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深研课标 优设试题全省初中化学试题研制专题研讨会汇 报 提 纲 激发好奇心引导探究过程认识各种关系义务教育化
学课程标准试题问题试题素材试题求解体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过程和活动方式符合学生的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任务性和可探究性,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方式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认识物质1例2(2016﹒济宁)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正确的选项是( )
①Cu ②N ③H2O2 ④K2CO3 ⑤CH4
A. ①② B. ③④ C. ③⑤ D. ②④
例3(2016﹒盐城)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小苏打 B.加碘盐 C.酱油 D.白酒
例1(2016﹒苏州)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2 B.Cu C.CO2 D.HCl
从“变”的视角认识物质2在变化中研究物质判断变化的类型,描述变化中的现象,研究变化中的质变、量变和能量变化利用变化创造物质化学就是研究物质和创造新物质,创造物质是化学学科核心魅力体现从量的视角认识物质3定性定量Text in here物质溶解性的描述和溶解度表达溶液酸碱性的描述和酸碱度的表达例7(2016﹒连云港)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和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⑴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B .每32gS和32gO2完全反应后,生成64gSO2
C .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一定有a+b=c+d
⑵有机化合物R与足量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2和H2O,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
?
则x= ;已知参加反应的物质R与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从STSE的视角认识物质4STSE(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的首字母缩写而成的词)是当代教育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例9(2016﹒苏州) 2016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
A.农作物的秸杆就地焚烧
B.社会公共场所严禁吸烟
C.积极开展绿化国土行动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从真实情境的科学探究视角认识物质5 利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可以熏陶学生美好的化学情感,让学生体会化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有利于学生进行条件性的知识迁移,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并进行变式运用。例11(2016﹒无锡)根据实践经验,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用冷碟子收集蜡烛火焰上方的炭黑
B.用洁净的蛋壳和食醋制得二氧化碳
C.用两杯等体积的水比较报纸与保鲜膜的透气性
D.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制得纯净水
初中化学最重要、最核心的概念一个是原子,一个是化学变化。其它许多概念或知识是从属于这两个概念的,如混合物、纯净物、分子、原子、元素、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等概念,实质上是从属于原子这个大概念的,或是从原子概念逐级派生出来的。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四种基本反应、氧化反应(燃烧),甚至包括物理变化等概念都是从属于化学变化这个大概念的。实验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分类观实验观观念例14(2016﹒苏州)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洗洁精能够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能够溶解油污
B.饱和澄清石灰水受热后变浑浊,是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碳酸呐属于碱类物质
D.氯化铵与草术灰不能混合施用,是因为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氮气,降低肥效
例15(2016﹒盐城)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O2、CO2、N2三种气体
B.用水鉴别CuS04、NaOH、NH4NO3三种固体
C.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木炭粉、CuO、Fe3O4三种黑色粉未
D.用酚酞溶液一次性鉴别H2SO4、KOH、NaCl三种溶液
我们的认识水平主要有定性和定量、宏观与微观、孤立与整体、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简单与复杂,针对不同的认识水平设计试题将成为一种动向。例16(2016﹒淮安)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1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
?
?
?
?
(1)操作①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 。
(2)操作⑤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 。
(3)该同学实验中缺少过滤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
(4)配制时,除如图2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试剂瓶、镊子和_____ (填一种仪器名称)。
(5)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采用如图2所示观察方式量取水,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或“=”)20% STSE视角将使化学试题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试题的情境素材将带有更加显著的地域特征,化学试题将成为一种新的时代名片和地域标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保、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新材料等,新的新闻事件,新的科技进展,将继续在我们的中考试题中上演,而且会越来越精彩。 科学探究中各要素的考查是中考化学命题的永恒主题,但只有创设真实的、贴近实际的情境,才能产生有效和高效的学习。因此,创设真实的科学探究情境素材将成为新一年中考命题的必然趋势。真实的情境素材从哪里来呢?我们要关注新闻、关注杂志和新媒体;关注科技的新发展、新创造;关注地域内、学校中的素材;关注挖掘新教材、新课标;关注课堂内、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新素材;关注化学史料和生产、生活过程;要走出化学学科,关注与不同学科的深度融合。 初、高中新课标、新教材陆续实施和使用,初、高中的课堂教学都在“高效课堂”的目标下不断改革前行,初中化学作为一门短线程学科,为什么很多学生到高中会面临那么多的学习困难?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和加强初、高中的化学教学衔接的研究。在中考化学的命题中适度加强初、高中衔接命题,特别是思想方法的衔接,将成为一种新的动向。例18(2016﹒泰州) “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具有漂白、杀菌、消毒功效。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瓶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成分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该敞口久置的消毒液中溶质有那些?
【查阅资料】“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NaClO为有效成分,有腐蚀性并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2NaClO+CO2+H2O==2HClO+Na2CO3)。NaClO溶液、HClO都具有漂白、杀菌、消毒功效。HClO不稳定,受热或光照会发生分解。
【分析讨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该消毒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可能还有NaClO、Na2CO3、HClO中的一种或多种。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