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课件 (共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课件 (共1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0-27 21:5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 ——对徐州市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
研究与思考一、近6年徐州市中考化学实验探究试题比较(一)试题考点分布统计 (二)实验探究试题特点分析1.实验探究试题的基本要素2.实验探究试题的基本架构二、实验探究试题的典型案例分析【例1】(2011年徐州市中考试题,节选)某活动小组根据下图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进行猜想】
(1)小明认为黑色粉末A全部是铁粉。请写出铁粉与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实验过程中采取了过滤,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 ______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
(2)小华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
(3)小华提出了猜想①和猜想②,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余下的一个猜想。【提出问题】黑色粉末A可能是什么呢?【例2】(2013徐州市中考试题,节选)合金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已知某合金粉末除含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小明利用如图装置对合金粉末中铁、铜的存在进行探究时,误把氢氧化钠溶液当成稀硫酸加入到锥形瓶中,他惊奇的发现有无色气体放出,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动。【提出问题】难道NaOH溶液也能与某些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吗?【查阅资料】(1)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铁、铜不能与
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NaOH+2H2O═2NaAlO2+3H2↑(NaAlO2溶于水,溶液现无色)【实验探究】下列实验(见表1)仅供选用的试剂:20%的硫酸溶液、30%的NaOH溶液。【例3】(2014徐州市中考试题,节选)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见图甲),又能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见图乙)。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
(1)取木炭、CuO两种黑色粉末适量,再与少许CaCl2(能降低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均匀混合,然后将黑色粉末装入长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内。
(2)按图乙连好实验装置,然后加热反应物;2分钟后,黑色粉末出现红热现象,同时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此时停止加热。 (3)待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的验证:【评价反思】
(1)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 (写出1条即可)。
(2)若要证明CaC1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CaCl2的 _______ 。
(3)在铜的冶炼史中,我国劳动人民还有一项重大发明就是“湿法炼铜”, 该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例4】(2016徐州市中考试题,节选)化学兴趣小组探究金属的性质时,将一段去除氧化膜的镁条,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试管中有灰白色沉淀。
【猜想假设】小华认为灰白色沉淀为碳酸镁(MgCO3),其他同学认为不需 要实验就能否定小华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____ 。小宇认为由于反应后氯化镁的生成量偏多,灰白色沉淀为不能再溶解的氯化镁固体。小彤认为灰白色沉淀为脱落的镁粉细颗粒。【实验探究1】基于以上探究与分析,原有猜想均遭到了否定。【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实验探究2】
他们又另取灰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加热,将蘸有硝酸银溶液的玻璃棒伸入试管内,玻璃棒上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证明产生了  气体。
再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悬于试管口,试纸变      色。
【查阅资料】
HCl+AgNO3═HNO3+AgCl↓,AgCl是一种白色沉淀。三、实验探究试题对教学的启示(一)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学习身边的化学 (二)凸显学科特点,学习基于证据推理的能力 (三)展示学科评价魅力,学习有用的化学 谢 谢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