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新沂市实验学校《对中考化学试题命制现状的研究》课件 (共6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徐州市新沂市实验学校《对中考化学试题命制现状的研究》课件 (共6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0-27 21:5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7张PPT。

中考化学试题命制现状研究


2016年9月12
中考印象
如果中考是一场交响乐,那么中考试题则是错落有致的主旋律,命题者的一思一想,答题者的一做一答,无不凝聚着智慧和辛劳。研究中考试题可以启发教师反思过去的教学,寻找现在教学的灵感,指引明年的中考方向。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中考命题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风格和特点,既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在创新和实践能力上有自己的特色。通过分析近年中考试题可以发现中考试题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一.基础与应用并存
基础性是初中化学的特点之一。教材安排
的内容注重从身边常见的化学物质入手,
由简单到复杂。处理手段上采取“降低要求、
删除难点、分散教学”等。
基础性在中考试题中的主要体现有:重点
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重点考核学科
主干知识。合理控制难度,做到没有偏题、
难题、怪题,试题呈现的素材新颖,富有
时代感,能很好的联系生活及生产实际。
试题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生活用品,食品安全,重大事件等,通过这些试题将化学知识的考查与生活生产社会场景融合在一起,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素养与能力并存
1.注重综合能力考查
化学学科受分值影响试题的数量较少,所以设置试题内容时每道题尽可能覆盖较多内容,将较多化学知识进行综合从而多方位考查学生的能力。
例1.(2014?无锡)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2.注重探究能力的考查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初中化学的学习内容之一。
科学探究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各地中考试题都相当关注科学探究的考查,试题主要以探究性实验作为载体而呈现。探究性实验试题一般以物质组成的测定、物质性质的探究等作为试题的内容和对象。
命题者往往抓住科学探究的某个或某些要素作为试题的切入点,要求学生结合探究目的、以实验手段,模拟实验探究过程。探究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处理实验数据、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等。
各地中考化学试题中实验探究题几乎都有如下特征:
试题占有高分值;
试题形式多样化;
试题涉及范围广 ;
试题具有开放性。
例2.2015.河北
同学们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制取结束清洗仪器.发现加热高锰酸钾的试管内壁有用水洗刷不掉的黑色固体.
问题一:黑色固体是什么?
【交流讨论】同学们结合实验现象和对高锰酸钾及其分解产物的了解.进行分析判断.
【实验验证】向未洗净的试管中加入某种液体,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证明上述判断正确.加入的液体是  .
问题二:用什么洗掉MnO2?
【交流讨论】MnO2与BaCO3、Mg(OH)2、Fe2O3、P2O5、Cu中的某一种物质组成最相近,理 由是  .这种物质能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推测MnO2也能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验证】向未洗净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黑色固体没有变化.
【交流讨论】实验说明同 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MnO2有什么化学性质,用什么试剂清洗呢?同学们请教老师后决定用草酸(H2C2O4)溶液试一试.
【实验验证】向未洗净的试管中加入草酸溶液,黑色固体果然被除去,同时发现产生许多气泡.
问题三:产生了什么气体?
【交流讨论】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因为  ,所以产生的气体可能为CO2、CO、H2、O2等.
【实验验证】经检验,产生的气体是CO2,检验CO2气体的操作和现象是:   .
【反思提高】以上探究活动中, 清除试管内壁附着的难溶物的思路是:
先   再了解其化 学性质,然后选择合适试剂进行清洗.
【反思提高】以上探究活动中, 清除试管内壁附着的难溶物的思路是:
先   再了解其化 学性质,然后选择合适试剂进行清洗.
这道探究性实验题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提出了问题,将教材的实验进一步深入,这类试题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既要有推理、类比、知识迁移的能力,又有灵活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总之,实验探究既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经典与创新并存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考试的依据。各地的中考试题都能彰显出教材的魅力,很多试题的设计来自教材或者是改进于教材。
试题来自教材,给学生带来亲切感,而改进于教材,就给教师带来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调整和改进教学,而且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知识及其价值,突出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不仅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检测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同时也给学生提供改进学习的信息,让学生明白不应抛开教材陷入永无止境的题海中,教材是学习的重要依据。
这道题素材来自教材,在教材的基础上有创新,考查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初步知道物质性质到初步学会物质性质再到感受化学魅力等,综合考查了学生的能力。
如果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做好教材的实验之余还能质疑教材实验的不足,并能利用实验室中仪器,生活中日用品,改进设计出一些操作方便,现象明显,节能环保的化学实验,不仅能让化学实验更加科学完美,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四.价值与人文并存
中考化学试题的呈现方式通常是丰富多彩的情景素材,这些素材贴近生活,关注生产实际。
如,测定土壤,河水的 pH,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处理工业污水等,发现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充分体现学科价值。

新一轮课程改革还强调在进行科技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渗透人文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健全的人格。
中学化学教育也必须注重人文教育,唤起学生对人类社会的广泛关注、关心人类面临的问题等。
中考试题命制常常通过以下途径去体现:从人类面临重大问题中取材 、 从重大科学研究成果和工农业生产方面取材 、从现实生活中取材 、从化学史中选材,还有些试题结合本土文化,人情特产等方方面面。
考试的内容经过人文性处理,很容易被学生的心理接受,通过真实的情境引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容易上手答题。
利用丰富的素材,从化学学科的视角进行提问,这样命制试题,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知识视野,让学生在考试中答有所得,而且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考试中答有所悟。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问题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培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和态度等,总之,让学生在考试中答有所思。
例4.2012.广安
【背景资料】除垢剂
1.生活背景资料
先将热水倒入壶内,再将本品1-2袋加入其中溶解,放置30-60分钟,时间长短随污垢程度而定,倒掉壶内的溶液,再用水清洗,若还残留顽固污垢时用棉布轻拭即可。

主要成分能:食品酸
使用久了的饮水机内常结有偏黄的污垢。为了除去水垢,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超市购来“除垢剂”。该组同学除水垢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欲对“除垢剂”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
【提出猜想】“除垢剂”的成分中含有 (填“酸”、“碱”或“盐”)。
试题取材于学生生活中的“水垢”问题,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背景,不仅体现了化学即生活,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还体现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学科特点,体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求知欲。
五.发展与开放并存
发展性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另一个特点,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体现为初中化学课程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核心,让学生掌握和形成未来发展所必须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培养与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中考试题强调“发展性”的要求,具体体现有:
1.试题的选择:注重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与生产和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科思想方法和学科意识等。
2.试题的呈现:将化学知识放在具体的情境中呈现,突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应用化学知识对生产、生活和一些化学现象作出解释或评价;利用反应事实、化学概念和数学方法模拟解决现实问题;在实验或探究活动中考查实验操作、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简单的性质探究;
3.试题的渗透:数学上使用数轴,化学可以借鉴这一思想,用数轴表示化学知识,有简明易记的效果。
例如
根据碳素钢的含碳量,可将其分为低碳钢、中碳钢 和高碳钢。利用数轴的思想可以将其粗略地表示如下: 请你以 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为例,利用以上类似的方法,将其粗略地表示出来:请你再想一想,初中阶段还有哪些化学知识可用以上方法来表示?
该试题考查的内容虽然不是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但是命题者通过将数学学科的思想方法和化学学科知识相结合,简单明了地掌握了化学知识。
命题者的意图旨在向学生传递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种学习化学和整理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向学生传达运用科学方法的价值——“使用数轴表示化学知 识,有简明易记的效果” ,掌握这样的方法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命题者还希望通过对这样问题的回答,引导学生将该方法迁移到化学学习之中。突出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考查也是近年中考化学试 题命题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考生在化学学习中必须引起充分重视。
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更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有不同的认知水平,这就要求教育要关注开放性。
教育部《关于 2000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理科考试应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为顺应这一要求,近年各地中考化学试卷中出现了开放性试题。
解答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具有开放性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体现中考试题注重能力和素质考查的方向。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负责人指出:“设置一定量的开放性试题,作为评价考生的知识面、思维发散度和敢于创新是十分必要的,这类试题对中学化学教学工作也将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2016年的中考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每一份凝聚着勤劳和智慧的试题为我们指明了中考的方向:
1.基础是主旋律:继续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原理进行考查,重要知识点重点考查。考查方式依然以基础知识为载体,在具体的情境中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为题。
2.内容多变性:试题内容立足于生活需要,学生发展需要,体现学科价值。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书,关注能源,环境,社会热点,指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做出思考分析评价。
3.探究能力要加强:探究能力主要是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试题围绕提出问题,做出猜想,设计方案,观察实验,得出结论,反思评价等方面展开考查。
4.化学素养要加强:各地对化学素养都有一定的考查,如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实验等通过考查让学生体会化学原理,明白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5.试题要转型:避免死记硬背的试题出现,如由“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的记忆”转向“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的说明和解释”。由“纯概念定义的背记、针对定义的关键字词的是非判断”转向“利用概念分析和说明事实和现象”。
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强调具体的规范和细节”转向“在实验中考察操作?强调操作的功能和目的”。
由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的复述”转向“能够自己制取气体并进行简单的性质探究活动”。

总之试题要加强生活,生产,与社会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试题的实践性。注重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认识。注意考查实验设计和探究的能力,注意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应用。
在研究中也发现各地中考化学试卷差别较大,主要有:
(1)试卷分值不同,差别较大。
(2)试卷结构不同。
(3)试卷难度差异较大。
在阅卷过程中发现学生失分较多的题是信息题,特别是题中包含的信息较多,这让学生一看到这样长的题目就没有信心,部分学生没有耐心读完,产生了畏惧心理,想从较多的文字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较困难,导致学生得分不高。
有人说,教师是一本教科书,要经常修改。
中考试题恰恰可以引导教师反思过去,把握现在,指引未来。
谢 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