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0-27 12:3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说唱音乐艺术
2、学会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
2学情分析
我们九年级学生男生88人,女生104人,由于农村的学生接触音乐比较晚,知道的乐器不多,对京韵打鼓了解不多。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重点难点
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艺术处理
初步掌握具有京韵大鼓风格特点的演唱方法,如:讲究咬字吐词、注意多种装饰音的润腔唱法。
活动1【导入】提问导入
导入: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喜欢看中央戏曲频道的《曲苑杂谈》吗 你还记得片头音乐吗 (师演唱)“相声、小品、魔术、杂技,评书、笑话,说唱艺术,东西南北中,君请看:曲苑杂坛。”
听完后请学生回答:你知道这是哪种艺术形式吗
生回答后师小结:是说唱艺术,又称曲艺音乐,今天我们将步入说唱天地,去领略中国说唱艺术的无穷魅力。21教育网
活动2【讲授】教学活动
1、曲艺音乐:曲艺又称说唱,是说(说白)、唱(唱腔)、表(表演动作)三位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曲艺音乐是曲艺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包括唱腔和器乐两个部分,其主要特征是:(1)音乐与语言的完美结合。(2)说唱相间、叙事与代言相结合。(3)伴奏乐器简便。(4)富有地方色彩。
曲艺音乐形式多样,具有浓郁的地主风格,以全我们将作逐一介绍。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具有京韵大鼓风格的歌曲: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
2、京韵大鼓:是流行于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曲艺艺术形式,主要用鼓来伴奏,由演员边打鼓边演唱,再加上三弦、四胡来伴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唱腔属板腔体。
活动3【活动】学唱歌曲
(一)播放录音,问题:你能听出京韵大鼓的风味来吗
(二)作品简介:
这是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首电视插曲,原是电视转播连续剧《四世同堂》的插曲,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惨遭日寇迫害的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再听录音,并随录音小声学唱。
曲式结构:二段体:A+B
简介演唱者骆玉笙:艺名小彩舞,骆派京韵大鼓创始人。
(四)学唱曲谱,注意强弱对比,速度自由。
装饰音:前倚音用得较多。如:影、恨等处,与北方方言声调相吻合。
(五)加唱歌词,注意几处有特点的拖腔:仇恨的“恨”字、和平的“和”字,以及演唱者骆玉笙悲壮苍凉的演唱特征。体会音乐与语言的完美结合。如声调、语言语调与音乐的结合。如影、恨、月、夜、地、去等。
(六)随录音演唱,注意咬字特点。
(七)随琴演唱,注意感受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情感和浓郁的京韵大鼓的风格特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