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光的色散 教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2.4光的色散 教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0-28 11:2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光的色散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
(2)知道光的三原色。
(3)知道物体颜色的成因。
(4)初步学会观察与光的色散有关的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利用三棱镜观察白光和其他色光,知道复色光和单色光
(2)通过小组实验,观察和交流讨论,感受色光混合的实验过程。
(3)经历观察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的颜色,感受观察在探究物理规律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色散的各种事实,了解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研究“三原色光混合”,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小组合作,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体验“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成因”的实验过程,萌发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上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四节《光的色散》。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知道光的色散现象,知道三原色光。
本节内容在知识上要以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为基础,进一步学习因对不同单色光折射本领不同产生的光的色散现象,知道三原色光和物体的颜色。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彩虹类的现象,物体的颜色都很熟悉,但从物理角度和运用物理方法解释其成因又是陌生的。八年级学生接触物理的时间不长,有科学课的基础,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欲望比较强,乐于参与实验。因此本节课通过小组实验、讨论,交流,尝试解释彩虹形成原因、知道有复色光与单色光的区别,体会三原色组合应用,了解物体的颜色的成因。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白光的色散和三原色光。
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体验获得生动的事实材料,体会物理规律在生活和技术中的重要作用,感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三.重点难点
重点:白光的色散、三原色光。
难点:白光色散的成因。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光的色散
(一)引入
情景Ⅰ:播放彩虹的图片
问题1:美丽的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活动2【活动】白光的色散
活动Ⅰ:学生实验1
透过三棱镜观察日光灯,能观察到彩色条纹
情景Ⅱ:演示实验1
教师演示白光的色散实验:利用强平行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三棱镜上,在墙上
显示一条彩色条纹。

论:白光折射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一现象称为的色散。
介绍牛顿发现光的色散现象。

题2:白光是怎样发生色散的
分步展示白光斜射入三棱镜后的光路图,教师与学生讨论完成完整的光路图,
得到白光色散原因。

题3:根据所学白光的色散知识,解释天空中为什么会出现彩虹
教师提示,学生讨论得到太阳光照到像三棱镜一样的水滴上发生色散现象。

题4:生活中还能在哪些地方发现彩虹 并说说原因
学生交流后,在喷泉、瀑布等附近也能发现彩红。

题5:白光能够发生色散现象,色散后的七种色光能否再发生色散现象呢

动Ⅱ:学生实验2
利用三棱镜,观察节日彩灯中的红色灯光不能发生色散。
利用三棱镜,观察节日彩灯中的白色灯光能发生色散,且由红、绿、蓝三种
色光合成。

论:不能发生色散的色光叫做单色光。把由几种单色光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白光、日光灯的灯光就是复色光
活动3【活动】三原色光
节日彩灯的白光经过色散发现有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合成。这三种颜色的光很特别。

动Ⅲ:学生实验3
学生利用三原色光混合器,通过调节不同色光的亮暗程度,合成不同颜色
的光。

论:我们把红、绿、蓝这三种色光称为三原色光。白色区域发出的光由红、绿、
蓝三种单色光组合成的。

题6:你能说出在生活中通过调整三原色光的亮度比例,呈现出不同色光的例子吗
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得到手机屏幕,电视剧屏幕的色彩都是利用了三原色
光混合而成。播放手机屏幕图片,观察白色区域由哪几种单色光组成。
活动4【活动】物体的颜色

题7:我们生活在彩色的世界中,请大家辨别不同同学衣服的颜色,想想物体为什么
能呈现出各种色彩呢

景Ⅲ:演示实验2
将红光照到蓝笔上。观察到蓝笔呈黑色。

论:不透明体颜色取决于它所能反射色光的颜色。
将三种不同颜色的透明纸分别蒙在手电筒上,让手电筒的光透过透明纸,照
到天花板上。观察天花板上光斑的颜色。

论:透明体颜色取决于能透过它的色光的颜色。

动IV:应用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反馈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