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天平测质量
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
2.
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3.
初步掌握使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4.
对常见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动手、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
通过观察与操作,学会调节托盘天平,并利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通过杆秤这一我国古代发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通过了解质量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重点难点
(1)重点:正确使用天平测质量
(2)难点: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3教学资源
自制PPT、托盘天平
4学生学法体现
边看边学,通过观察天平,引导学生在通过亲自实验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通过课堂练习掌握质量的单位换算。
5教法与手段
讲授法,实验法
6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什么是质量
思考:大桥的钢梁、钢索、铁锤、螺丝都是由钢铁组成的,但是它们所含钢铁的多少是不同的。同学们还能举出哪些实例呢 (提问并发言,如讲桌与课桌等)
那么我们如何比较这些物体所含有的物质的多少呢
活动2【讲授】什么是质量
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活动3【讲授】什么是质量
质量一般用符号“m”表示。
活动4【导入】质量的单位
在对含有同种物质的物体进行比较时,有必要利用同样的标准来进行衡量,也就是质量的单位。
活动5【讲授】质量的单位
主单位:千克(符号:kg)
常用的单位有:克(g);毫克(mg);吨(t)
他们之间的单位换算关系为:1吨=1000千克=103千克;
1千克=1000克=103克
1克=1000毫克=103毫克
请记住:;一瓶矿泉水的质量大约为500克;
一位初中生的质量大约为50千克:
一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50克;
一条小青鱼的质量约为1千克;
15根火柴的质量约为1克;
一张普通邮票的质量约为30mg
活动6【导入】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a一块橡皮泥捏成一个小狗,什么变了 质量会不会发生变化
b我带着这块橡皮泥从上海到北京,什么变了 质量会不会发生变化
c容器内冰块全部融化成水,什么变了 质量会不会发生变化
d一张纸从温暖的房间里拿到温度较低的室外,什么变了 质量会不会发生变化
活动7【讲授】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及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任何物体,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实验证明:先将充气的气球进行质量的测定并记录数据,然后将该气球放气后重新对其进行质量的测定并记录数据,比较两次数据即可)都有质量。
活动8【导入】质量的测量
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呢
活动9【讲授】质量的测量
生活中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有哪些呢
1、实验室中我们常见的测量质量的仪器为:(物理天平和)托盘天平
[dxx11]
[dxx12]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认识天平
A.天平的构造(学生实际观察)
B.
测量范围(量程):天平配套砝码总质量加游码所示最大质量
(最小分度):怎么看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即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质量数。
②使用天平(先调节,后测量)
(1)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如果不放平会怎样 )
(2)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上(游码归零)
(3)调节平衡螺母,至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使天平平衡,“哪边高往哪边移”
(4)将物体放在左盘中砝码放右盘(左物右码)
(5)在右盘增减砝码,使指针接近刻度板中央
(6)调节游码,使指针指在刻度板中央
(7)读数:物体的总质量=右盘上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所示质量
注意:游码应该看游码的左端线所对应的刻度。(为什么)
另:当所需测量的物体为液体(如水)时,操作步骤如下:
(1)把天平和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2)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先后调节游码和平衡螺母)
(3)在烧杯中盛装足量的水,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4)向量筒中倒30.0ml水,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M1;
(5)再向量筒中倒30.0ml水,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M2;
(6)再向量筒中倒30.0ml水,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M3;
(7)分别计算30.0ml、60.0ml、90.0ml水的质量m1、m2、m3;
(8)计算并整理,求出对应液体的质量。
③爱护天平
所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测量范围
潮湿或具有腐蚀性的物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砝码是精确的仪器,夹取时要用镊子,没有条件时要用清洁的纸裹住再拿,用好后及时放回砝码盒。
④实际操作
学生利用天平对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如橡皮等进行测量。
活动10【作业】质量的测量
本节课后练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