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的王国
语言知识积累
【音形积累】
【字词】
1.字音
蔚(wèi)蔚蓝
煦(xù)和煦
酬(chóu)酬唱
咫(zhǐ)咫尺
颤栗(chàn
lì)
2.多音字
3.形近字
4.辨义
辨
辩
借助于偏旁部首来区分,前者“辨”与“剖析”相关,所以常用于辨别、分辨等;而“辩”和“语言”相关,比如说辩解、辩护、辩论等。
5.词语积累
蔚蓝:像晴朗的天空那样的颜色。
无边无际:没有边际,望不到头。
和煦:温暖。
精美绝伦:精致美好,独一无二。
感人肺腑:使人内心深受感动。
酬唱:用诗词互相赠答。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颤栗:颤抖。
近在咫尺:形容距离很短。咫,我国周代长度名,八寸为咫。
教材文体感知
【品思题目】
用“蔚蓝的王国”作为题目,是一种诗意的表达,很好地表述了作家理想中的境界:蔚蓝的天,蔚蓝的地,蔚蓝的大海,一群快乐、幸福的年轻人……题目用优美的语言,让人想象迷人的幸福的情景。
【走近作者】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作家。出身贵族。曾结识别林斯基并受其思想影响。1847—1852年创作《猎人笔记》,揭露农奴主的残暴,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国杰出作家,他一生四十余年的笔耕生涯中,创作了被誉为“艺术编年史”的六部长篇小说,以及大量的中短篇小说、戏剧、散文诗等各种各样体裁的作品,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了俄国文学的宝库,为俄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研习教材重难点
语篇结构分析
《蔚蓝的王国》描写了种种美好的景物和快乐的人们,通篇都充溢着激情。文章共分四段。
第一段:表达对大海的爱,概括出大海的魅力。
第二段:写“我”和其他人在大海上快乐的行为。
第三段:写大海上见到的神仙世界。
第四段:和开头是间接反复。
语篇脉络梳理
梦中人——快乐、幸福、年轻
我、伙伴、女人
在梦中
梦中景——神仙世界、人间天堂
大海、小船、仙岛、花鸟
梦中情——爱
青春、快乐、爱情、幸福
重点语段品读
1.呵,蔚蓝的王国,蓝色,光明,青春和幸福的王国啊!我在梦中看见了你……。
【品味】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次抒情,前后呼应,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向往和热爱。
【体会】“在梦中”点明了诗篇的内容是想像中的情景。表达了对大海的向往和热爱。
2.
我只看到四周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蔚蓝的海,海面上闪烁着金鳞似的细浪,头顶上是同样无边无际的、同样蔚蓝的海——在那儿,和煦的太阳愉悦地露着笑脸。
【品味】大海,是平静的,安详的,美丽的。写大海,是简笔勾勒。蔚蓝的大海,蔚蓝的天空,蔚蓝的王国,也都是从人的视觉和感觉中写出来的。
【体会】运用富有自然色彩和感彩的语言来塑造大海的形象。
3.并不是风在推动它前进;驾驶它的是我们自己无忧无虑的心灵——我们心中稍一动念,想到哪里去,小船就飘到哪里去,它像是有生命的东西,完全听从我们使唤。”
【品味】意思是小船似乎是完全理解人的心灵的,随着人的心意前进,人们的心灵在大海上自由地驰骋,心灵和大海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
【体会】驾驶小船的不是风而是心灵,这是一种非常有创意的表达。
4.周围的一切:天空、海洋、微微飘动的风帆,船尾潺潺的水流——一切都在倾诉着爱情,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情!
【品味】连续写天空、海洋、风帆,船尾潺潺的流水等没有生命的东西在“倾诉”爱情,作者是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大海的可爱,充满了青春的魅力和美丽,带给人们无限的幸福和快乐,也表达作者对大海的热爱和陶醉。
【体会】让天空、海洋、风帆、水流等没有生命的事物来“倾诉”爱情,而且要连续“倾诉”两遍,这样写是造成一种积极的修辞效果。
3、我们看到一些岛屿,晶莹明澈的仙岛,岛上的壁玉宝石光艳夺目。
【品味】“晶莹明澈”从质地上形容仙岛的明亮剔透,“光艳夺目”形容岛上璧玉的耀眼。作者运用这些词语充分描写了想象中的美好世界。
【体会】把一个充满神奇、充满美、充满爱的海上世界写得真正如天堂一般。这其实是通过梦幻手段把作者充满爱心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
整体感悟鉴赏
美丽的梦想,美丽的忧伤
祝德纯
用虚设物境来寓情寓意,是本文,也是屠格涅夫的散文的一个特点。蔚蓝王国是一个蓝色的,光明的,充满着青春与活力的理想王国。它的外境世界是美丽的,它由蔚蓝色的大海托起、蔚蓝色的天空覆盖。四周是一片茫无边际的蔚蓝色的大海,无数波浪闪耀着金鳞;头上,也是这样茫无边际,这样蔚蓝的海。蓝天上,有温柔的太阳宛然在微笑。蔚蓝王国就是一群岛屿,是一群半透明的仙岛。岛上有各种宝石、水晶和碧玉放射着光彩。从突起的岸边,飘来令人心醉的芬芳;一些岛屿上,白蔷薇和铃兰的落英,雨也似的飘洒。从另一些岛屿上,突然飞起了许多彩虹色的长翼鸟。鸟儿在头上盘旋,铃兰和蔷薇消失在珍珠般的浪花里。跟着花儿,跟着鸟儿飞来的还有美妙悦耳的声音……
蓝天,碧海,宝岛;还有水晶碧玉,花香鸟语。这就是文本中描绘的梦幻王国,比天堂还美丽。
不只是这些,更美的是有一群充满着青春活力的年轻人。他们的内心世界更美丽,而这种美丽则是通过他们的行为动作,他们的欢声笑语传达出来。他们乘“一叶装饰华丽的小舟”,高扬起美丽的风帆,随着温柔的波浪,轻轻地起伏。没有风推动它,是他们欢腾跃动的心引导它前进。他们是纯净的,与蓝色的天,蓝色的海为伴,与水晶碧玉为伴。他们是自由自在的,想要到什么地方,小舟便像一个活的东西那样,驯服地急速奔向什么地方。他们是幸福的,波浪是温柔的,太阳在微笑,有鸟儿美妙的声音,女人的声音,船尾水流的潺潺声――一切都像在诉说着爱情,诉说着幸福与快乐。
读这样的散文,会使我们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那里是和平安宁、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而屠格涅夫的“蔚蓝的王国”则是一个年轻快乐、自由幸福、美丽温馨的天堂。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厌倦情绪,全都寄寓在这“蔚蓝的王国”里,清新的自然,青春的朋友,温柔的太阳与波浪,令人心醉的花香鸟语……这些优美的意象,组合成一个和谐、美丽的意境,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但是文本的开篇明确地告诉了读者,“呵,蔚蓝的王国……我在梦中见到了你”。而结尾处又再一次提醒读者,“呵,蔚蓝的王国,我在梦中见到了你……”前后照应,真实地告诉人们一个“蔚蓝的王国”的完整梦想。反复强调,是梦境,而非现实。这个梦越美好,就越强烈地表现了对于梦中那种生活的热切追求,对自由、爱情诚挚的向往。因为现实生活中缺少这些,作者才会有如此强烈的渴求。显而易见,这个美丽的梦境,艺术地传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强烈的不满情绪。这也是本文的第二个特点,以美景、乐景来写悲哀与愤懑。但作者自始至终都是将美景、乐景放在前台,使得全文色调明快,气氛和谐。而伤感与愤懑一直隐藏在背后,只是在开头与结尾处点化暗示。
疑难问题探究
乘梦之舟,游梦之海,文章的2-6段和7-12段描述的两个场景是什么?
场景一:“我”和其他人乐游海上的情景(乘船、观海、朗笑、吟诗),简笔勾勒美丽的大海,着重写人快乐的感受。场景二:见到海上仙境(岛屿、动植物等)如天堂一般。
2、作者描写神奇美丽的大海到底要表现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运用富有自然色彩和感彩的语言,把一个充满神奇的海上世界描绘得如天堂一般,如诗如画,寄托了作者美好的情怀。
3.文章运用了哪些形容词,说说它们为什么用得好?你还能看出用了哪些写法增强了表达效果吗?
运用的形容词,如:蔚蓝、光明、青春、幸福、精美华丽、年轻、快乐、和煦、愉悦、爽朗、愉快、精美绝伦、五彩缤纷、甜滋滋……这些词语之所以用得好,是因为作者运用这些词语充分描写了想像中的美好世界。
比喻:珍珠似的浪花,一些岛上像下雨似的朝我们身上飘洒白玫瑰花和铃兰花。
4.关于本文究竟有没有运用“象征”手法。
这篇文章运用了“象征”手法,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文中的大海,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海,而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海。但是,这里的象征,宜从整体理解,不可支离破碎地分析具体每景每物的象征意义,不必在概念上纠缠不清,而应该在阅读中理解文章对大海的艺术描写及其象征意义。
5.怎样将《蔚蓝的王国》和《天上的街市》中所想像的世界进行比较?
虽然两文的作者不同,写作年代不同,但都有丰富的想像——本单元的四篇文章都有丰富的想像,“单元学习目标”中,也要求我们了解想像的作用。两者都描写了想像中的美好世界,都是把想像中的世界和现实中的世界作对比,寄托了自己的感情和理想,至于其不同点,可以从想像的世界是否是生活中的确存在的事物、描写是否具体、丰富等方面来进行比较。
课外合作探究
你见过大诲吧,——在现实中,在荧屏中,你热爱大海向往大海吗?让你心飞翔在大诲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它富有情感地描述出来好吗?
开拓学习新视野
品味语言之美
含英咀华
屠格涅夫的一些名言
●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屠格涅夫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屠格涅夫
●凡事只要看得淡些,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只要不因愤怒而夸大事态,就没有什么事情值得生气的了。——屠格涅夫
●幸福没有明天,也没有昨天,它不怀念过去,也不向往未来;它只有现在。——屠格涅夫
●我们的生命虽然短暂而且渺小,但是伟大的一切都由人的手所造成。人生在世,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崇高的任务,那就是他的无上的快乐。——屠格涅夫
●明天,明天,还有明天,人们都在这样安慰自己,殊不知这个明天,就足以把他们送进坟墓。——屠格涅夫
●没有一种不幸可与失掉时间相比。——屠格涅夫
●学问是光明,无知是黑暗。——屠格涅夫
●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屠格涅夫
妙语珍藏
美,有时是不能采摘的。
比如,早晨的露珠玲珑晶莹,不过,一旦把它们采集下来,那珍珠般的光泽就会立刻荡然无存。
美,有时是不能近观的。
比如,远山如黛,美丽而且神奇,可当你真的走近了它,才发现那不过是一大堆冷漠的石头。
美,有时是不能触摸的。
比如,水中的月影清亮亮的,足以让你想起恋人的眼神,可你只要伸手一碰,那美丽的明媚就会立刻碎掉!
因此,总是想把美采摘到自己篮子里的人,常常会收获许多失望。
正如树上的花朵,把它采摘回家,她只会感伤无奈地走向枯萎,反之,因为爱它把她留在树上,那美丽的笑容才有了真正的生命!
啊!
美感原来是一种近乎神圣的感觉。
想欣赏美吗?请先拥有最佳的心态。
想走近美吗?请从珍惜与呵护傲做起。
想采摘美吗 那就千万小心,可别把美糟踏了……
——摘自《美,盼着善待……》
聆听名作弦音
也说“三宝”
董保纲
在今年的春节晚会上,最优美动听的歌曲应该是那首《吉祥三宝》了。这首歌的歌词更是有着深远的意境:爸爸,哎!太阳出来月亮回家了吗?对啦!星星出来太阳去哪里啦?在天上!我怎么找也找不到它?它回家啦!太阳星星月亮就是吉祥的一家!……宝贝,啊?爸爸像太阳照着妈妈!那妈妈呢?妈妈像绿叶托着红花!我呢?你像种子一样正在发芽!我们三个就是吉祥如意的一家!
相信每一个听罢《吉祥三宝》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在心中浮现一个美好的画面:春暖花开,绿意浓浓,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天高云淡风轻,阳光一片明媚,幸福的一家三口在天地之间欢快地舞蹈、倘佯。这才是一种真正的纯美与和谐。
一般来说,珍贵的东西被称之为“宝”,而中国人又善于总结,记得很小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讲过——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从那时起,我们就知道了勤奋和智慧是人生中最可贵的。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听到越来越多的关于“三件宝”的总结。比如有人说:家有三件宝:丑妻、破屋、烂棉袄。“丑、破、烂”自然说的是旧社会,然而,妻子、房子和衣服确实是人生致宝,缺之则不完美。还有一种说法:家有三件宝,鸡叫狗咬娃娃吵。试想,在鸡鸣狗叫的农家田园,男耕田、女织布,哺育幼儿,自然也是其乐融融。
自古以来,人们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子对他的理想的执政者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能够坚守并实行治国的“三宝”。他说:“我有三宝,持而守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故能器长。”(《老子》67章)老子认为,“慈”、“俭”和“退让”三者是治理国家的三个法宝,也就是他理想的执政者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建国后曾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元帅在战争年代也有三件宝:球队、报社、文工团。他常说,文体活动开展得好不好,能看出这支部队的作风和战斗力。
在地域方面,流传的关于“三件宝”的说法更是多不胜数、不一而足。比如广东三件宝:陈皮、老姜、禾杆草;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天津三宝:鼓楼、炮台、铃铛阁;甘肃三宝:兰州水烟、河曲马、白兰瓜;青海三宝:鹿茸、麝香、冬虫草;台湾三宝:甘蔗、细草席、防蛀樟脑等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宝”的内容也在不断出新。都说成熟的男人有三件宝:领带、腰带、剃须刀。成功男人自然要将讲究一些品位,然而,如果一味地把成功男人追求的目标锁定在领带、腰带之类,则不免有些俗气。
有人总结出人生幸福的三件宝:吃得下饭,睡得着觉,笑得出来。这三件宝初看似乎是说一个人的身体状况极佳,仔细琢磨便会知道,能否做到这三点还看一个人的心境,对于那些功利心严重的人,或者一心只想着钻营的人而言,绝对难以拥有这三件宝。倒是那些淡泊名利、知足长乐的人才真正能体会其中妙处。
独坐静思之时,我们是否也想一想,我们的身边或者我们的内心又有几件宝?
[点评]
珍贵的东西被称之为“宝”,作者由歌曲《吉祥三宝》想到人生的各种宝,从古代说到今朝,从个人说到地区,作者联想丰富,知识全面。作者说到的人生幸福的三件宝,更让人深思。是啊,健康是宝,平安是服,淡泊名利、知足长乐才是我们内心的宝。
闲看时尚旋风
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
陆勇强
一位名叫薛瓦勒的乡村邮差每天徒步奔走在乡村之间。有一天,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被一块石头绊倒了。
??他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准备再走。可是他突然发现绊倒他的那块石头的样子十分奇异。他拾起那块石头,左看右看,便有些爱不释手了。
??于是,他把那块石头放在了自己的邮包里。村子里的人看到他的邮包里除了信之外,还有一块沉重的石头,感到很奇怪,人们好意地劝他:"把它扔了,你每天要走那么多路,这可是个不小的负担。"
??他却取出那块石头,炫耀着说:"你们谁见过这样美丽的石头?"
??人们都笑了,说:"这样的石头山上到处都是,够你捡一辈子的。"
??他回家后疲惫地睡在床上,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用这样美丽的石头建造一座城堡那将会多么迷人。于是,他每天在送信的途中寻找石头,每天总是带回一块,不久,他便收集了一大堆奇形怪状的石头,但建造城堡还远远不够。
??于是,他开始推着独轮车送信,只要发现他中意的石头都会往独轮车上装。
??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过上一天安乐的日子,白天他是一个邮差和一个运送石头的苦力,晚上他又是一个建筑师,他按照自己天马行空的思维来垒造自己的城堡。
??对于他的行为,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认为他的精神出了问题。
??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不停地寻找石头,运输石头,堆积石头,在他的偏僻住处,出现许多错落有致的城堡,有清真寺式的,有印度神教式的,有基督教式的……当地人都知道有这样一个性格偏执沉默不语的邮差,在干一些如同小孩子筑沙堡的游戏。
??1905年,法国一家报社的记者偶然发现了这群低矮的城堡,这里的风景和城堡的建筑格局令他叹为观止。他为此写了一篇介绍薛瓦勒的文章,文章刊出后,薛瓦勒迅速成为新闻人物。许多人都慕名前来参观城堡,连当时最有声望的毕加索也专程参观了薛瓦勒的建筑。
??现在,这个城堡成为法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点,它的名字就叫做"邮差薛瓦勒之理想宫"。
??在城堡的石块上,薛瓦勒当年的许多刻痕还清晰可见,有一句就刻在入口处一块石头上:"我想知道一块有了愿望的石头能走多远。"据说,这就是那块当年绊倒过薛瓦勒的石头。
[品评]
“一块有了愿望的石头能走多远?”薛瓦勒给了我们最精彩的答案。愿望是一种源于心灵的召唤,这种召唤带给自己的是一种温柔的冲撞;是源自生命最本真的悸动和低语;是为此而乐此不彼,执着追求的梦想。善待自己的每一个愿望吧,这样会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