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_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年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_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6 20:5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铁农具、牛耕的推广使用,了解都江堰构造和作用,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社会
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学生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分析,改革是时代的需要需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学会应该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铁农具的广泛使用,都江堰的修建。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3、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师展示改革开放深圳的变化得出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讲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人们都使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石制工具、磨制骨工具和铜制工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过渡:前面我们学习了,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到了春秋中期,我国出现了铁制农具,战国时期,我国的铁制农具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我国进入了铁器时代。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自主预习】
利用材料引入知识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内容,了解战国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铁矿山的分布,和战国时期冶铁中心。展示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图片,和战国时期铁农具分布图,指出铁农具的出现是我生产工具的重大的变革。因此,铁农具的经广泛使用就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由于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就使得深耕细作成为可能。此外,我国在春秋时期已经使用牛耕,到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并出现了用两头牛牵引的耕作方式。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它促进了耕作方法的改进,使深耕细作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而铁器牛耕的普遍推广,更为农业生产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著名的都江堰
师出示李冰的幻灯片及民言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问题:都江堰修建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作用是怎样的?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教师以《都江堰水利工程平面图》为蓝图,讲解为什么李冰要在这个地方修建呢 它是怎样起到防洪、灌溉作用的?并了解李冰的贡献及人们对他的纪念。21教育网
(三)商鞅变法
师先介绍变法背景(多媒体图表展示),再
( http: / / www.21cnjy.com )介绍商鞅生平,讲述“立木为信”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商鞅取信于民的一个前奏曲,商鞅驳斥旧势力,倡导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商鞅变法的主要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及作用。最后小结: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从此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时期。21cnjy.com
【合作探究】
1、商鞅变法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2、我们该如何评价商鞅变法,它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可借鉴之处?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A.夏朝
B.商朝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2、下列事件,成为我国春秋时期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标志的是
A.用磨制的石镰收割庄稼
B.带木柄的耒耜在农业上的使用
C.牛耕的使用和进一步推
D.铁制农具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3.都江堰属于
A.防洪工程
B.灌溉工程
C.水利航运工程
D.防洪灌溉工程
4.下列对春秋以来各国掀起的变法运动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得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变为奴隶主的私田
B.奴隶主和奴隶身份的变化
C.守旧贵族势力的积极推动
D.新兴的地主阶级为确立封
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5.“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体现了
A.商鞅变法的精神和原则
B.商鞅变法的具体办法
C.商鞅向奴隶主贵族发出的挑战
D.商鞅向秦国国君立下的保证
二、材料解析题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 http: / / www.21cnjy.com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请回答:(1)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内容?(2)材料中最能反映出这次变法性质的内容是什么?(3)根据材料的内容和所学知识,说明这次变法为什么
能够成功?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