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第八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一次学情检测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
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算是向成熟迈进第一步。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扬州境内湖泊众多,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自北向南沿运河依次排列。
D.我一听,心里一动,立刻说:“我们那边最喜欢听的台湾歌曲是‘高山青’。”
3.下列加点词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仿佛若有光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的样子。
谈笑有鸿儒
:博学的人
矫首昂视
:举
曾不盈寸:满
B修狭:长而窄
钩画了了:清楚明白
矫首昂视:举
绝类弥勒:极
C.贻:赠
罔不因势象形:无不
高可二黍许:大约
俨然:整齐的样子
D.及郡下:到
缤纷:繁多的样子
才通人:仅
问津:渡口
4.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3分)
A.诎右臂支船
B.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B.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3分)
A.《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
B.周敦颐,字茂叔,谥号元公,唐朝哲学家。他的《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
C.《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人。
D.《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铭”是刻在器物上的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陋室铭》。
B.《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C.“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如《爱莲说》。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选自《春望》,作者是杜甫,唐宋八大家之一。
8.语言运用:(9分)
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这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请你参加“笑对生活”的主题活动,展示出自己的风采。
(1)【活动一:微笑着面对失败】在人的一生中,遇到挫折打击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能够微笑着对待。然后总结教训,重新来过,把失败变成成功的垫脚石。请根据这个意思,在空白处填一个四字成语,使之和其他文字构成一首完整的七绝。(3分)
乌江/唐
杜牧
胜
败
兵
家
事
不
期
,包
羞
忍
辱
是
男
儿
。
江
东
弟
子
多
才
俊
,
未可知。
(2)【活动二:微笑着面对他人】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是我们与任何人沟通时无往不利的法宝。请仿照所给句子,写下你对“微笑”的理解。(3分)
微笑是春风,消解寒冷的残冰;微笑是甘霖,
;微笑是星火,点亮暗夜的憧憬。
(3)【活动三:微笑着面对生活】雨果说:“微笑,就是伏尔泰。……不论他正义的愤怒有多大,总会过去,恼羞成怒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心平气和的伏尔泰。于是,从这深邃的双目里露出了微笑。”请你以“微笑,就是某某(人名)”为开头写一段话,介绍一个微笑面对生活的人。(3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70分)
9.理解默写(14分,每空1分)
①《石壕吏》中说明当时战争惨烈的诗句:
,
。
②《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
,
。
③(5)《爱莲说》中作者感叹知己零落的语句是:
,
。
④《核舟记》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
,
。
⑤《望岳》诗中能见出诗人凌云壮志的诗句是:
,
。
⑥“大道”是理想社会最高准则,“大同”社会的纲领是:
,
,
,
。
二.古诗文阅读与赏析(共分)
(一)(8分)
山亭夏日
唐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
诗歌一二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4分)
11.
本诗写了山亭夏日的美好景象,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4分)
(二)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2~17题。(20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教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f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省,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大道……。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 礼运》)
1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屋舍俨然(
)
(2)阡陌交通(
)
(3)不独子食子(
)
(4)货恶其弃于地也(
)
1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B.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D.大道之行也
具答之
14.翻译下面句子。(6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5.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4分)
(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
(2)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16.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3分)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三)(18分)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可爱者甚蕃
蕃: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3)香远益清
益:
(4)亭亭净植
植:
18.翻译下列句子。(6分)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9.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4分)
20.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太宗尝谓中书令岑文本①曰:“夫人虽禀性定,必须博学以成其道,A亦犹蜃②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是以苏秦③刺股,董生④垂帷。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文本对曰:“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⑤情,以成其性。B《礼》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人勤于学问,谓之懿⑥德。”选自【唐】吴兢《贞观政要》)
【注释】①岑文本:唐太宗时宰相,文学家。②蜃:大蛤蝌,古人认为其性含水,月光出现时晶莹剔透。③苏秦:战国纵横家。④董生:即董仲舒,西汉政治家。讲学时以惟幕遮掩,以求专心。⑤饬:整理。⑥懿:美好。
2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①苏秦刺股
(
)
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
)
22.下面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夫人虽禀性定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B.必须博学以成其道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燧动而焰发
有地臆然而高
D.博学成而为美
为人谋而不忠乎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2分)
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情,以成其性。
译文:
24.太宗和岑文本围绕同—个观点展开了对话,请分别写出A、B两个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说理方法及其作用。(4分)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