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案 (14)

文档属性

名称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案 (1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0-29 15:4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案
一.教学任务分析
《二力平衡》这节的内容涉及到最简单的受力分析和最基本的运动状态分析,它也是将来高中学习多力平衡的基础,因此它是初中物理的学习重点之一。学习本节内容需要机械运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力、力的作用效果等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学习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受力情况。
通过观看视频录像“物体的运动”,从已有知识出发,组织学生对运动按状态是否改变进行分类,引入物体的平衡状态;通过学生实验、演示实验,DIS实验观察、讨论、交流、归纳得出二力平衡条件。
初中学生的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于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感受实验、归纳的科学方法,体会运用图像来分析、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借班的学生基础、能力相对比较好,因此在考虑学生实验时比较开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的平衡状态
2.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3.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感受实验、归纳的科学方法。
4.通过DIS实验探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感受用图像来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学习带来的变革。
5.通过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在小组实验中互相配合,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难点:探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
四.教学资源
1.器材:自制改进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DIS实验器材、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
2.课件:自制PPT幻灯片。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物体的平衡状态、二力平衡条件两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实验和实例分析为基础,以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通过用改进的实验器材探究静止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和用传感器探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等小实验,归纳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二力平衡的条件。方法是: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是:探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方法是:通过DIS演示实验,得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s—t和F—t图像,组织学生对图像进行讨论、分析,逐步归纳得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
本设计通过学生自主活动,激发学习兴趣,真正感受到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的乐趣,然后通过DIS实验、讨论过程,使学生充分感受科学方法的应用,感悟物理学研究的方法,并逐步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交流、乐于合作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教学流程图说明
情景Ⅰ 视频录像
播放各种物体的运动,对运动进行分类,引入物体的平衡状态。
活动Ⅰ 学生实验
利用改进实验器材探究静止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
活动Ⅱ DIS演示实验
通过DIS演示实验,探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
附:板书设计
第三章§3.5 二力平衡