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9课《幼时记趣》精品备课资料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9课《幼时记趣》精品备课资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27 22:42:5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幼时记趣
语言知识积累
【音形积累】
【字词】
1、难读字词。
童稚(zhì)
藐(miǎo)小
纹(wén)理
鹤唳(lì)
怡(yí)然
拟(nǐ)作
凹(āo)凸
(tū)
瓦砾(lì)
丘壑(hè)
庞(páng)然
癞(lài)蛤蟆
鹤(hè)
2、多音字。
qiáng
(强大)
jiān(空间)
chù(处所)



jiàng(倔强)
jiàn(间隔)
chǔ(处理)
3、形近字。

páng
(庞然)


(拨弄)


(拟人)

chǒng
(宠物)


(拔河)


(相似)
4、词语释义。
心之所向:心中想象的景观。
神游其中:想象在里面游历的情景。
怡然:喜悦的样子。
丛杂:多而杂乱。
素帐:白色蚊帐。
张目:睁大眼睛。
私:私下,这里指“自己”。
自得:自己感到得意或安闲舒适。
5、成语积累。
明察秋毫:眼力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明:眼力。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极细小的东西。
庞然大物:很大的东西。
怡然自得:安闲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6、多义字。
故时有物外之趣
(助词,的)
昂首观之
(代词,指蚊)
项为之强
(代词,指“昂首观之”)

心之所向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观之正浓
(代词,指“二虫”)
驱之别院
(代词,指蛤蟆)
项为之强(因为)

二虫尽为所吞(被)
以丛草为林(当作,作为)

作青云白鹤观(景象)
昂首观之(看)

必细察其纹理(代词,指所观察之物)
蹲其身(代词,指自己)
7、词类活用
鞭数十:鞭原意为鞭子,名词,文中意为用鞭子抽打,活用为动词。
8、通假字。
“强”:通“僵”,僵硬。
“邱”:通“丘”,土山。
9、省略句。
群鹤舞(于)空
介词的省略
驱之(于)别院
介词的省略
使(之)与台齐
宾语的省略
10、固定句式。
作……观:当作……看。
以……为……:把……当作……。
……为所……:……被……,表示被动。
教材文体感知
【品思题目】
《童趣》是作者追忆童年生活的一篇极有情趣的散文,生动描述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蟆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全文围绕物外之“趣”着墨。“趣”在事中:视蚊子如群鹤舞于空中,视丛草、虫蚊、土砾的“小天地”为人之“大世界”;视虫斗,鞭虾蟆;“趣”在物外:儿童的世界里,好奇心、想象力超乎物外。“趣”在文真:作者心有所动,自然下笔为文,于细腻中见真实体验,涉文成趣。
【走近作者】
作者沈复,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卒年不详。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工诗画、散文。至今未发现有关他生平的文字记载。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陈芸感情甚笃,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历尽坎坷。妻死后,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浮生六记》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据考证,最后两卷系伪作,文字亦不如前。
作者以朴实的文笔,记叙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欢愉与愁苦两相对照,真切动人。书中描述了他和妻子志趣相投,伉俪情深,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道光二十九年(1849)王韬曾为书作跋,称赞此书“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
研习教材重难点
语篇结构分析
《童趣》一文中,作者沈复追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反映了儿童丰富的想像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文章没有连贯的情节,只是先总后分地叙述了童年生活的趣事。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童年时视觉敏锐,喜欢细致地观察事物,常有意想的乐趣。
第二部分(第2段至篇末),具体写童年观察景物的奇趣。
语篇脉络梳理
夏蚊成雷——群鹤舞空
观蚊如鹤
留蚊于素帐徐喷以烟——青云白鹤
丛草虫蚁——森林野兽
物外之趣
神游山林
明察秋毫
凹凸土砾——山丘深壑
想象奇特
二虫斗草间(兴趣止浓)
鞭打蛤蟆
蛤蟆赶来吞食(呀然惊恐)
捉鞭驱蛄蟥(神定怨怒)
重点语段品读
【译文】
余忆童稚时,

张目
对日,
明察
秋毫。
见藐小微物,
回忆我小时候,(视力特别好)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能看清楚极其细小的东西。(只要)见到细微的

细察

纹理。

时有
物外
之趣。
东西,一定要仔细察看它的纹理。因此常常产生超然物外的乐趣。
【体会】“忆童稚时”交代所写事之时间。“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说明“我”有观察事物的好眼力。“必细察”强调了对观察的特别爱好和观察的仔细。



雷,

拟作
群鹤
舞空。
夏天(的傍晚)蚊子成群结队地飞,嗡嗡地叫声像闷雷,(我)暗暗地把他们比作一群鹤在空中飞舞。


所向,

或千或百
果然

也。
昂首观之,



强。又


我心里这样想,那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了鹤了。(我)昂着头看,脖子也累得发僵了。(我)又把蚊

素帐
中,



烟,
使

冲烟
飞鸣,

青云
白鹤
观,
子留在白色的睡帐中,慢慢地用烟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飞叫,(我把这个景象)比做青云白鹤的景观,




云端,
怡然

快。
果然它们就像白鹤在云端飞鸣,我高兴得(不停地拍手)叫好。
【品味】两个“果”字,强调了想象情景的逼真。作者之所以能达到观蚊如鹤如此高妙的境地,关键在于“心之所向”,在于作者善于联想与想象。

土墙
凹凸
处,
花台
小草
丛杂
处,常蹲其身,
使


齐,


我常在土墙凹凸不平的地方,花台旁小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来,让身子和花台一样高,聚精会神地

视。

丛草

林,

虫蚁

兽,以
土砾
凸者

邱,凹者

壑,
仔细观察。把草丛看做树林,把虫蚁想象为野兽,把凸起的土块比做山丘,把低洼的地方比做壕沟,(我)
神游其中,
怡然
自得。
便在其中,安闲自在地神游。
【体会】此段突出了视小为大、胸中有壑的“神游”之乐。作者由丛草、虫蚁、土砾联想到自然山林、野兽的美景,进入了心旷神怡之境,丰富了美丽的感受,获得移情入境、小中见大、微中见奇的欣赏效果。

日,

二虫


间,



浓,忽

庞然大物,
拔山
倒树
而来,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争斗,看得兴致正浓时,突然一个家伙掀倒“山”压倒“树”走来,


癞蛤蟆
也。
舌一吐

二虫
尽为所吞。

年幼,

出神,
原来是一只癞蛤蟆。(它)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吞掉了。(当时)我年幼,正在出神地看(那两只
不觉
呀然
惊恐;

定,

蛤蟆,

小虫争斗),(癞蛤蟆的到来)不觉得使我猛然一惊;(等我)神情安定下来,(便)捉住了这蛤蟆,抽了它

十,


别院。
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了。
【品味】描写蛤蟆扑来的情状,用“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形容势猛,力气大,绘声绘色,活灵活现。这里视小为大,大词小用,着力表现幼时所见蛤蟆捕捉小虫的情状。鞭打蛤蟆,驱之别院,表现幼时所见蛤蟆捕捉小虫的情状。鞭打蛤蟆,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的心灵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朴素感情。
【品味】群鹤舞空图、鹤唳云端图、山林百兽图,以及由“角斗”、“飞来横祸”、“惩恶”三个镜头所组成的连环画,让我们移情入境,通过儿童小中见大、微中见奇的眼光感受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对话·争鸣】本文所叙述的三件趣事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剖析:三件趣事的写作顺序是由室内写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从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凹凸处拟作“林、兽、丘、壑”,再到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所以,这三件趣事的顺序不可以调换位置。
整体感悟鉴赏
这是作者追记童年生活的一篇极有情趣的散文中心,选取三个典型事例进行记叙。
首先,总叙“物外之趣”。叙述了作者幼时眼力很强,又十分爱好观察,因而时常获得与众不同的乐趣。这就自然引出下文对“物外之趣”的具体分述。
然后,具体记述各种“物外之趣”。
第一,观蚊如鹤之趣。先写观赏群鹤舞空图,是奇特想象之一。接着,写观赏白鹤青云图,是奇特想像之二。这里,描写了观蚊如鹤的两个画面。作者为此心神专注,兴味盎然。蚊不是鹤,但作者“私拟作群鹤舞空”,“作青云白鹤观”,于是在作者眼里,蚊“果然鹤也”,“果如鹤唳云端”了。两个“果”字,强调了想像情景的逼真。作者所以能达到观蚊如鹤如此高妙的境地,关键在于“心之所向”,在于作者善于想像与联想。这里作者不是单凭视觉去接触画面,而是心有所向,凭借主观想像去感受画面。当然这种主观想像是合理的,因为蚊与鹤有形似声似之处。正由于这种想像是合乎情理的,所以作者能够进入一种观察自如的神奇、美妙的境界。
第二,写神游山林之趣,是奇特想像之三。这里叙述了观察的地点、身体的姿势、观察的角度。强调了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而注意力是心与目并用的。这里突出了视小为大、胸有丘壑的“神游”之乐。作者由丛草、虫蚁、土砾联想到自然山林、野兽的美景,进入了心旷神怡之境,丰富了美的感受,获得移情入境、小中见大、微中见奇的欣赏效果。当然,这种想像和乐趣与作者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是密切相关的。缺乏知识和生活,也就无从想像,自然也就没有神游的感受。
第三,写蛤蟆吞虫、自己鞭打蛤蟆的情景。描写蛤蟆扑来的情状,用“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形容来势猛,力气大,绘声绘色,活灵活现。这里视小为大,大词小用,着力表现幼时所见蛤蟆捕捉小虫的情状。鞭打蛤蟆,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的心灵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朴素感情。
疑难问题探究
1、癞蛤蟆比起人来确实是微不足道的,为什么童年的“我”会觉得它是“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呢?
童年时代的“我”“能张日对日,明察秋毫”,也就是说“我”有观察事物的好眼力。另外,“我”又特别爱好观察,加上”我”能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出发,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观察事物,进而进行想象和联想,“心之所向”,所以“我”能观蚊成鹤。能把繁茂的杂草看作树林,把昆虫蚂蚁看作野兽,把泥土瓦砾看成丘谷。这样把微不足道的癞蛤蟆看成“庞然大物”,把癞蛤蟆扑向小虫说成是“拔山倒树而来”,也就很自然,很真实了。
2、课文围绕“记趣”这一中心,选择了哪些事例进行记叙?作者笔下的种种事物为何能写得如此真实生动,富有生活情趣?
课文先总叙“物外之趣”,然后具体记叙各种“物外之趣”:观蚊如鹤之趣,神游山林之趣,鞭打蛤蟆之趣。其中第一件趣事里描绘了两幅图画,一为群鹤舞空图,一为青云白鹤图,在这件趣事里,作者连用两个“果”字,强调了情景的逼真。而神游山林之趣里,不仅有前面所述的逼真感,更突出了视小为大,胸有丘壑的神游之乐。作者联想自然山水之美,进人心旷神怡之境,丰富美的感受,获得了移情入境、小中见大、微中见奇的欣赏效果。而鞭打蛤蟆中描写蛤蟆扑来的情状,用“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形容来势猛,力气大,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总的来说,这些事物之所以如此真实生动,富有情趣,关键来自于作者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3、你认为观察和想象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作者观察细致,想像奇特。文中很注意观察的描写,对藐小微物,“细察”其纹理;对丛草、虫蚁、土砾,“定目细视”;对二虫相斗,观之“出神”。这样的观察,实际上是“观”与“察”同时进行的。“察”这个动作本身就含有思考的意思。因此,观察促进了想像和联想。观察越细致,联想就越丰富,想像就越奇特。例如,把飞舞的蚊群,想像为“群鹤舞空”,;把蚊群冲烟飞鸣,想像为“鹤唳云端”;把丛草想像为森林,虫蚁想像为野兽,上砾想像为丘谷。这些都是由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观察、想像的;而这里的联想和想像,又是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的,因而事物形象的描写真实、生动,富有牛活情趣。
课外合作探究1、《幼时记趣》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作者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写出幼时的“物外之趣”。联系本文或其他作品中,表现作者联想和想象力的例子,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提示:A、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这些句子,作者都进行了想象。B、这些诗句,既能体现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又离不开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C、本文之所以写得如此生动有趣,是因为作者善于观察,才能于“藐小微物”身上,获得如此多的乐趣。所以,我们也应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这样才能使自己作文时“为有源头活水来”。D、“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们只要在平时多观察,多联想,总会有一天,我们也会有“神游物外”的感觉,那时作文时,思维将更开阔,下笔将更有神。
开拓学习新视野
品味语言之美
含英咀华
童年在我们的印象里总是那么的无忧无虑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扬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拂堤扬柳醉春烟》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
居》
妙语珍藏
秋意尚浓,恍然就到了初冬,一轮橙黄明净的初冬月挂在西南山坡上,低垂圆满,硕大清新。夜幕中的山峰错落而列,连绵起伏,像一片波涛磅礴在融融的月光下,这月光山色太美了!一种美好亲切的感觉顿从心底潫起,融化在这月光中。

独自徜徉在月色里,白天必须思虑萦怀甚至忧戚的,此刻全忘了。如此美丽的月光,会使心灵深处的珍藏开出花朵,连痛楚也会变得美丽。但这月色更多的是使我身心放松,呼吸都变得轻微均匀。我像一条游到清水里“偷清”的鱼,浮在月光里,吮月华,汲清辉,或停泊或徘徊,如醉如痴。

橙黄的月,橙黄的光里浮悬着轻轻的霜。清虚的夜空里,我仿佛感觉到了月光的流泻,感觉到了月光的韵律领悟到人的情感与月光波动的相依相融;在这柔和美丽的月光下,只要一凝神一动情,仿佛就能听到低徊优美的《梁祝》曲,看到飘逸如梦的《天鹅湖》…‥难道这些作品的诞生也经历了月光的孕育和浇灌?

大山相互枕藉着、依偎着,匍匐在朦胧的月色里安详地睡了。山上的树木紧挨着、拥抱着,进入梦乡,经月光照耀的山林,竟如仙境。松树等乔木高高的婆娑的树冠,如伞如云,像幽幽夜幕里的泼墨画。山在呼吸,树在呼吸,夜在呼吸……此刻凝目,能看到天涯;此刻倾听,可听及海角。

独处月下,平和安宁的心灵,在接受月光平和而睿智的审视。人生一瞬,人生是美好的,人的心灵也应该是美好的,我们的所作所为应无愧于这美好的世界,无愧于这美好的月光;美好的心灵才能照进美好的月光,心灵美好的人,才敢于独自静静地面对这美好的月色而灵魂安宁。
——选自余伟的《初冬的月亮》
聆听名作弦音



  
骆文

之所以叫他纤儿,只因他才14岁。8岁起就随他爹走船。巫山到巫溪上水,巫溪到巫山下水。350多里水路已经来回多趟。

 有一年春夏之交,正发麦黄水,水位陡升,爹在激浪中撵着漩子救人,一直没回来。纤儿哭得两眼昏花。这时,他似乎懂得死是什么:人,一去就不回来了。人,究竟要走多少路 长路还是短途 问妈妈,妈妈只知道哭……

 不上12岁,他就到前村一家铁驳子船找活去了。主人说得好凶:“要想一顿吃上一海碗饭,只有跑纤走滩。”

 他熟悉峡谷,熟悉岩壁。他熟悉不尽的苍山和小小丘陵怀抱的大河。在这活水地,爸爸足蹬石头手扒沙,任什么苦都揣在怀里,走着脚下的路。“河埠人生成走船的命。”爸爸这样说。纤儿点头答应主人家了。他知道兴许有重重的东西把自己压瘫,可是他不懂自怜,更不晓得自艾。

 他不是长脚鹭鸶,飞不起。他不是短腿黄羊,跑不开。佝着腰,伏着地,只能走—步踩一步砺石,紧拉满载的铁驳,不到20里,脚就打起血泡。眼眶有点潮,不哭,一想到妈妈,泪滴就咽进肚里了。

 如今有的城里人爱唱什么纤绳荡悠悠。果真那样,上水船吃劲,挽纤人一松劲,绳子就弯成了弧,但这时船老板就骂开了:“你劲儿屙在粪坑了 ”也有人喜欢跟着电视唱:妹妹坐船头,哥哥岸上走……这又从何说起 船家七十二忌,他们总是请女的坐进船舱。他们累得喘不过气,哪来那种闲情

 妈妈种了两块挂坡田,包谷扬过了花,一瞧,结的棒子怎么那样瘪 红苕年年抽藤,年年成薯只半个拳头大小。“要龙要虎,不如要土”,可地瘦人瘠,能起360个五更,却有百来天没米下锅。饿晕了也要省,他把省下的芋头带回家。妈妈哪舍得咽一口

 人家说:“鱼鳞片腊梅树天生的,一片一片,好香好香。”纤儿却摇头,反倒问:“树有什么好看 ”人家说:“县城的鱼,一筐一筐,好鲜好鲜。”纤儿回了话:“天天河下走,哪见过一根鱼骨 ”有人问他:“一路慈竹绿油油,一路野花清香爱人,你没有……,’纤儿告诉他:“我眼皮底下石头最多,沙最厚。我只能看见勒在肩上的纤,像是井圈嵌着井绳……”其实,你毋须问,他有他粗糙的天地。

 只有一回,他走到家,见妈妈遇到个好年景现出来喜悦,他高兴地学唱起山歌了。妈妈说:“娃,今个可以喝上二两酒了。”他生命中从没有包容过这样的快乐,拿着瓶子鼓足劲走到村头小店。一边走一边想:爸爸要在,他定会把我喝倒。那一刻,纤儿忘掉了四时愁云,脸上也显不出什么皱纹了。不过明天还要上路,哪管那冲积的卵石。

 一季水一季船,滩汹也好,风急也好,什么河都要趟,什么坡都该上,在纤儿的眼里,人间没有难行路。

  
(原载《散文》,略有删改)
[点评]
《纤儿》是篇短小的散文,但依靠传神的细节,写出了人物的“神”,文中船主的话虽寥寥,却写出了其对穷人凶狠如狼的一面;写其父亲“撵着漩子救人”而死,虽是一笔带过,却也写出了纤儿性格中闪光之处的形成之由。另外,纤儿一想到妈妈,“泪滴就咽进肚里”,写他“把省下的芋头带家”,这些细节都使我们走进了人物丰富感人的内心世界。让人回味引人思索的还有写那首与纤夫有关的颇为走红的流行歌曲的那段文字。
闲看时尚旋风
一窠八哥的谜

牛汉

小时候,我不会养乌,却有探险和猎取神秘事物的野性。有一年的麦收季节,听说城墙上出观了一窠八哥,我在城墙下绕来绕去寻找。果然,听到了一丝儿很稚嫩而清脆的声音,似出壳不久的雏鸡的叫声。顺着细微的声音找去,终于望见了在高高城墙上的一孔洞穴里,四五张鲜红的小嘴正张着,像一束喇叭花悬挂在崖畔上,好看极了。我当下就想把它们掏下来。但壁立的城墙太高大陡,无法攀登。八哥的窠在城墙的上方,用梯子够不着,从城上用绳子缒下来一定可以掏着,但我不敢。我只能立在城墙跟前,仰起头望着那一窠神秘的八哥。

记得父亲曾对我说过,县城墙最早是隋朝时筑的土城,明朝时包的青砖。墙面上已经有一些砖朽烂成窟窿。我异想天开,想攀登上去掏这窠八哥。

全村的孩子中,我最会爬墙上树,我相信自己会手扣着脚登着那些孔洞往上攀登,总有一天能把这窠八哥掏到手。
我天天练攀登,苦练了一二十天,一天比一天攀登得高。小八哥的爹妈从天空嗖的一声回到窠里喂食,翅膀又黑又亮,在我眼前一闪而过,随后从窠里伸出头,朝下望着我,吱吱地叫,我知道它们在咒骂我。有几次,头发上落了雨点似的鸟粪,还有脏土。我心里明白,这是大八哥在对我进行反抗。

小八哥抖动着茸茸的羽毛,我闻到了奇异的鸟的气味,再往上攀登三五尺,就能够着八哥了。

一天清早,我来到城墙下,感到有点异样——没有听到小八哥的声息。前几天,我已听出小八哥的声音变得洪亮了起来,不再是嗷嗷待哺,而是牙牙学语,已经很像在歌唱。八哥的歌,一定不同于鸽子那种柔媚而混浊的声音,更不是麻雀粗糙的吵叫,也不同于村里八音会上的任何一种乐器声。

整个城墙显得铁青铁青,千疮百孔,像死了一样。我顿然明白,八哥一家已经飞走了,已经移居到不可知的远方。

叫卖黄酒的小栽根告诉我,天亮前后他看见有一朵黑亮的云彩,向滹沱河那个方向飞走了,那一定就是八哥一家。我伤心地扒在城墙上哭了半天。我知道小八哥还没长到该出飞的时候,它们如何在大鸟翅羽的扶托下逃到了远方,真是一个猜不透的谜。我为它们担忧。

我曾在村子上空看见成千上万只蜜蜂嗡嗡叫着,扶托着它们不会飞的蜂王,像金黄色的云朵从天空飞过,后来落在我家院子的老槐树下,父亲用涂了蜜的大笊篱把抱成团儿的蜂小心地收了下来,于是我家有了一窠蜜蜂,养在西房的屋顶上。

我想连那么小的蜜蜂都能扶托着蜂王飞,那窠小八哥一定能够让自己的父母扶托着飞走。但是我不大相信它们能飞得很远。我在村里村外到处寻找,没有发现八哥的踪影。它们究竟飞到了什么地方 难道真的飞过了滹沱河,飞到了二十里以远的北山上 是的,一定飞到了那个郁郁葱葱的鸟的世界。

我这一辈子不会忘记这窠小八哥。而且直到现在也不明白:它们在大难临头的时候,如何能神奇地飞到了远方?

前几天,有个诗人听我讲述这个故事,沉思了一会儿,对我说:“是小鸟自己飞的。在灾难面前,翅膀一下子就会长大长硬。”

我有点相信这个解释了。

真的,是小八哥自己飞走的。我怎么会想不到这一点

(选自《向着太阳歌唱》,有删改)
[品评]
你有这样的经历吗?你有这样的感悟?《一窠八哥的谜》叙述了自己儿时冒险掏“八哥”的经历,字里行间流露的既有想掏八哥窝的新奇,苦练爬墙技术的乐趣,听到小鸟叫的欣喜,也有看到因为自己的折腾导致鸟迁移的痛苦和怅然,这些,你都读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