诗,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边读边想象这首诗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关资料。
一 导入新课
我国古典诗词中,反映战争的作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中有吟诵边塞风光的,有叙述边关战事的,有借以倾诉思乡之情的,更有畅谈从军壮志抒发爱国之情的。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本课的这两首诗歌又是从哪方面来反映战争的。
二 交流查找的资料,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乐府诗集》:中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北宋郭茂倩编。一百卷,分十二类。其中有民间歌谣,也有文人作品。
三 朗读古诗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3.指名读,检查朗读情况。
四 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1.读诗,根据注释理解诗的意思。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老师重点指导。
4.诗句翻译。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故乡。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路上他碰到一个乡邻,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远远望去,松柏之下,坟茔相连的地方,便是你的家。”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近前看兔子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梁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不知给谁吃。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五 讨论探究
1.请学生们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所喜欢的诗句,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2.说一说诗歌是怎样揭示出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的。
3.你是怎样看待战争的?
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5.朗读这首诗,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试着背诵。
7.古诗情感。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催人泪下。本诗描述的是一位少年从征,老年返回故里的情景。一位衣衫褴褛、鬓发全白、手拄拐杖的老人茫然地站在曾经十分熟悉的地方,承受着家破人亡的痛苦,绝望地望着东方……这首诗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全诗突出写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老士兵的形象,也着力刻画了“家”的景象,同时只写了一笔的“乡里人”的形象也很鲜明。饱经风霜、苍老无助的老人,无须顾忌、直言不讳的乡亲,枯草古柏荒坟的家园,共同构成了一幅真实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画面,典型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尤其是主人公和他家的相互映衬的描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平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象出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这样,作品就不仅仅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是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是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六 小结全文
十五从军征
苦难 残酷的兵役
教师设计“《十五从军征》是怎样揭示出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苦难的”这一问题,应该是为了让学生对这首诗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教师应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根据诗文理清诗的叙述顺序。老兵的返乡经历: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深刻体会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的特色,以及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1.按要求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八十始得归(才)
松柏冢累累(坟墓)
不知贻阿谁(赠;送给)
(2)本诗主人公的年龄是多少?从哪一诗句可以看出来?
八十岁;从“八十始得归”可以看出来。
(3)主人公的家现在什么样?(用诗句回答)
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4)“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暗指主人公家中境况怎样?主人公的感受怎样?
①家中没有亲人。②孤单、凄凉
(5)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全诗通过对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回家时所见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他的孤单和凄凉,反映出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
2.背诵并默写《十五从军征》。
1.看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背诵这首诗。
2.运用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和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出塞》这首诗,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边读边想象《出塞》这首诗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关资料。
一 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有战争相随,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战争的诗《出塞》。
二 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
1.交流资料,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王昌龄,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字少伯,他是盛唐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闺怨》《芙蓉楼送辛渐》等。
2.朗读古诗。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3)指名读,检查朗读情况。
3.词语解释及诗意。
秦时明月汉时关: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
万里长征:指到遥远的边塞作战。
飞将:汉代名将李广。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古诗大意:
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还是秦汉时的边关。自秦汉以来边关上战争一直不停,出征到万里之外的战士还是不能回家。如果有像李广这样英勇善战的将军镇守边关,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度过阴山向南入侵。
三 比较探究
《出塞》一诗描绘了边关无良将驻守,致使匈奴频繁入侵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
1.请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出塞”就是到边防线上去戍守边疆。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大都要写到明月,写到边关。明月和边关已经成了戍边将士生活中的两个典型景物。《出塞》一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作者在“明月”“关”两个词之前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防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
2.思考:《十五从军征》《出塞》这两首诗各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战争的?
四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1.本诗意境雄浑苍凉,发千古感慨。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苍凉意境呢?教师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当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的时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能得到初步的领略。
2.编者把《十五从军征》《出塞》这两首诗安排在一起,是因为它们都是边塞诗。教师在教学快结束时可以引导学生再来探究一下这两首边塞诗的特点。 首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两首诗,然后向学生提问:“编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安排在一起?”学生会简单地回答说:“因为这两首诗都描写了战争。”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在汉朝、唐朝,边境上总是不安宁,朝廷要派许多将士把守边关,有时要和胡人战斗。凡是写这一方面的诗都有一个名称,叫边塞诗。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这两首诗,看看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学生的发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这两首诗都写到了将士们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第一首诗里讲到‘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暗示离别时间之久。第二首诗里‘万里长征人未还’暗示长久地离别,深深地思念。”“这两首诗都写到了将士们生活环境的艰苦及无所依。第一首诗里,将士回故乡后,眼前只是一片荒凉,家里连一个亲人都没有了。第二首诗里,陪伴将士们的只有边关的那一轮明月,多么凄凉啊!”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思考。
1.背诵并默写《出塞》。
2.阅读积累。
凉 州 词
(唐)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①,欲饮琵琶马上催②。
醉卧沙场③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①夜光杯:白玉做成的酒杯,夜间可发光。
②催:催战。 ③沙场:战场。
1.作者介绍
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天宝间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尤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另有《诗格》,论诗颇多创见。代表作品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
2.王昌龄《塞下曲·其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这首乐府曲是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后四句写长城一带历来是战场,白骨成丘,景象荒凉。全诗写得触目惊心,表达了非战思想。
3.飞将军李广
李广一生皆在边关戍敌,与匈奴七十余战,以骁勇善射、智谋超群著称,匈奴闻其名则远而避之,不敢与其相战,堪称不战而屈人之兵。李广治兵宽缓不苛,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受边关军民的爱戴,在历代的边疆士兵中都有着崇高的威望,是一位“才气天下无双”的将军。唐朝时期,有不少诗句用以歌颂李广,如《出塞》(王昌龄)、《塞下曲》(卢纶)、《燕歌行并序》(高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