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案
课前预习:(阅读课本p37第一段)
1、
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
表示;
的距离叫做物距,用字母
表示;
的距离叫做像距,用字母
表示。
2、
下图为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示意图,在图上标注出物距和像距。其中A为
;B为
;C为
;D为
;(选填“蜡烛”、“蜡烛的像”、“凸透镜”、“光具座”
)
3、
在上述实验中,若蜡烛成的像是实像,则移动光屏到像的位置,
在光屏上找到物体的像;若蜡烛成的像是实像,则移动光屏
在光屏上找到物体的像。(均选填“能”、“不能”
)
4、
若不会操作,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下列小实验:将照相机打开到拍摄状态,将照相机逐渐靠近被拍摄物体的距离,观察像的大小变化情况:
;上述实验初步表明:凸透镜成像大小和
有关。
二、课堂导学:
1、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f=10cm)成像特点序号物距(厘米)像距(厘米)缩小(或放大)程度倒立缩小实像13523倒立放大实像41956798提示:1、从物距为35厘米开始逐渐靠近凸透镜完成6次实验(即物距逐渐减小)。
2、1、4两次实验物距已给定,其它物距自由选择。
3、注意比较像缩小(或放大)程度,以“大、中、小”进行排序。例如倒立缩小实像3次实验,它们的大小也不相同,若比较发现第3次最大,那就注明“大”。
4、若找不到像,请改变像距重新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讨论、归纳结论:1、当物距在
范围,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此时像距的范围为
。2、当物距在
范围,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此时像距的范围为
。3、
是实像放大、缩小的分界点;
是像虚、实的分界点。4、当物体成实像时,物距越
,像距越
,像的大小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