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3.3力
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力,知道力的符号和单位。
(2)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理解力的概念。能应用力的知识解释力的简单现象;
(3)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4)会设计实验研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理解力的三要素。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举例、设计实验证明自己观点的过程,提高用用物理语言和实验事实进行表述观点的能力;
(2)经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的探究过程,感悟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生活和实验中力现象的观察、思考,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然后利用理论解释力的现象,感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体验物理研究的乐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经历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3)从火箭、直升机的原理分析中感悟物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联,并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2新设计
有关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学生在科学课中学习过,但是力的概念比较抽象,并且在科学课中学生的感性认识少,科学的教学目标也只限于“知道”,所以只停留在结论上而已,对力的概念和相关知识并不理解,并多已遗忘。所以本节课的设计建立在科学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得出过程、探究力的一些相关规律,使学生回忆起科学中已有知识,且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力概念、力作用效果、力的相互性的感性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学生设计实验证实自己观点、提高表述和理论分析总结概括的能力。
3学情分析
在“力概念”的学习中,采取举例生活中的力学现象,经历或回忆有关力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力概念的理解;21教育网
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习中,采取举例、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力的相
互性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在“力的作用效果”的学习中,用实验表达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用证据表达观点的能力,提高学生物理以实验为基础的意识;21cnjy.com
在“三要素”的学习中采用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提高学生运用控制变量科学方法的能力,通过实验现象理解力的三要素;21·cn·jy·com
4重点难点
重点:力的概念
难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三要素
5新设计
导学案要关注“导”和“学”,设计时思考如何导,学生如何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的导学案与教学同步,分课前准备、新课过程、课后反馈三个部分,在“课前准备”部分应能在已有知识的回忆、巩固中为新课做铺垫,引发学生的思考;“新课过程”部分,应能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和策略,促进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在“课后反馈”部分应能设置相应的作业以有效检验学习效果以便反馈、修正教学过程。www.21-cn-jy.com
6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前准备反馈
示范举例:生活中用力的实例
模仿,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力的实例。
活动2【讲授】力的概念
引导力的概念的表述。
归纳,感悟。
活动3【活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活动:站在滑板上的两同学拉绳;
探究实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演示实验:
会走的气球;
观察,分析
两两合作实验,交流总结结论
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详细分析物理现象;
举例:生活中的例子
活动4【活动】力的作用效果
问: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
观察,思考,再利用身边的物体设计小实验体现力的作用效果,小组交流。
活动5【讲授】力的三要素
问: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总结力的三要素
结合生活经验猜想
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实践,交流总结
活动6【讲授】小结
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惑
交流本节课的收获与疑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