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据人民网报道,2015年9月底前扬州隋炀帝墓遗址公园将建成一期工程,并对民众开放.下列关于隋炀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建立隋朝,使南北重归统一
B.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C.开凿了大运河
D.618年,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2.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
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C.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3.假如你能够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唐朝,不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
A.到赵州桥上散步
B.阅读《金刚经》
C.看阎立本作画
D.到东京城内的“勾栏”看演出
4.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实践活动以“照镜子、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历史上,唐太宗也以一位著名的谏臣为镜子虚心纳谏,这位先后进谏二百多次的谏臣是( )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寇准
5.科举制正式诞生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处于同一时期?( )
A.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B.“贞观之治”
C.澶渊之盟
D.陈桥兵变
6.青年周凯武艺高强,善于骑射,后被当地州官选送参加武举考试,结果考中.此事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武则天
7.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美的是哪个朝代的瓷器?(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8.《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该材料反映宋代( )
A.社会分工完成
B.市民生活丰富
C.民间艺术精湛
D.边境贸易繁荣
9.“有的事件是正义的,但却可能不具备进步意义.”下列哪一项与此相符?( )
A.文天祥抗元
B.元朝凿运河
C.蒙古灭金
D.元朝推行行省制度
10.宋代出现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是( )
A.各民族融和进一步加强
B.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
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
D.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11.《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作什么的地方( )
A.“坊”中
B.“市”中
C.“瓦子”中
D.“夜市”中
12.金庸武侠小说著《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南宋
13.下列没有统一全国的朝代是(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14.《元史 地理志》中说:“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世祖为实现对其广阔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 )
A.郡县制度
B.分封制度
C.行省制度
D.禅让制度
15.文登市境内的圣经山“东华宫”旧址上留有皇庆六年
A.北宋
B.元朝
C.隋朝
D.唐朝
16.北京第一次成为统一的封建王朝的都城是在( )
A..隋朝
B..金
C..元朝
D..明朝
17.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的原因是:( )
①南方战祸较少,相对稳定
②许多中原人民流落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③各国重兴修水利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于北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下列民族形成最晚的是( )
A.汉族
B.蒙古族
C.回族
D.羌族
19.如图中人物的主要贡献是( )
A.反抗辽的压迫
B.灭西夏、金
C.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D.定国号元,统一全国
20.《中国通史》是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制作出品的百集大型纪录片.下列属于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是( )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元史》
二、材料分析题(21题12分22题12分23题11分24题15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A、B、C是辽、北宋、西夏的都城,当时分别称什么?宋辽议和的名称叫什么?
(2)图二中是南宋的都城,当时称什么?是今天的哪里?隋朝时这里称为什么?B是金的都城,当时称什么?C处为宋金议和后的分界线,这是哪里?南宋抗金将领是谁?宋金议和的时间是哪年?
(3)依据这两幅地图请你归纳这一时期的形势有什么特点?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他,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孙中山选集》
(1)我国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是在什么时期?北宋时,谁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多少年?
(2)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什么指南仪器?什么时候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事业?由什么人传入欧洲?
(3)火药是我国古代什么人发明的?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是在什么时期?举出两个当时的火药武器名称。
(4)除了以上发明外,我国“四大发明”中还有什么发明?面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你有何感想?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宋高宗
(1)宋高宗为什么说“市舶之利最厚”?宋朝对海外贸易采取什么政策?
(2)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叫什么?宋代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的 位。 、 是闻名世界的两个大商港。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南”﹣﹣﹣《宋史》
(3)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南宋时期的纸币是
(4)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什么时候?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什么地区?
(5)通过学习宋朝的海外贸易政策,你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建议?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人”是古时对中国人的一种称谓,见证了唐朝在世界上的盛名与辉煌。
(1)唐朝先后出现了哪两个清明时期?
(2)唐朝时中外往密切,六次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高僧是谁?唐朝对日本的影响有哪些?(2例)
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谁?他以亲身见闻写成了一部什么书?这部书有何影响?
(3)举出两项唐朝在世界上有影响的成就。
材料二: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经世大典叙录 官制》
(4)为对全国实行有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和地方进行了怎样的管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哪个朝代?
(5)西藏在哪个朝代成为中央正式的行政区?
(6)元朝时加强对 (今台湾)的管辖。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据人民网报道,2015年9月底前扬州隋炀帝墓遗址公园将建成一期工程,并对民众开放.下列关于隋炀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建立隋朝,使南北重归统一
B.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C.开凿了大运河
D.618年,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考点】隋朝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隋炀帝的贡献.
【解答】A选项是隋文帝的历史功绩.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故选A.
2.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
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C.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考点】隋朝大运河.
【分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四段.
【解答】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从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大运河,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故选B.
3.假如你能够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唐朝,不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
A.到赵州桥上散步
B.阅读《金刚经》
C.看阎立本作画
D.到东京城内的“勾栏”看演出
【考点】盛唐的社会气象.
【分析】本题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
【解答】A.赵州桥修建于隋朝.
B.《金刚经》印制于唐朝.
C.莫高窟大部分开凿于隋唐时期.
D.娱乐场所瓦舍出现于宋代,瓦舍中有看棚、勾栏,大的可容纳数千人.
故选D.
4.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实践活动以“照镜子、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历史上,唐太宗也以一位著名的谏臣为镜子虚心纳谏,这位先后进谏二百多次的谏臣是( )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寇准
【考点】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太宗虚心纳谏的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是唐朝有为的皇帝,注重虚心纳谏,魏征是当时著名的谏臣,先后进谏二百多次.
故选A.
5.科举制正式诞生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处于同一时期?( )
A.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B.“贞观之治”
C.澶渊之盟
D.陈桥兵变
【考点】隋朝大运河.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举制度的诞生.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制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来选拔官吏.隋炀帝时还开凿了大运河.
故选A.
6.青年周凯武艺高强,善于骑射,后被当地州官选送参加武举考试,结果考中.此事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武则天
【考点】女皇武则天.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的掌握情况.
【解答】本题考查的是武则天时期的史实.武则天在科举考试方面创立了殿试和武举.
故选D.
7.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美的是哪个朝代的瓷器?(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考点】盛唐的社会气象.
【分析】本题考查了唐朝陶瓷业的相关史实.
【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越窑可知是赞美的唐朝瓷器.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故选A.
8.《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该材料反映宋代( )
A.社会分工完成
B.市民生活丰富
C.民间艺术精湛
D.边境贸易繁荣
【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的生活,把握瓦子的相关内容.
【解答】宋代的瓦子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题目材料是反映了瓦子的场景,体现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故选B.
9.“有的事件是正义的,但却可能不具备进步意义.”下列哪一项与此相符?( )
A.文天祥抗元
B.元朝凿运河
C.蒙古灭金
D.元朝推行行省制度
【考点】元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天祥抗元.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评价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文天祥坚持抗元斗争,他至死不屈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文天祥抗元是正义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元朝的统一是历史的进步,文天祥抗元阻碍了历史的进步,不具有进步意义,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宋代出现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是( )
A.各民族融和进一步加强
B.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
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
D.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宋代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宋代社会气象万千,出现了交子,瓦子,夜市场所,这些场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重心南移,宋代商品经济发达,民族关系复杂多变,整个社会出现了一种气象万千的景象,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1.《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作什么的地方( )
A.“坊”中
B.“市”中
C.“瓦子”中
D.“夜市”中
【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的社会风貌.
【解答】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叫瓦子.宋代许多穷苦人在瓦子中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等.
故选C.
12.金庸武侠小说著《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南宋
【考点】靖康之变和北宋的灭亡.
【分析】本题考查靖康之耻和北宋的灭亡.
【解答】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等人,并掠走典籍、天文仪器以及大批珍宝器物,北宋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靖康之耻”.
故选A.
13.下列没有统一全国的朝代是(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北宋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ABD中的政权都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北宋时期与少数民族政权西夏、辽并立,彼此之间时战时和.故北宋没有实现全国统一.
故选C.
14.《元史 地理志》中说:“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世祖为实现对其广阔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 )
A.郡县制度
B.分封制度
C.行省制度
D.禅让制度
【考点】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行省制.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元朝疆域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世祖实行行省制.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故选C.
15.文登市境内的圣经山“东华宫”旧址上留有皇庆六年
A.北宋
B.元朝
C.隋朝
D.唐朝
【考点】忽必烈建立元朝.
【分析】本题考查了元朝赵孟頫.
【解答】题干给出的赵孟頫是元朝人,元代赵孟頫的画被当时人称颂为“神品”.
故选B.
16.北京第一次成为统一的封建王朝的都城是在( )
A..隋朝
B..金
C..元朝
D..明朝
【考点】忽必烈建立元朝.
【分析】本题考查了相关王朝的都城与统治范围.
【解答】隋朝都城在长安,而金不是统一的封建王朝,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北京),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明朝比元朝晚.
故选C.
17.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的原因是:( )
①南方战祸较少,相对稳定
②许多中原人民流落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③各国重兴修水利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于北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方的农业逐渐超过北方的原因有南方战祸较少,相对稳定,许多中原人民流落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于北方.
故选C.
18.下列民族形成最晚的是( )
A.汉族
B.蒙古族
C.回族
D.羌族
【考点】民族分化政策与民族融合.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民族融合的知识点.
【解答】元朝时期,原来居住于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与汉族、畏吾儿族等长期杂剧,互通婚姻,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回族.回族是选项中最晚形成的民族.
故选C.
19.如图中人物的主要贡献是( )
A.反抗辽的压迫
B.灭西夏、金
C.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D.定国号元,统一全国
【考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知识点.
【解答】材料中的图片是《成吉思汗》的图片,成吉思汗的主要贡献的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
故选C.
20.《中国通史》是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制作出品的百集大型纪录片.下列属于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是( )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元史》
【考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分析】本题考查了《史记》的历史地位.
【解答】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故选A.
二、材料分析题(21题12分22题12分23题11分24题15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A、B、C是辽、北宋、西夏的都城,当时分别称什么?宋辽议和的名称叫什么?
(2)图二中是南宋的都城,当时称什么?是今天的哪里?隋朝时这里称为什么?B是金的都城,当时称什么?C处为宋金议和后的分界线,这是哪里?南宋抗金将领是谁?宋金议和的时间是哪年?
(3)依据这两幅地图请你归纳这一时期的形势有什么特点?
【考点】材料解析题;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和和战.
(2)本题考查宋金对峙和岳飞抗金.
(3)本题考查两宋时期的特点.
【解答】(1)图一中的A、B、C是辽、北宋、西夏的都城,当时分别称上京、东京、兴庆,宋真宗时,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2)图二中是南宋的都城临安,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后来定都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隋朝时这里称为余杭,B是金的都城,宋金议和后金把都城迁都燕京,并改名为中都,C处为宋金议和后的分界线,这是大散关,宋金议和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南宋著名抗金将领是岳飞,他率军收复建康,并取得郾城大捷,1141年,宋金达成议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宋金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3)依据这两幅地图看出,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政权并立,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南宋与金、西夏并立.
故答案为:
(1)上京、东京、兴庆;澶渊之盟.
(2)临安;杭州;余杭;中都;大散关;岳飞;1141年.
(3)政权并立.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他,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孙中山选集》
(1)我国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是在什么时期?北宋时,谁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多少年?
(2)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什么指南仪器?什么时候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事业?由什么人传入欧洲?
(3)火药是我国古代什么人发明的?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是在什么时期?举出两个当时的火药武器名称。
(4)除了以上发明外,我国“四大发明”中还有什么发明?面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你有何感想?
【考点】材料解析题;纸的发明和改进;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印刷术的发明.
(2)本题考查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
(3)本题考查火药的发明和应用.
(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解答】(1)隋唐时期我国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多年.
(2)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并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3)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当时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
火炮
火箭等.
(3)除了以上发明外,我国“四大发明”中还有造纸术,意思对即可.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面对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我们深切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灿烂辉煌,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等等.
故答案为:
(1)隋唐;毕昇;400多年.
(2)司南;北宋;阿拉伯人;突火枪、火炮.
(3)炼丹家;唐朝末年.
(3)造纸术;
面对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我们深切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灿烂辉煌,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等等.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宋高宗
(1)宋高宗为什么说“市舶之利最厚”?宋朝对海外贸易采取什么政策?
(2)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叫什么?宋代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的 首 位。 广州 、 泉州 是闻名世界的两个大商港。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南”﹣﹣﹣《宋史》
(3)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交子 ,南宋时期的纸币是 会子
(4)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什么时候?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什么地区?
(5)通过学习宋朝的海外贸易政策,你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建议?
【考点】材料解析题;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历程;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宋朝的海外贸易.
(2)本题考查宋朝海外贸易及其著名港口.
(3)本题考查北宋的商业.
(4)本题考查南宋经济重心的南移.
(5)本题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概括能力.
【解答】(1)据材料“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可知,材料中的“市舶”是指海外贸易,宋朝统治者重视对外贸易发展(或宋朝海外贸易繁盛),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由此可知,宋朝对海外贸易采取鼓励的政策,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2)宋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宋代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的首位,广州、泉州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3)北宋前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期的纸币是会子.
(4)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言之成理即可,如实行对外开放的对策,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重视科技进步等.
故答案为:
(1)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鼓励.
(2)市舶司;首;广州;泉州.
(3)交子;会子.
(4)南宋;东南.
(5)实行对外开放的对策,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重视科技进步等.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人”是古时对中国人的一种称谓,见证了唐朝在世界上的盛名与辉煌。
(1)唐朝先后出现了哪两个清明时期?
(2)唐朝时中外往密切,六次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高僧是谁?唐朝对日本的影响有哪些?(2例)
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谁?他以亲身见闻写成了一部什么书?这部书有何影响?
(3)举出两项唐朝在世界上有影响的成就。
材料二: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经世大典叙录 官制》
(4)为对全国实行有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和地方进行了怎样的管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哪个朝代?
(5)西藏在哪个朝代成为中央正式的行政区?
(6)元朝时加强对 琉球 (今台湾)的管辖。
【考点】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1)本题考查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本题考查鉴真和尚和玄奘的成就.
(3)本题考查唐朝在世界上有影响的成就.
(4)本题考查元朝对中央和地方的管理.
(5)本题考查西藏成为中央正式的行政区的朝代.
(6)本题考查台湾在元朝时的称呼.
【解答】(1)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出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开元盛世”.
(2)唐天宝二年,鉴真和尚应日本高僧荣睿、普照之邀东渡传教,但连续5次因风阻未果.十二年十月二十九日,69岁高龄的鉴真携带大量佛经和艺术品,从常熟鹿苑(今属苏州张家港)黄泗浦入海,开始了第六次东渡.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在次年抵达奈良,实现了东渡弘法和传播华夏文化的宏愿.日本以唐朝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参照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社会生活至今保留了唐朝人的某些风尚;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天竺,材料二中的“秦王”指唐太宗,玄奘西游天竺,以亲身见闻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3)据所学可知,唐朝成就显著,如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的发展,除了唐三彩以外,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是了为有名;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隋唐时期的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等,其中唐朝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4)由于元朝疆域广大,为了有效实行控制地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元统治者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就是从元朝开始的.
(5)西藏正式归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元朝,元朝时加强对西藏的管理,由设在中央的宣政院对其进行管辖,西藏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元朝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琉球(今台湾).
故答案为:
(1)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鉴真;以唐朝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参照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社会生活至今保留了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等等;玄奘;《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为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3)《金刚经》;唐三彩等等.
(4)中书省;行中书省;元.
(5)元.
(6)琉球.
2016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