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领域: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
2、通过探究掌握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初步形成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亲和感;
2、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3、通过讲解重垂线和重心,培养学生尊重物理事实,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重力的方向、重心解释现象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教学准备]:
弹簧测力计、重垂线、钩码、橡皮泥、简易水平仪
[教学过程]:
教师的教学指导活动 学生的探究活动 主要教学目标达成度
由多媒体展示瀑布、晒衣服时水滴下落、熟了的苹果总是向地面下落的画面,然后提出问题: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分析产生的原因。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它们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由此引入本节课题。
一、给出重力的概念、符号,根据前面学过力的概念和单位,提问重力的单位和施力物体各是什么? 由学生讨论后,进行回答。 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知道重力的单位是牛(N);施力物体是地球。
二、从力的三要素引出重力的三要素。通过多媒体画面和演示实验,提出问题:物体受到的重力朝什么方向?接着演示重力方向的应用。 学生观察后,回答学生看书 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利用重锤线可以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还可以测桌面是否水平。
三、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探究重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选取测力计和橡皮泥进行演示实验。2、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3、试试看:一名普通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 )A 5牛B、50牛C、500牛D、5000牛下列物体中受到的重力约为40牛的是( )A一头牛 B、中学生背的书包C、一瓶饮料 D、一只鸡蛋 学生猜想和观察学生猜想:物体的质量越大,可能受到的 重力 (大\小),然后依照活动卡P74进行分组实验,完成实验表格和G-m图象,并归纳和总结学生思考、回答 1、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实验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公式:g=9.8牛/千克它表示在地球上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巩固公式和公式的应用
四、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多媒体展示物体是正方体、长方体、球体的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布置作业 1、若地球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突然消失,将会出现什么情景?2、活动卡P753、练习卷:一、二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兴趣浓厚,参与能力强,动手能力也较强,并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在课堂中教师发挥主导、学生发挥主体的作用。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促使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主动参与来完成学习,品尝成功的喜悦。但学生在物理语言表达上还欠缺,今后要多注意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