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化学选择题干扰项“迷惑性”设置方法2016年江苏省初中化学试题研制与评价研讨活动 选择题选项中的干扰项(又称诱答项)是指那些不符合题意但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有干扰作用的选择项 。 选择题干扰项的优劣是影响试卷难度、区分度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选择题的干扰项对命制高质量试题具有重要意义。 选择题中的干扰项应具有很高的迷惑性,不能错得太明显,要做到以假乱真 一、学生审题易过失法(一)只审题干忽略配图(二)审题匆忙遗漏关键词(三)囫囵吞枣审不清题意 以上这类干扰往往利用学生在审题中对题目提供的文字、数据、图形没有深入、细致、全面、准确地进行审题分析,不能洞察题目的意思,不舍得在审题过程中下功夫,而是急于求成。学生在做这类干扰选择题时往往下笔就错,从新回过头来审题时又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这类干扰项的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二、概念理解易偏差法(一)利用概念相近或相关诱人张冠李戴【例4】下列各组物质是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进行分类的是
【例5】下列关于“一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一定只含一种分子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二)利用概念似是而非诱人判断失误 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化学概念的实质,那么这类干扰项迷惑性就特别的高,甚至导致学生读完每一个选择项都不知道哪个选项正确哪个选项是错误的。这类干扰项的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三、化学语言不规范法【例6】关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放出大量的热 B.发出黄色的火焰
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火焰分成三层【例7】阿司匹林(化学式为C9H8O4)是一种常见的
解热镇痛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阿司匹林中含有24个原子
B.阿司匹林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阿司匹林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D.阿司匹林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7:2 利用学生在化学语言表述上的不规范设置干扰项,由于这些干扰项是学生自身常犯的错误所以此类干扰项的迷惑性也较高。这类干扰项除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外还考查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态度是否严谨。 四、预设答案与学生错误思路一致法【例8】下列标出的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化
合价正确的是
A.-4 B.-4、+6 C.+1 D.-3、+5
【例9】将7.3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98g10%的稀
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A.14.5g B.15.5g C.16.1g D.18.1g 学生在审题时往往会不细心误解了题意或解题思路不正确,用此造成的后果设置成干扰项,此类干扰项往往正中学生“错误”的下怀,干扰一旦发生学生不容易发现并纠正错误,迷惑性也很强。这类干扰项选择题除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外还考查学生解题时的逻辑思维能力。五、保持选项间同质性法 保持选项间同质性就是在选择题的每个选项中,在正确选项和干扰项中使用同样语言叙述。正确选项和干扰选项之间的语言长度和结构和内容措辞非常相似。类似与生活中的多胞胎,例如每个选项中都有“一定”、“不一定”等字眼。 【例10】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下列图
象合理的是
用上述方法命制的选择题难度可难可易,但由于干扰项的迷惑性较高学生答题的准确率不一定好,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在解答选择题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一份好试题是学生与教师一次无声的交流。命题者在化学选择题的命制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上述一种或多种方法,充分发挥命题者的主动性,力求不断创新拓展以提升选择题的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