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易错环节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科学上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易错环节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1-22 11:2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易错环节训练
1.[选择]地形图上常常用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 )。
A.盆地 B.海洋 C.高原
2 .[选择]通过观察地形图可以知道,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
B.中国的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原
C.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3.[判断]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出来都很剧烈。( )
4.[判断]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不会带来好处。 ( )
5.[判断]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 越大。 ( )
6.[判断]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核的运动有关。( )
7.[选择]地震大多发生在( )。
A.地壳活动活跃的地带 B.陆地的城市中 C.沙漠和荒野中
8.[判断]岩石太硬了,植物无法在岩石中生长。( )
9.[判断]岩石受到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最终会变成腐殖质。( )
10.[选择]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岩石风化作用的是( )。
A.开山放炮,使岩石破碎
B.日晒雨淋,使岩石破碎
C.冬天,在石缝中的水结成冰后,使岩石破裂
11.[选择]土壤中的微粒按颗粒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砂砾→粉沙→黏土→沙 B.黏土→粉沙→沙→砂砾 C.砂砾→沙粉→沙→黏土
12.[选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的活动可以破坏地表,使岩石发生变化
B.自然界中岩石的风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C.冷热变化对岩石不会产生影响
13.[判断]雨水对土壤的侵蚀是趴甫水在地面上流动时开始的。 ( )
14.[选择]土地被侵蚀的程度与许多因素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地被侵蚀的程度与土地坡度的大小无关
B.无植物覆盖的土地受到的侵蚀较为严重
’C.降雨量越小,土地受到的侵蚀越严重
15.[选择]如果我们看到布满了细沙的河床,则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
A.上游 B.下游 C.中游
16.[选择]如下图所示,这块蘑菇状岩石的形成主要与( )有关。
A.植物的作用 B.海浪的侵蚀 C动物的活动
17.[选择]由于流水对土地的( )作用,地表形成丁许多溪流和沟壑。
A.分解 B.沉积 C.侵蚀
参考答案
1.B 错因分析:在地形图上,蓝色代表海洋。分层设色通用的颜色是海洋用蓝色,平原用绿色,低山和丘陵用黄色,山地和高原用棕褐色,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
2.B 错因分析:总体来说,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东部多平原。
3.× 错因分析:地球内部运动带来的地表变化不一定都是剧烈的,有时候很剧烈,例如火山或地震,地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有时候又很缓慢,例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地增高。
4.× 错因分析:火山喷发往往由于地壳剧烈运动而带来危害,但灾难过后,往往又给人类带来一笔财富:火山灰是极好的天然肥料;火山内部的热量可以用来发电和供热;还能产生许多珍贵的矿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 错因分析: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圈层:地核、地幔和地壳。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熟的粥,在不断地运动。
6.× 错因分析: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我们知道,地球的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与地核运动无关。
7.A 错因分析: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地壳活跃的地带。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与地形地貌无关,B、C错误。21教育网
8.× 错因分析:虽然岩石坚硬,但也有一些植物能够适应其环境而生长,而且会使岩石碎裂。
9.× 错因分析:岩石受到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破碎,土壤中最小的岩石微粒是黏土,甚至用肉眼也无法看清楚。但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并不是岩石风化产物。
10.A 错因分析:开山放炮使岩石破碎的方法不是风化,而是人为的。风化是指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使岩石破碎,而非人为因素。21cnjy.com
11.C 错因分析:黏土是颗粒非常小的(<2βm)、可塑的硅酸铝盐矿物,是土壤中颗粒最小的微粒。
12.C 错因分析:在大自然中,由于昼夜和季节的温差变化使岩石发生热胀冷缩的现象,是造成岩石破裂的原因之一。21·cn·jy·com
13.× 错因分析:雨点降落到地面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又将这些微粒携走,一部分土壤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
14.B 错因分析:土地被侵蚀的程度与坡度、是否有植被覆盖和降雨量有关。坡度越大,降雨量越大,土地被侵蚀的越厉害,无植被覆盖的土地比有植被覆盖的土地受侵蚀的程度更大。www.21-cn-jy.com
15.B 错因分析:河流中流水速度由急变缓,其中携带的石块、泥沙会慢慢沉积下来,较大较重的石块留在了上游,稍小的石块慢慢变成鹅卵石留在中游,更小的石块则被带入下游变成细沙并沉积下来。2·1·c·n·j·y
16.B 错因分析:这块蘑菇石的形成主要与海浪的侵蚀有关。海浪有巨大能量,会掀起岸边的岩石,形成洞穴、悬崖、拱桥等地形。海风没有沙漠地区的风能量大,不是海边蘑菇石的主要形成因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7.C 错因分析:地表的溪流和沟壑是由于雨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水流中所挟带的岩石、砂砾、泥土等在河床和海湾等低洼地带沉淀、淤积;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