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黄河 课件+教案 (5)

文档属性

名称 保卫黄河 课件+教案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0-27 12:42:47

文档简介

保卫黄河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结合欣赏《保卫黄河》,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
2.通过学习歌曲《保卫黄河》,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不同音乐形象以及音乐的时代表现力。
3.通过听赏、对比等方式了解音乐表现的多种形式;结合音乐要素,感受音乐的情绪、风格及内涵。
4.感受作品磅礴的气势以及所蕴含的爱国情感,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听赏、对比等方式了解音乐表现的多种形式;结合音乐要素,感受音乐的情绪、风格及内涵。
教学难点:感受作品磅礴的气势以及所蕴含的爱国情感,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解决方法:通过欣赏、分析、感受、对比、表现等多种方式,自主探究,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活动
1.欣赏歌曲《保卫黄河》。
2.介绍冼星海,直奔主题。
3.完整地听赏《保卫黄河》。
边看边思考:片段中描绘了怎样的场面?
了解曲作家、作品背景及歌曲演唱形式。
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积累,通过听觉、视觉感受,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感受音乐片段中的场景和氛围,以情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活动2【活动】讲授
1.课件出示歌谱。
2.跟琴哼唱旋律。
3.加入歌词演唱。
4.解决问题。
5.完整演唱歌曲。
6.歌曲处理。
7.欣赏童声齐唱《保卫黄河》。
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讨论分析,学唱歌曲。
找出旋律的规律(附点、切分、休止等节奏)。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唱歌教学中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准完整演唱歌曲。运用学生自学自助、听辨比较法,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最终能熟练完整地演唱。
让学生分析交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为进一步表现歌曲作铺垫。
活动3【活动】再欣赏
1.欣赏二部轮唱。
2.听艺术家朗诵。
3.让学生尝试朗诵。
4.朗诵后接齐唱、轮唱(诗歌连唱形式)。
聆听并说说对歌曲的感受。
学唱两部轮唱。
加朗诵体验诗歌连唱这一演唱形式。
让学生感受轮唱的效果和特点,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二部轮唱。掌握轮唱的基本技能。
活动4【讲授】拓展延伸
1.欣赏舞蹈《保卫黄河》。
2.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
3.教师指挥学生再次演唱歌曲。
谈谈观后感受,体验不同形式的《保卫黄河》。
激昂地演唱歌曲《保卫黄河》。
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所带来的特殊效果。以此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课件18张PPT。《保卫黄河》欣赏课件下一页 泾川县丰台中学刘丽华《保卫黄河》欣赏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1.作者简介2.初听音乐3.分段听赏4.课堂小结
(1913~2002 )
中国诗人,文学评论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主要作品《五月的鲜花》等。 光未然 (1905-1945),广东番禺人,人民音乐家。出身于贫苦的船工家庭。在中学时开始学习音乐。1926年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学习小提琴及作曲理论。192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1929年赴法国巴黎深造。1935年结业于巴黎音乐戏剧学院由著名作曲家杜卡领导的高级作曲班,并于同年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音乐家介绍冼星海 分段听赏齐唱 、
二部轮唱、
三部轮唱、
齐唱。演唱形式歌曲是什么演唱形式?表达怎样的心情?欣赏第一段 第一段的演唱形式:所表达的心情: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日齐唱:齐唱是多人一起演唱同一段旋律歌曲的演唱形式与第一段有什么不同?
有几个声部演唱?欣赏第二段第 二 段 演 唱 形 式:二部轮唱:是有两个声部分不同的先后顺序演唱同一段旋律的轮唱形式。 二轮唱《保卫黄河》强调重拍 同学们,刚才我们的演唱的声音效果像什么? 表达的音乐形象:
此起彼伏的海浪 让我们感受到此起彼伏的抗日浪潮。 欣赏第三段这段音乐采用了
什么演唱形式? 第 三 遍 演 唱 形 式:三部轮唱作曲家运用三部轮唱,他想要表达什么样的心情? 随着人们不断的加入,声音不断的加强,表现抗日的力量从小变大,由弱到强 。欣赏第四段歌曲是什么演唱形式?
跟第一段的齐唱有什么不同?第 四 遍 的 演 唱 形 式:齐 唱力度加强,速度加快,音调升高
听赏小结课 堂 小 结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的母亲河, 她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民。过去的人们用自己的鲜血保卫着我们的母亲河,现在在座的各位同学,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为将来建设我们的祖国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做一名无愧的炎黄子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