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二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
1.如图是埃及迄今发现的108座金字塔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塔身用230万块石料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达1.5吨至160吨,塔的总重量约为684万吨。这座金字塔的主人是( )
A.胡夫
B.斯尼弗鲁
C.约赛尔
D.哈夫拉
2.小明跟随着一科考队考察亚非四大文明古国遗址。他们一同从中国出发。请问从东往西第三站应该考察哪个文明古国(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中国
3.下列关于大化改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时间:646年
B.学习对象: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
C.地点:日本
D.后果: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4.古代欧洲有一个地方,成年男性公民普遍参政,工商业比较发达,曾是地中海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该国是( )
A.斯巴达城邦
B.雅典城邦
C.亚历山大帝国
D.罗马帝国
5.在学习完罗马共和国的历史后,两位同学就罗马共和国最高的官职是什么人,展开了争论,你能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是( )
A.执政官
B.国王
C.元首
D.元老
6.历史上把西欧教会统治的时代称为“黑暗时代”的主要原因是( )
A.教会统治时期,还没发明照明工具,人们生活在黑暗当中24
B.教会统治时期,天气不好,天天阴雨绵绵,看不到太阳M
C.教会统治时期,教会只手遮天,实行严格控制,严重影响社会进步T
D.没有特殊原因,仅仅是个称呼罢了8
7.下列有关西欧工商业城市兴起意义的表述最正确是( )7
A.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M
B.封建主日渐贪婪,加紧对市民的剥削y
C.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加强I
D.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8.下列有关希波战争的叙述,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N
A.希腊入侵波斯,挑起战争I
B.为纪念其间的马拉松之战,至今保留马拉松长跑项目3
C.希腊以弱胜强,打败了波斯i
D.战争从公元前492年开始,延续了近半个世纪h
9.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历史要素中没有关联的是( )B
A.查理 马特﹣﹣推行采邑制i
B.亚历山大﹣﹣建立亚历山大帝国V
C.梭伦﹣﹣建立罗马帝国V
D.恺撒﹣﹣成为独裁者b
10.欧洲人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使用0到9十个数字,把它称为“阿拉伯数字”.其实“阿
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并不是阿拉伯人,而是( )q
A.古代中国人
B.古印度人
C.古埃及人
D.古希腊人4
11.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如果将古代埃及文明和古希腊雅典文明作比较,你会发现这两种文明有许多不同,下列对其不同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i
①地理环境不同,埃及处于大河流域,雅典地处海岛A
②社会经济结构不同,埃及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雅典以工商业和海外贸易为主=
③社会性质不同,埃及处于奴隶社会,雅典处于封建社会=
④政治体制不同,埃及实行专制统治,雅典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下列关于中古西欧社会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伊斯兰教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
B.封建主可以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
C.国王是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D.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二、改错题(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3.古埃及的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
错误:
改正: 。
14.雅典的民主政治繁荣于梭伦当政时期。
错误:
改正: 。
15.穆罕默德创立的基督教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错误:
改正: 。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3小题,第16题5分,第17题6分第18题9分,共2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一
材料二:图一中的石碑上刻有这样的内容: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的奴隶标志剃掉,那理发师的手应砍掉。如果有人骗理发师这样做,就要处以死刑。
材料三:如图二
请回答:
(1)图一中的石碑上铭刻着哪部古代法典?它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怎样?
(2)材料二的规定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3)图二反映的是古代印度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古代印度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1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6世纪下半叶,riben国内出现统治危机。公元646年(大化二年)元旦,riben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riben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廷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政治危机。而拜占廷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1)参照以上信息,说一说riben和拜占廷帝国出现统治危机后分别是如何应对的?
(2)riben和拜占廷帝国对待危机所持的不同态度分别给两国带来什么样的不同结果。
(3)riben和拜占廷帝国不同的历史命运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材料二: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征收赋税。
材料三: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历史上哪几次改革的内容?
(2)你对材料一反映的改革所形成的政治制度是如何认识的?
(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改革都是性质相同的改革,都是什么性质的改革?它们分别对本地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以上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2016-2017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二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
1.如图是埃及迄今发现的108座金字塔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塔身用230万块石料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达1.5吨至160吨,塔的总重量约为684万吨。这座金字塔的主人是( )
A.胡夫
B.斯尼弗鲁
C.约赛尔
D.哈夫拉
【考点】金字塔和埃及文明.
【分析】本题考查金字塔.
【解答】题干的关键信息是“埃及迄今发现的108座金字塔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古代埃及的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古埃及的国王被称为法老;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它是胡夫的陵墓.
故选A.
2.小明跟随着一科考队考察亚非四大文明古国遗址。他们一同从中国出发。请问从东往西第三站应该考察哪个文明古国(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中国
【考点】《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分析】本题考查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解答】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孕育了古代巴比伦文明;印度河和恒河孕育了古代印度文明;长江和黄河孕育了古代中国文明.因而从东往西依次是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巴比伦、古代埃及,第三站应该考察古巴比伦.
故选B.
3.下列关于大化改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时间:646年
B.学习对象: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
C.地点:日本
D.后果: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考点】日本的大化改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化改新.
【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落后的奴隶制度严重地阻碍着日本社会的发展,奴隶主统治出现严重危机,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实现了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明治维新使日本实现了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故选D.
4.古代欧洲有一个地方,成年男性公民普遍参政,工商业比较发达,曾是地中海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该国是( )
A.斯巴达城邦
B.雅典城邦
C.亚历山大帝国
D.罗马帝国
【考点】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
【分析】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
【解答】伯里克利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主民主政治,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故选B.
5.在学习完罗马共和国的历史后,两位同学就罗马共和国最高的官职是什么人,展开了争论,你能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是( )
A.执政官
B.国王
C.元首
D.元老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罗马共和国的最高官职.
【解答】罗马共和制主要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三层机构组成.执政官是共和国的最高官职,共两名,两人权力相等,由选举产生,任期一年;元老院是国家决策机构,全体成员都由贵族组成;公民大会是平民可以参加的会议;元首是公元前27年,屋大维确立个人独裁统治,采用“元首”称号,此时已是罗马帝国.
故选A.
6.历史上把西欧教会统治的时代称为“黑暗时代”的主要原因是( )
A.教会统治时期,还没发明照明工具,人们生活在黑暗当中
B.教会统治时期,天气不好,天天阴雨绵绵,看不到太阳
C.教会统治时期,教会只手遮天,实行严格控制,严重影响社会进步
D.没有特殊原因,仅仅是个称呼罢了
【考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欧教会统治的时代称为“黑暗时代”的主要原因.
【解答】根据已学知识可知,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他们加紧对人民的精神统治,残酷压制与教会观点相悖的“异端”思想,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因而历史上把西欧教会统治的时代称为“黑暗时代”的主要原因是教会统治时期,教会只手遮天,实行严格控制,严重影响社会进步.
故选C.
7.下列有关西欧工商业城市兴起意义的表述最正确是( )
A.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
B.封建主日渐贪婪,加紧对市民的剥削
C.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加强
D.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考点】琅城起义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欧工商业城市兴起意义.
【解答】十一世纪西欧各国的城市的兴起,形成了市民阶级.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了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对瓦解西欧的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BCD表述错误.6612961
故选A.
8.下列有关希波战争的叙述,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希腊入侵波斯,挑起战争
B.为纪念其间的马拉松之战,至今保留马拉松长跑项目
C.希腊以弱胜强,打败了波斯
D.战争从公元前492年开始,延续了近半个世纪
【考点】希波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希波战争.
【解答】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并频繁对外出征和扩张,先后征服埃及等国家和地区.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矛头指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军民经过顽强战斗,彻底战胜波斯侵略军.希腊入侵波斯,挑起战争说法不正确,是波斯入侵希腊.
故选A.
9.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历史要素中没有关联的是( )
A.查理 马特﹣﹣推行采邑制
B.亚历山大﹣﹣建立亚历山大帝国
C.梭伦﹣﹣建立罗马帝国
D.恺撒﹣﹣成为独裁者
【考点】罗马帝国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历史人物和历史史实的联系.
【解答】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梭伦经过改革,在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达到极盛,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独揽大权,这实际架空了元老院,标志着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因而C对应错误.
故选C.
10.欧洲人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使用0到9十个数字,把它称为“阿拉伯数字”.其实“阿
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并不是阿拉伯人,而是( )
A.古代中国人
B.古印度人
C.古埃及人
D.古希腊人
【考点】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阿拉伯数字.
【解答】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原本是印度人发明的,是经过阿拉伯人的传播,成为世界上人们共同使用的数字.
故选B.
11.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如果将古代埃及文明和古希腊雅典文明作比较,你会发现这两种文明有许多不同,下列对其不同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
①地理环境不同,埃及处于大河流域,雅典地处海岛
②社会经济结构不同,埃及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雅典以工商业和海外贸易为主
③社会性质不同,埃及处于奴隶社会,雅典处于封建社会
④政治体制不同,埃及实行专制统治,雅典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考点】金字塔和埃及文明;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埃及文明和古希腊雅典文明.
【解答】古代埃及文明和古希腊雅典文明①地理环境不同,埃及处于大河流域,雅典地处海岛,②社会经济结构不同,埃及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雅典以工商业和海外贸易为主和④政治体制不同,埃及实行专制统治,雅典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埃及和雅典社会性质相同,都处于奴隶社会,③社会性质不同,埃及处于奴隶社会,雅典处于封建社会说法错误.
故选B.
12.下列关于中古西欧社会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伊斯兰教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
B.封建主可以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
C.国王是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D.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考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中古西欧社会.
【解答】中古西欧社会是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D说法正确,ABC说法均不符合史实.
故选D.
二、改错题(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3.古埃及的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
错误: 黄河流域
改正: 尼罗河流域 。
【考点】金字塔和埃及文明.
【分析】本题考查古埃及的文明发源地.
【解答】古埃及的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不是黄河流域,古代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
故答案为:
错误:黄河流域;改正:尼罗河流域.
14.雅典的民主政治繁荣于梭伦当政时期。
错误: 梭伦当政时期
改正: 伯里克利当政时期 。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雅典盛行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后期,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古希腊雅典城邦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故答案为:
错误:梭伦当政时期;改正:伯里克利当政时期.
15.穆罕默德创立的基督教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错误: 基督教
改正: 伊斯兰教 。
【考点】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伊斯兰教.
【解答】公元七世纪,麦加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上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创立为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错误:基督教;改正:伊斯兰教.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3小题,第16题5分,第17题6分第18题9分,共2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一
材料二:图一中的石碑上刻有这样的内容: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的奴隶标志剃掉,那理发师的手应砍掉。如果有人骗理发师这样做,就要处以死刑。
材料三:如图二
请回答:
(1)图一中的石碑上铭刻着哪部古代法典?它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怎样?
(2)材料二的规定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3)图二反映的是古代印度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古代印度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考点】《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分析】(1)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
(2)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
(3)本题考查种姓制度.
【解答】(1)仔细观察图一可知,石碑上铭刻的是《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据材料二“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的奴隶标志剃掉,那理发师的手应砍掉.如果有人骗理发师这样做,就要处以死刑”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同等级实行“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同态复仇法,不同等级界限森严,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仔细观察图二可知,是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种姓制度划分了人的等级,造成了不同等级之间的歧视,阻碍印度社会的发展.
故答案为:
(1)《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表述不完整不得分)
(2)古巴比伦是个奴隶制国家,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完全受主人的控制剥削.(言之成理)
(3)种姓制度;阻碍印度社会的发展.
1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6世纪下半叶,riben国内出现统治危机。公元646年(大化二年)元旦,riben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riben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廷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政治危机。而拜占廷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1)参照以上信息,说一说riben和拜占廷帝国出现统治危机后分别是如何应对的?
(2)riben和拜占廷帝国对待危机所持的不同态度分别给两国带来什么样的不同结果。
(3)riben和拜占廷帝国不同的历史命运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考点】日本的大化改新;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日本与拜占庭帝国的有关内容.
(2)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和拜占廷帝国对待危机所持的不同态度分别给两国带来的不同结果.6612961
(3)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和拜占廷帝国不同的历史命运给我们的启示.
【解答】(1)国家材料“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可知,面对危机日本对本国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根据“而拜占廷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可知拜占廷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的改革使得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而拜占廷帝国逐渐走向衰落,最终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3)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对比日本和拜占庭帝国的做法和结果可知,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封闭致使文明衰落.
故答案为:
(1)日本: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拜占廷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2)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拜占廷帝国:逐渐走向衰落,最终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3)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封闭致使文明衰落.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材料二: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征收赋税。
材料三: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历史上哪几次改革的内容?
(2)你对材料一反映的改革所形成的政治制度是如何认识的?
(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改革都是性质相同的改革,都是什么性质的改革?它们分别对本地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以上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日本的大化改新;査理马特改革与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伯利克里改革、大化改新和查理 马特改革.
(2)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
(3)本题考查伯利克里改革和日本大化改新
(4)本题考查学以致用的能力.
【解答】(1)据材料“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可知,描述的是伯利克里改革.据材料“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征收赋税”可知,描述的是大化改新.据材料“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可知,描述的是查理 马特改革.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具有民主性和局限性.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奴隶和外邦人不能享有这种民主.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大化改新和西欧查理 马特改革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逐渐过渡到了封建社会.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查理 马特上台后,各地贵族的叛乱仍然不断,而当时东方的阿拉伯帝国势力日益壮大,对法兰克王国形成了严重威胁.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为了改变法兰克王国的面貌,实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使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坚持改革开放,要向先进国家学习,重用人才等.
故答案为:
(1)伯利克里改革;日本大化改新;西欧查理 马特改革.
(2)雅典民主政治具有民主性和局限性.
(3)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大化改新的影响: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查理 马特改革影响:在西欧社会形成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4)坚持改革开放,要向先进国家学习,重用人才等.
2016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