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6课《三峡》导学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6课《三峡》导学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27 14:0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6.《三峡》导学案
主备人: 审核人: 时间:
【学习目标】
1.识记、积累自、溯、绝、或、疾、良、旦等词语,疏通文意,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
3.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重点难点】
1.识记、积累自、溯、绝、或、疾、良、旦等词语疏通文意,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
【知识链接】
《三峡》是郦道元所著《水经注 江水》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段,《水经》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记载全国水系的地理著作,作者已不可考。由于它记叙简略,郦道元旁征博引为之作注,使原著内容大为丰富,成了一部别开生面的著作,名《水经注》。它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也是宝贵的文学珍品。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考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21cnjy.com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阙(quē) 叠嶂(zhàng) 曦(xī)月 襄(xiāng)陵 21·cn·jy·com
沿溯(sù) 素湍(tuān) 绝巘(yǎn) 飞漱(shù)
长啸(xiào) 属(zhǔ)引 哀转(zhuǎn)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自(在)三峡七百里中
(2)自非亭午(正午,中午)夜分(半夜),不见曦(日光,这里指太阳)月。
(3)虽(即使)乘奔(这里指飞奔的马)御风,不以疾(快)也
(4)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阻绝
(5)绝巘(极高的山峰)多生怪柏
(6)每至晴初霜旦(早晨)
(7)属引(接连不断。属,动词,连续接连。引,延长)凄异
3.解释下列加横线的通假字。
略无阙处(“阙”通“缺”,中断)
4.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词语。
(1)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并自为其名
(自己)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
(2)绝:
沿溯阻绝(断,不通)
绝山巘多生怪柏(极高)
哀转久绝 (消失)
(3)属:
属引凄异(连接)
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4)良:
良多趣味(实在)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肥沃)
5.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奔: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
②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
③回清倒影。清:形容词作名词,清波。
④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6. 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如果,假如。今义:自己
②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今义:或许,也许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7.翻译全文。(翻译在本子上)
8. 思路梳理。
默读课文,小组合作把《三峡》划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 1 段): 总写三峡的形势
第二部分(2~4段):分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
二、合作探究。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文中用了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三峡的山和水的?抓住了山水的什么特点来写?
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连绵不断)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遮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遮天蔽日)
水:
(1)夏水:水流湍急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江水暴涨、水流湍急)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迅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迅疾)
(2)春冬之水:清澈平静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作者运用哪些语句来描写三峡春冬的景色的?观察角度有何不同?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俯
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仰
视)
白浪、绿潭、青山、花草 (色彩艳丽)
4.作者描绘三峡秋天的景象时选取了怎样的时间和事物?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其特点。
时间:晴初霜旦 事物:林、涧、猿啸、回声
悲寂、凄凉
三、当堂检测。com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良多趣味真(或实在) (2) 林寒涧肃 寂静
(3)属引凄异 连续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快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则是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的确趣味无穷。
3.填空: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拓展延伸。
《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21教育网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教学后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