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游击队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和勇敢顽强、机智灵活的游记健儿形象。
2、知识与技能
能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与他人一起背唱《游击队歌》。
2学情分析
根据对初三年级学生的课堂情况来分析,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制本教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重点难点
1、 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背唱《游击队歌》。
2、 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4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导入
1、师:正如歌曲〈歌唱祖国〉。你能说说歌曲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
生:抗日战争时期。
2、师:很好,同学们还记得进行曲的特点吗?
生:强弱分明、雄壮有力、结构规整等等。
3、师:同学们对我国这段历史掌握得非常好。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资源,肆意蹂躏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但是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首反映这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歌曲《游击队歌》。
三、新课教学
1、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
2、观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版本的《游击队歌》(合唱)(整体感受)。
要求: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思考歌曲描述了怎样的一个音乐场景。学生可结合所了解的历史,谈谈歌曲的时代背景,游击队员的作战方式,学生眼中的抗日战争。
3、聆听男声四重唱版本的《游击队歌》。
要求: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和旋律、节奏的特点,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4、学唱歌曲。
(1)视唱曲谱。
教师完整视唱全曲。(轻声、慢速、划拍视唱)
基本节奏讲解:十六分音符节奏的特点,八分音符的特点,
(2)填唱歌词。
学生随歌曲录音,试着轻声填唱歌词。
(3)教师钢伴,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4)歌曲处理。
师:我们用怎样的演唱力度和速度才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深刻内涵?
生:(讨论)表现游击战士勇敢机智,灵活善战,力度可弱些,但声音要有弹性。表现游击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有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可以稍微强些。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伴奏,并指挥全体学生齐唱。
四、音乐欣赏《保卫黄河》
1、简介《保卫黄河》背景,曲作者。
2、欣赏《保卫黄河》(黄河协奏曲第七乐章)。哼唱主旋律。
五、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顽强斗争精神。通过参与、讨论和学习,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游击队歌》的深刻内涵。请大家回去之后查找一下抗日战争相关的音乐,下节课再一起交流,好吗?
课件10张PPT。游击队歌
游击队歌的认识《游击队歌》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其曲调轻快、流畅、生动、活泼,以富于弹性的小军鼓般的节奏贯穿全曲,既给曲调以进行感,又表达了游击战士们巧妙、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典型形象。原曲是英国的《掷弹兵进行曲》。作者贺绿汀(1903-1999) ,原名贺楷、贺安卿,当代著名音乐家、教育家,湖南邵东仙槎桥人。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早年参加湖南农民运动和广州起义。先后任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教员,明星影片公司音乐科科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音乐教员、延安中央管弦乐团团长、华北文工团团长。半个世纪以来,贺绿汀共创作了三部大合唱、二十四首合唱、近百首歌曲、六首钢琴曲、六首管弦乐曲、十多部电影音乐以及一些秧歌剧音乐和器乐独奏曲,并著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1999年4月27日在上海逝世。歌曲背景同学们对我国这段历史掌握得非常好。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资源,肆意蹂躏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但是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首反映这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歌曲《游击队歌》歌曲欣赏欣赏歌曲《歌唱祖国》回答问题想一想正如歌曲〈歌唱祖国〉。你能说说歌曲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
很好,同学们还记得进行曲的特点吗歌曲的学习练一练跟着老师 练一练本歌曲的节奏。
谁能给同学们表演一下自己心中的游击队员?
学习本课之后的感想?课后作业请大家回去之后查找一下抗日战争相关的音乐,下节课再一起交流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