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光的反射 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2.1光的反射 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0-27 21:5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光的反射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学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的喜悦。
(2)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二是成像原理,重点在“探究活动”的过程设计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落实“学生参与理念”,而教师只是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带领学生积极投入科学探究实践,使他们亲身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总结归纳出科学规律,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活动,这是本节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
教学难点:如何确定像的位置以及对虚像概念的理解。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魔术导入
表演一个小魔术。引出课题“平面镜成像”。
活动2【讲授】一、进行猜想:
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呢?
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平面镜中成像时,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平面镜所成像能否呈现在光屏上?21教育网
活动3【活动】探究1:
利用桌上的器材,你能否设法找出玻璃板后面的像的位置?选择合适的器材作为平面镜:镜子或玻璃板?
强调:用未点燃的蜡烛来替代点燃蜡烛所成的像;用玻璃板作平面镜。
学生讨论、归纳;上讲台演示(DV拍摄实验过程)
活动4【活动】探究2:
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大家在玻璃板后面放一块光屏,屏上会出现物体的像吗?为什么像不见了呢?
强调:物理学把这种像叫虚像,而把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叫实像。区别实像和虚像
学生实验并且归纳:像和物大小相等,与远近无关;像相对于物是正立的;
学生实验并且归纳:平面镜成虚像
活动5【活动】探究3:
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吗?
讨论:①要测量哪两个物理量?
②用到什么仪器?
③就在课桌上直接测量距离准确吗?怎样测量比较准确?
④仅测量一组数据可靠吗?
归纳成像特点:“等大、等距、正立、虚像”
用数学语言可以表达为: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学生讨论、归纳,动手实验。
小组交流数据,归纳、得到结论: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活动6【讲授】分析和论证: (课件显示)
通过作图来认识平面镜成等大正立虚像的含意,知道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巩固光的反射规律知识。
活动7【讲授】课堂小结 (课件显示)
学生归纳:
1、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成正立的像。
2、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只能用眼睛观察。
活动8【作业】布置作业
课外实践:调查一下平面镜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平面镜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没有不利的方面呢?完成一份调查报告。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