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
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透镜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2.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体验找凸透镜焦点的过程。
3.
学会三种特殊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路径。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
2.难点
学生体验探究得出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的过程。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实验法、讨论、交流法。
教具准备
不同形状的凸透镜、凹透镜,刻度尺、白纸板、激光演示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照相机、放大镜,教室里的投影仪和实验室中使用的显微镜等都是一些玻璃元件,它们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叫做透镜。这些玻璃元件起什么作用呢?
二、新课教学
(一)透镜
(1)生活中常见的透镜有
凸透镜
和
凹透镜
。
(2)中间厚、边沿薄的透镜叫
凸透镜
。
(3)中间薄、边沿厚的透镜叫
凹透镜
。
(二)透镜的作用
(学生实验)
指导学生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看你会发现什么?若教室太阳光不强则改为其他平行光源。
换用其他的凸透镜、凹透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演示:用激光演示仪演示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出实验结论: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
指导学生用简洁的图形把观察到的现象表示出来。
(1)一束平行光通过
凸
透镜后将会聚于一点,所以
凸
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2)如下图中的F点叫透镜的
焦点
,F点与O点的距离叫透镜的
焦距
。
引入物理概念:光心(O)、焦点(F)、主光轴、焦距(f)
练习:让学生讨论、分析如何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当堂检测: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
凸透镜
,它对光线有
会聚
作用,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
凹透镜
,它对光线有
发散
作用。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
焦点
,这一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
焦距
。
3、把点光源放在透镜的
焦点处,光源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
4、下列光学元件中,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B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潜望镜
5、关于透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都会会聚在焦点上
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它的光心。
6、下列是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哪一个是错误的(
C
)
A
B
C
D
课后思考:到北极探险的工作人员丢失了火种,在冰天雪地中如何获得火?
板书设计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一课时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一)
(透镜)
1、透镜
2、焦点F,焦距f,主光轴、光心O。
3、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